${item.content}
{elseif item.type === 2}恶魔的火种:Fat Possum Records | 山区纪事 Pt.2

At first I didn't like them too much,
then I saw how much money they were making
and I got to liking them pretty well.
起初我不怎么喜欢那些唱片,但它们赚得实在太多了。
—— R.L. Burnside
今天我们的视角将聚焦在密西西比北部的牛津市,这里是山区布鲁斯的大本营,辐射着它北部大大小小的众多村落。90年代初,两个年轻人Matthew Johnson和Peter Redvers-Lee正在牛津的密西西比大学攻读研究生。他们还有一份共同的副业:担任Living Blues杂志的音乐编辑。出于职业需求,两人自然地和周遭的布鲁斯艺人熟络起来。Peter和Matthew完全清楚他们本事有多大,可惜的是,大多数人从未得到过任何录音机会,偶尔有几位幸运儿,也只是拥有一两张自己的单曲唱片,或是在某个海外厂牌的大合辑里短暂地露过一手。
8、90年代之交,John Lee Hooker与Eric Clapton等人的布鲁斯专辑取得了巨大商业成功,以Living Blues杂志为首的布鲁斯类出版物相继问世,户外布鲁斯音乐节也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布鲁斯迎来了时隔三十年的第二轮复兴①。
①第一次布鲁斯复兴是上世纪40-60年代中期美国民间音乐复兴中的一部分。
即使Peter和Matthew原本只是为布鲁斯撰写文章,浪潮的来袭也令他们不能眼睁睁看着老艺人把一手绝活带进坟墓,老头子们值得更大的舞台。爱好成为了一种迫切的需要,两人便辞去工作,Fat Possum Records就此成立。(Peter于1994年退出)
到2020年为止,成立将近30年Fat Possum Records已经成长为山区乡村布鲁斯的重要地标。是什么,让一家做老掉牙音乐的独立厂牌能够存活至今?

北部山区地图,枢纽Oxford与几处重镇
- · -
最开始,Fat Possum目标非常简单:为Holly Springs和Oxford地区周遭不知名的布鲁斯艺人录音,这也是他们当时能力范围内最优质的资源。厂牌的第1001号和1002号唱片②分别请到离公司最近的R.L. Burnside和Junior Kimbrough,两人在未来成为了Fat Possum的中流砥柱。
②即该厂牌最早发行的两张唱片。
其中,第1002号的Junior Kimbrough《All Night Long》于1992年发行,正赶上英国纪录片《Deep Blues:A Musical Pilgrimage to the Crossroads》对三角洲和北部山区艺人展开深度寻访。担任厂牌早期A&R与制作人、曾供稿于《纽约时报》和《滚石》杂志的Robert Palmer参与了这部纪录片的制作。在Robert Palmer的运作下,就像《低俗小说》激发出冲浪摇滚的第二春,纪录片的宣传作用推动了Junior Kimbrough为首的山区乡村布鲁斯艺人们走入主流视野,取得了不错的商业成绩,创始人们这才确认深耕根源音乐的可行性。

最初的唱片目录

Deep Blues:A Musical Pilgrimage to the Crossroads
如果换作一家传统的唱片公司, 那么在录音室里等着艺人的,也许就只是把原声吉他。Fat Possum创始人Matthew却选择成为布鲁斯的反叛者:他厌恶口琴和民谣吉他,反感Alan Lomax或George Mitchell那些散发学术气息的田野录音,也拒绝B.B. King或Buddy Guy那样精致体面的吉他技巧。
在Fat Possum的蓝图中,布鲁斯应当像Hound Dog Taylor那样原始,生猛且肮脏③,如恶魔之火一般。所以,布鲁斯融合摇滚乐成为最佳选择。Matthew甚至希望把艺人直接扔进朋克乐队里,和飞机头青年们大干一场!他曾在接受采访时说道:“很多布鲁斯都太糟糕了,他们沦为了吉他的附庸。其实我根本不在乎你弹得够不够快……Howlin' Wolf称不上吉他演奏家,但他有疯狂的咆哮……这才是我们想做的东西。”
③ (Matthew) Johnson saves most of his venom for the Chicago-based Alligator Records, founded by Bruce Iglauer in 1971 to release the relatively dissonant debut of Hound Dog Taylor, but which has since focused on tepid bar-band swill. ‘How can you go from Hound Dog to that other shit he puts out?’
由Fat Possum一手缔造的布鲁斯融合唱片中,最生猛和著名的莫过于R.L. Burnside与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乐队合作的《A Ass Pocket of Whiskey》。专辑令山区乡村布鲁斯俘获了不少白皮肤摇滚青年,可反叛传统的企划注定毁誉参半,尤其是在原教旨主义者那儿已经骂成一片:反对者认为Jon Spencer像Jimmy Page一样扮演着强盗角色,肆意从布鲁斯中掠夺灵感充实自我,却并未真正尊重过布鲁斯。Matthew的老东家Living Blues杂志还称它是“有史以来最糟糕的布鲁斯专辑”。
不论如何,一种新的风格因为这一轮合作而被收入词条:Punk Blues。
另一张有趣的尝试是《20 Miles》,由20 Miles与R.L. Boyce Othar Turner Fife & Drum Spam合作完成。名不见经传的20 Miles乐队是Jon Spencer Blues Explosion吉他手Judah Bauer的个人分支项目。我们常说“Blues had a baby and they named it Rock n Roll”,但漫长的演变脉络却往往需要大跨度的品鉴才能把握。《20 Miles》正相反,它通过与笛鼓布鲁斯的结合,与遥远的祖先对话、感应。
事实证明Fat Possum的种种尝试,确实让布鲁斯暂时摆脱了长久以来的陈词滥调,带来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体验。很难判断在对山区乡村布鲁斯声响的塑造过程中,Fat Possum Records的干预究竟占多大比重。但能有一支古老的风格受到来自厂牌的影响,在已经高度成熟的当代音乐产业中意义非凡。关于这部分内容的延伸问题我们将在山区纪事 Pt.4将继续讨论。
- · -
时间来到21世纪,曾经是Fat Possum中坚力量的布鲁斯老艺人们大多年事已高,难以继续演出并相继离世,Fat Possum不得不寻找新的出路。在那段青黄不接的时期里,他们做了如下探索:
使用以往录音为素材制作新专辑。比如R.L. Burnside 2004年的专辑《A Bothered Mind》和嘻哈合辑《New Beats from the Delta》。前者制作时,Burnside已经不方便弹吉他,改用之前的声轨代替,这令Burnside为家庭积累了最后一笔财富;后者则完全采样自Junior Kimbrough等人的录音,在节奏、社区俚语以及传统吉他riff的loop性质等方面,对说唱与布鲁斯之间的共性展开探索。
重新出版George Mitchell的系列田野录音。这一系列至今已包括45辑EP和若干按艺人单独发行的专辑,总称为The George Mitchell Collection。如上一篇文章所说,不少录音是首次发布,而非反复再版。
取得老艺人的版权代理。包括Al Green,Ann Peebles,T.Rex,Townes Van Zandt的经典专辑版权,这令Fat Possum拥有了可观的收入保底。
发掘下一批艺人。Fat Possum尤其擅长“寻找小糖人”类型的A&R,从新签约的一批山区遗珠如T-Model Ford和Robert Befour,一直到Don Harvey和Solomen Burke的复出企划,Fat Possum不断缔造着活生生的当代传奇。不过,这些艺人缺乏职业素养,大多是状况外的trouble maker,经常出现酒驾入狱、刚签完合约查出癌症、拿了钱不去录音等等千奇百怪的问题,令厂牌额外头疼。
即使Buddy Guy仍然声称"Blues is alive and well",即使Fat Possum有着无数对根源音乐热爱的故事,对于一家独立厂牌而言,将近半世纪缺少变化的布鲁斯终究是不合时宜的明日黄花了:这种音乐曾经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如今却必须靠博物馆公益项目才得以继续传承。尤其在数字音乐时代,根源布鲁斯曲库所能得到的运营价值预估往往极其悲观。到目前为止,本文提及的Fat Possum布鲁斯老艺人已全部逝世,严格来说它已经不再是一家布鲁斯厂牌④。而真正使Fat Possum摆脱危机,进入良性运转的,还要看他们对独立乐队的经营。
④当前活跃的山区艺人均未签约Fat Possum,如R.L. Boyce,Kenny Brown。
The Black Keys乐队在Fat Possum发行过两张唱片和一张EP,当时乐队还未成名。起初,Matthew还犹豫The Black Keys的双人编制是否真的可行,因为明摆着还缺个“fucking bass” 。碰巧的是,吉他+鼓又刚好和老艺人们的传统保持了一致。
与Fat Possum合作的那段时间里,生涩的山区乡村布鲁斯被乐队核心Dan Auerbach充分吸纳。The Black Keys致敬Junior Kimbrough的翻唱集《Chulahoma》,还得到了Junior遗孀的亲自认证:“You about the only ones that really really played like Junior played his records” 。这种对山区根源的深度挖掘,最终令The Black Keys领导出一种由山区律动驱动的车库摇滚风尚,与The White Stripes并驾齐驱④。可以说,Matthew对布鲁斯的粗暴理解,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摇滚乐。
④The White Stripes从未签约Fat Possum,也同样受到山区乡村布鲁斯的强烈影响。
然而,指望像The Black Keys之类的乐队继承布鲁斯的丰厚遗产,终究是过于理想化了。大多数时候,Fat Possum需要把眼光放在Fat White Family,Sunflower Bean等更加前沿的乐队和个人身上。虽然这种战略转变令Fat Possum的品牌内涵变得模糊,但新晋独立乐队与老音乐人的版权储备相互达成了某种意义上的经济支持,“It takes everything just to survive”,Mathhew Johnson如是说。
Fat Possum Records即将迎来第30个年头,这对于一家独立厂牌而言已经足够长寿。他们知道,自己仍处于边缘和小众的位置,需要继续如履薄冰地守护着那些恶魔的火种。
下期预告
我们将跟随George Mitchell的第一视角去山区实地考察。
感谢@滑铁卢黄昏协助校对
参考资料:
1.维基百科各相关词条;
2.Billboard, 1994/6/11, p95
3.http://blues-l.com/pipermail/blues-l/1994-July/279703.html
4.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03/nov/16/popandrock2
5.https://www.pias.com/blog/fat-possum-we-never-thought-this-label-would-work/
6.https://www.loudersound.com/features/buyer-s-guide-fat-possum-records
7.https://web.archive.org/web/20150626115315/http://www.johnsinclair.us/columns-and-reviews/20-features/737-robert-palmer-site-specific-music.html
8.https://blog.napster.com/2016/03/30/fat-possum-25-years-keeps-it-real-for-25-years/
9.https://fatpossum.com/fat-possum-celebrates-25-years-with-wide-ranging-year-long-blues-lp-and-digital-series/
10.The Same Old Blues Crap: Selling The Blues At Fat Possum Records (2018), Jacqueline Sahagian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 >-
[第130期] ***受审查影响,本专栏改在公众号offT...
2020-11-01
-
[第129期] 专访Band of Heysek:山区蓝调就是某种...
2020-05-12
-
[第128期] 布鲁斯“恶人形象”的塑造 | 山区纪事...
2020-05-12
-
[第127期] George Mitchell上山下乡记 | 山区纪事...
20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