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我厨房

受审查影响,文章将改在公众号offTune更新

关注

布鲁斯“恶人形象”的塑造 | 山区纪事 Pt.4

2020-05-12 16:31阅读:1463荒腔走板offTune

我们已经在第二篇《恶魔的火种》中讨论了Fat Possum 厂牌对待布鲁斯的态度:创始人Matthew认为布鲁斯充满“千篇一律的废话(The same old blues crap)”,进而采取较为激进的营销策略本文试图探讨,Fat Possum Records为什么要通过暴力、贫穷、性放纵等黑人刻板印象把旗下艺人塑造成一个个“恶人形象”。恶人形象的塑造始于民间传统,随后被白人诠释为对南方农村黑人的刻板印象,最终经由都市布鲁斯音乐家的革新,分化成两种截然不同的男性气质。

本文主要观点和重要事实(如各种唱片文案)基于密西西比大学南方研究学专业Jacqueline Sahagian的硕士论文《The Same Old Blues Crap: Selling The Blues At Fat Possum Records》整理而成,可点击阅读原文查看,也有部分来自其他参考文献和我个人积累的补充。考虑到面向中文读者,本文使用美国黑人或黑人一词代替非裔美国人,还有一些关键词链接至以前文章作为参考。

恶人叙事的演变

Fat Possum的恶人形象策略,可以被追溯至恶人叙事(Badman Narrative)的民间文学传统。这个词是我生造的,谷歌搜了下也不是没人这么用。“Badman”准确翻译应当为“不法之徒”,尤其是西部亡命之徒。它倾向于形容行为上的“坏”(杀人越货),稍弱于“恶人”在汉语中所指的心肠恶毒。本文翻译为恶人只是为了用字更少。

历史学家Lawrence Levine认为,恶人叙事同时存在于美国黑人与白人的民间口头文学中,并占有重要地位,在黑人语境中,恶人叙事可以概括为三种类型:暴力、超自然和过人的能力

民间传统中Long John和 John Henry 都拥有过人的能力,下文不再赘述。

诉诸暴力的恶人叙事在谋杀歌谣中尤为突出。Bad-Lan' Stone是黑人传统中该种类的典型,他和汤姆叔叔(《汤姆叔叔的小屋》人物)分别代表了黑人面对敌对压迫势力时两种极端对立的反应:前者使用暴力寻求自保,为自己族群争取正义;后者则主动合作并接受低人一等的地位。

I was bohn in a mighty bad lan', 

For my name is Bad-Lan' Stone. 

Well, I want all you coons fer to understan', 

I am dangerous wid my licker on.

——Bad-Lan' Stone

大多数民间文学中的黑人都是这两种极端形象的混合后的中间体。不过在许多黑人心中,Bad-Lan' Stone式的恶人比汤姆大叔更符合他们的期待。找不到战胜压迫的出路时,歌唱这些故事成为宣泄情绪的途径,“歌唱忧郁以排解忧郁”的布鲁斯具有类似功能。和白人传统不同的是,黑人拒绝将其美化为声张正义的救命恩人,恶人英雄必定承担应有的恶果,这一价值观导致了黑人传统中罗宾汉式人物的缺席。

恶人叙事同样存在于布鲁斯中,Alan Lomax南部之旅录音中,就有一辑专门归类为“Bad Man Blues”,可以视作做对谋杀歌谣的布鲁斯化改编。

如果说民间歌手只是恶人叙事的传唱者,布鲁斯歌手就更倾向于把自己塑造成恶人来吸引听众。有的人确实因行为不端而臭名昭著,比如家暴妻子的Charley Patton,嗜酒如命的Tommy Johnson;另一些人则通过超自然的巫毒或巫医完成恶人叙事,如Fred McDowell会在歌中向女友施放符咒,Robert Johnson则擅长讲述一些与魔鬼交易的超自然的故事,并最终通过自己的早逝意外应验了“恶必有恶报”的黑人叙事规律。

②演唱民间歌谣的歌手,这里需要与布鲁斯歌手区分开。

“四大恶人”:C.P. / T.J. / R.J. / F.M.

这种自我塑造的现象让恶人叙事从第三人称向第一人称转变,从群体记忆特异化为个体记忆,可以认为是美国黑人个人主义觉醒的一种体现。

Stuff I got to bust your brains out, baby

Ooh, it'll make you lose your mind

—— Stop Breakin' Down Blues

Robert Johnson



And I said, "hello, satan

I believe it's time to go"

—— Me And The Devil Blues

Robert Johnson

恶人叙事通常盛行于美国西部这样的“法外之地”,是因为飘忽不定的法律和道德标尺模糊了善与恶界限。白人语境中,法外之地给了他们更广阔的解释空间去美化恶人。对于黑人来说,恶人是对他们摆脱白人世界压迫的称赞,是“复仇的英雄”。

密西西比州显然不属于美国旧西部,依然可以算作与湿热和洪水不断斗争的深南荒野。Alan Lomax称三角洲的农村人从“不惧怕面对死亡”,可见环境的恶劣程度。北部山区只会比三角洲更糟,所以Fat Possum将山区歌手塑造成恶人形象,是同时符合上文所说“吸引听众”与“法外之地”两套逻辑的。

Fat Possum制作人Robert Palmer相信,Robert Johnson就是凭借挪用自Tommy Johnson的那个与魔鬼交易的故事才获得了成功。所以,在Matthew Johnson定下恶人论的基调后,Robert Palmer用同样的手段为Fat Possum旗下艺人量身定制了各自的恶人形象,以求放大表演张力。他们最终受到了摇滚乐迷的欢迎。

布鲁斯的恶人叙事在被第一人称化后,进一步演变更广义的自我吹嘘自我陈词。前者多为以性暗喻为主的Dirty Blues,间接宣告了黑人群体生而为人应有的正当权利。自我陈词更像是布鲁斯歌手在为自己著书立传,所有这些功成名就的故事交织成了令人动容的蓝调梦。此时你会发现,我们讨论的事情已经看不到明显的“恶”了。

"I was born in Louisiana …" (Buddy Guy)

"Now when I was a young boy …" (Muddy Waters)

"… lived a country boy name of Johnny B. Goode …" (Chuck Berry)

一些著名自我陈词的开篇

随着嘻哈开始流行,恶人叙事的传统在匪帮说唱中得到了继承。恶人叙事这一纽带提示了布鲁斯和嘻哈之间共性的存在,不过大多数时候,两种风格的听众完全不重合,直到Fat Possum的出现。

Fat Possum艺人的形象塑造

Fat Possum的主理人Matthew Johnson曾在摄影集《Darker Blues》前言写道:“bluesmen are supposed to be bad people.” 对贩卖布鲁斯的商人而言,一个暴力、酗酒、肮脏、放纵的南方农村恶人形象,从古早文化风潮中提炼出陌生感,能够进一步满足摇滚乐迷从音乐中汲取叛逆力量的期望。他们是如何做到的?本节将通过若干实例进行说明。

Junior Kimbrough四张专辑封面:请关注标题,人物神情和对黑白照片的使用。[点击图片放大]

在Junior Kimbrough《All Night Long》专辑中,Robert Palmer用极致的文笔对稀松平常的个人聆听体验展开超自然联想,他把Junior经营的小酒馆称为神社,描绘出“在棉花田的泥土中爬行,在小酒馆里狂欢”这样近乎宗教仪式的场景。Junior其他的专辑标题如《God Knows I Tried》《Most Things Haven't Worked Out》《Sad Days, Lonely Nights》则强烈暗示着一种“生活充满虚无的痛苦和徒劳”的消极情绪,Junior Kimbrough本人依靠着酒精在这苦海中沉浮。

CeDell Davis四张专辑封面:请关注前两张的字体,以及这四张的不同滤镜/设计风格对人物形象的隐喻。其中右上角专辑的背面是一张空轮椅的照片,令人细思极恐。[点击放大]

滑棒吉他手CeDell Davis幼年因小儿麻痹症导致手部残疾,后又经历骨折必须在轮椅上度日,使用餐刀和两根手指弹吉他。Daivs似乎不具备成为恶人的生理条件,但Fat Possum另辟蹊径,选择在专辑上使用黑+红为主色调的恐怖风格设计,暗示他是拥有超自然的生存能力、经历多次暴力劫难后幸存下来的哥特式怪胎,而非一位朴素的、克服生理困难的励志音乐家。

T-Model Ford四张专辑封面:人物神情严肃,大多使用黑白照片,关于他的个性刻画更多通过内页文案完成,封面似乎只是宣告“这个人不好惹”。[点击放大]

R.L. Burnside四张专辑封面:请关注上面两张由Derek Hess创作的漫画形象,左下的标题和右下的类嘻哈气质。[点击放大]

《Mr. Wizard》的封面设计将R.L. Burnside描绘成巫师形象,其背后轮盘的神秘符号可能与巫毒或John the Conquerer有关。《A Ass Pocket of Whiskey》封面则把R.L. Burnside刻画成刻板印象中的南方农村男性,皮带指向家暴,两名白人女子指向的性暗示 ,口袋里的威士忌指向酗酒。

合辑 Not the Same Old Blues Crap II 的封面和封底,由Joe Sacco创作。[点击放大]

合辑《Not the Same Old Blues Crap II》横向对比了Fat Possum旗下六位艺人各自被指定的人格,这种漫画形象或许可以追溯到20-30年代种族唱片(Race Records)的广告中。学者Jeff Todd Titon认为,种族唱片上广告画有助于缓解大迁徙时期白人对黑人北上的焦虑。

一则封面对比:左边为Junior Kimbrough专辑,右边两张专辑分别出自灵魂乐歌手Barry White和Tyrone Davis [点击放大]

作为对比,我们看看左边这张Junior Kimbrough相对常规的专辑封面,它使用了典型的上世纪60-70年代R&B风格典型的人物近景和底色(如中、右图),Junior身着玫瑰图案上衣,将听众导向拉丁风情(实际音乐中并没有),展现出与上文所述完全不同气质,可见Fat Possum对于艺人形象的塑造有相当大的话语权,被塑造的形象相比本来面目更加扭曲、夸张。

我们可以借用其他资料作为参考,推测Fat Possum如何挑选布鲁斯艺人:社会学家Charles Keil早在60年代就整理出一套判断布鲁斯艺人是否“本真”的标准:

追求“真正的”布鲁斯;

②年龄最好超过60岁,失明,无牙,患有关节炎;

③默默无闻,至少二十年没有过公开演出或录音;

④歌手曾经师从一位传奇人物(如R.J.);

⑤歌手一生中大多数时间都在务农,没有受到都市文化的影响。

通过比较,Fat Possum旗下山区乡村布鲁斯艺人均符合其中绝大多数的标准,这就是第二篇文章为什么说,“Fat Possum尤其擅长“寻找小糖人”式的A&R“。

本真性的话语权

恶人叙事在黑人语境中广受欢迎,可Fat Possum再次执行这一套逻辑时,却被指控为种族主义。这说明,比讲什么故事更重要的是,故事由谁来讲?想想为什么只有黑人自己能说N-word就会明白了。

从A&R、企划到营销、演出,山区乡村布鲁斯歌手在Fat Possum这一套工业流程中几近失声。他们可以歌唱,也只能歌唱。唱片文案和专辑概念受到白人把持后,歌手失去了诠释自己和自己作品的重要阵地,不知不觉扮演着被量身定制的恶人形象,“恶人”背后曾经象征解放、自由的意味却随着诠释者的更换被一同稀释。我们能从上世纪20-30年代时期种族唱片(Race Records)产业找到这些做法的影子。那么,但如果把话筒递给山区歌手,他们真的愿意接受恶人形象吗?什么形象才符合布鲁斯艺人的本来面目?

可以肯定的是:还没能养活自己的艺人当然顾不上谈论本真面目,挣钱就是他们最大的诉求。之前文章说过,R.L. Burnside不喜欢公司安排的融合试验,但它们能挣钱,能养活自己30多个儿孙。相比之下,都市布鲁斯歌手拥有更多的话语权。社会学家David Grazian对90年代芝加哥布鲁斯场景进行研究后,总结出这些都市布鲁斯歌手身上的男性气质:他们注重自己的衣着打扮,金钱和地位,歌词内容从强调暴力转为关注性与爱。

尽管Matthew Johnson本人对都市布鲁斯的圆滑与成熟深恶痛绝,那种时髦和体面的新面貌确实令布鲁斯歌手获得了尊严。这种尊严是B.B. King为首的音乐家们通过对个人形象苦心经营争取来的,他作为地道的三角洲人,曾在自传中强烈表达过对布鲁斯歌手刻板印象的失望:

我曾经是一个想要摆脱农场粪肥气息的乡下小子,也想变酷。我看上去不像个明星,说实话,我从来都不像。就算现在我走在街上,也很容易就消失在人群里。但是那个时候,我想成为那种体面的引领时尚的艺人。无论白人还是黑人,成为布鲁斯艺人都是不光彩的。直到今天我还在担心这件事。布鲁斯艺人总是给人留下这样的印象:无精打采的地坐在凳子上,嘴里叼着一支烟,帽子在头上耷拉着,衣服又破又臭,旁边还放着一瓶酒。他的语言粗俗,聊天时总是冒出脏话来。问他的爱情生活,他会回答刚打了他女人一顿。给他一美元,他会马上唱首黄色小调。他又演小丑又扮傻子,没人尊重或在意他。


我的世界,我的布鲁斯 (2015), 印客文化, 张玮 译

此时我们再度引入本真性的概念,就会发现 恶人形象、体面的都市气质 并不是布鲁斯歌手的本来面目,也能同样受到欢迎。

《创造乡村音乐:本真性之制造》的作者Richard A. Peterson提出,本真性不等于历史精确性,它的意义在于使消费者认为“是可信的”。因此,本真性并非内在于山区乡村布鲁斯艺人,而是一种得到社会各方一致同意的建构。换言之,我们愿意接受的布鲁斯艺人形象≠他们的真实形象,而是在表演者、不同的商业利益、爱好者和流动的形象之间持续进行的相互作用中被协商出来的Peterson认为没有什么权威能够控制本真性,但对于山区乡村布鲁斯而言,Fat Possum代表的商业利益集团确实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不论如何,许多研究者最终都同意这样一个观点:布鲁斯历史上最重要的角色可能不是艺人自己,而是那些“中间人”。他们的诠释影响了听众如何认知布鲁斯。

布鲁斯的凝视者:

唱片收藏家 vs 民俗学者

理清Fat Possum的形象塑造逻辑后,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你——(如果你看到这里,至少说明你对山区乡村布鲁斯有哪怕一丁点兴趣了)——会成为Fat Possum的目标消费者?由于涉及到有门槛的专业领域,下面将直接引用Jacqueline Sahagian论文中部分文献综述。

Jacqueline Sahagian指出,社会学理论已经充分研究人类凝视不美好的“他者”的欲望。她认为人们创造出南方农村黑人男性的刻板印象,不仅是为了控制自己对“他者”——即南方农村黑人男性——的焦虑,凝视还会产生一种窥阴癖般的“刺激”体验。Julia Kristeva则通过“黑夜观火”的例子说明,对不美好事物的凝视“会对大脑产生一定刺激,激发起对破坏本能的挑战,这种挑战埋藏在最温顺、最驯良的灵魂里,几乎总是令人愉快的。”

Daniel J. Boorstin在《美国人》一书中提出,美国南部于十九世纪前半叶形成为一个孤立的地区,这一地区因为对黑人、白人深刻且无法消灭的界限而结合在一起。Ricé Richardson认为,南方农村黑人是美国最边缘化的人群之一。性别研究学者RW Connell进一步说明,“白人男子气质需要通过将黑人男子气质边缘化来巩固自身的权力。”在这里,Matthew Johnson和白人听众是凝视的主体,山区乡村布鲁斯艺人是凝视的客体。

将凝视的主体放大看,屡屡出言不逊的Matthew Johnson表现出典型的唱片收藏家思维,这类以Harry Smith为代表的唱片收藏家,与George Mitchell等民俗学者持有完全对立的观点:民俗学家认为在没有商业压力的情况下,民间歌手会唱出最真实的音乐;唱片收藏家则质疑不存在真正的“真实”,因为歌手总会受到学者的操纵,所以转而更追求最稀奇最偏门的尖货(也意味着更高的价值)。他们相信只要报酬足够,歌手就会展示出足够牛逼的作品。

③例如,John Lomax借助监狱守卫的权力要求黑人囚犯表演歌曲。Lomax还总是强调Lead Belly的囚犯身份,并禁止他表演不符合此身份的歌曲。不难看出,Matthew Johnson 那种白人大家长式的做法与此类似。

两类人或多或少都在利用凝视的快感。矛盾的是,Matthew Johnson在复制这种对凝视快感利用的同时,又把自己置于局外人和叛逆者的位置。他将Fat Possum定义为密西西比布鲁斯最后的守护者,抢救着式微的音乐(这和民俗学者保持一致),却又作出“陈词滥调”的批判,试图与学者们划清界限。

最后,Fat Possum还是与民俗学者和解了:他们引进了George Mitchell关于山区乡村布鲁斯的田野录音。这套唱片封面一反Fat Possum之前夸大事实的风格,直接使用George Mitchell拍摄的黑白纪实照片。虽然George Mitchell并非科班出身,他的勤恳耕耘和满腔热情已经超越了一众民俗学者。在George Mitchell的镜头下,我们可能不得不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布鲁斯艺人的真实生活确实是贫穷落后的。


结语

Matthew Johnson曾断言Fat Possum之后,布鲁斯已死。这一判断当然是狭隘的,Fat Possum与山区乡村布鲁斯相遇的故事充满了巧合与矛盾,不管出于有意或无意,他们最终与艺人、风格和乐迷都得到了各自想要的东西:厂牌和艺人名利双收,风格被指明了摇滚化的出路,乐迷找到了自己喜爱音乐的血脉渊源。往事随风,R.L. Boyce,Kenny Brown为首的第三代布鲁斯艺人如今已经摆脱了Fat Possum的影响力,独立或通过其他厂牌继续活跃在密西西比。

感谢我是大梧桐尹子萌侯跃FAMISOVI对本文的帮助。

主要参考资料

Jacqueline Sahagian, The Same Old Blues Crap: Selling The Blues At Fat Possum Records

其他参考及备用资料

(不管是否用上都加进来当作备份了)

1.段宝林, 中国民间文学概要

2.张剑, “他者”概念综述

3.吴琼, 他者的凝视——拉康的"凝视"理论

4.李洋, 浅析《汤姆叔叔的小屋》中汤姆的人物形象

5.[美]丹尼尔·布尔斯廷, 美国人:从殖民到民主的历程

6.[美]理查德·A·彼得森, 创造乡村音乐:本真性之制造

5.虎子, 【追忆布鲁斯历史】战前芝加哥布鲁斯 之 吉他布鲁斯, 公众号“布鲁斯博物馆”

6.https://www.theguardian.com/music/2003/nov/16/popandrock2

7.Jerry H. Bryant, "Born in a Mighty Bad Land": The Violent Man in African American Folklore and Fiction

8.Lawrence W. Levine, Black Culture and Black Consciousness: Afro-American Folk Thought from Slavery to Freedom

9.Alan Lomax, Southern Journey, Vol. 5: Bad Man Ballads

10.Alan Lomax, The land where the blues began

11.Ulrich Adelt, Black, white and blue: racial politics of blues music in the 1960s

来我厨房

受审查影响,文章将改在公众号offTune更新

关注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 >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音乐交易平台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4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