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tem.content}
{elseif item.type === 2}新专上线|以钢琴之名,遇见舒伯特

奥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Franz Schubert,1797-1828)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之一,在西方音乐史上有着杰出的地位和不可磨灭的贡献。
奏鸣曲是舒伯特钢琴作品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舒伯特将独特的个性、优美动听的旋律、灵活大胆的转调以及具有创新的曲式结构结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了这些至今仍经常出现在音乐会曲目单中的钢琴奏鸣曲。
旅奥青年钢琴家吴培希最新专辑,全情演绎舒伯特的钢琴作品。在唱片中,钢琴家用真诚的表达与细腻的笔触,以音乐和文字这两种不同的维度向我们展示她所“认识”的、“像鸣禽一样谱曲”的作曲家——舒伯特。

《A小调钢琴奏鸣曲D.845》创作完成于1825年,这部作品在次年出版,献给贝多芬的学生和赞助人鲁道夫大公。德国作曲家阿尔伯特·施塔德勒(Albert Stadler)在舒伯特去世多年后回忆道:“听到和看到他本人演奏钢琴曲是一种真正的乐趣。”也有人说,在舒伯特的手中,“琴键仿佛变成了正在吟唱的歌喉……”如歌的风格,恰好印证了舒伯特钢琴作品的特质和精髓。舒伯特的钢琴奏鸣曲所具备的无与伦比的抒情性和诗意的敏感性,在这部《A小调钢琴奏鸣曲》中可见一斑。
“即兴曲”作为一种抒情性钢琴曲的创作典范,诞生于19世纪的欧洲。它是作曲家偶发灵感的总和,带着一种漫不经心的狂喜。“即兴”不意味着纯粹的随意创作,它既包含了作曲家的强烈情感,又有正规的创作手法。“即兴曲”最早于1822年出现在波西米亚作曲家扬·瓦茨拉夫·沃日谢克(Jan Vaclav Vorisek)的作品中。但真正把即兴创作推向顶峰的却是舒伯特和肖邦。舒伯特的钢琴即兴曲彰显了他杰出的音乐才华,流动的音乐、美妙的旋律,被人们深深铭记。
如今,世界各地的钢琴家都会不约而同地将舒伯特的钢琴作品纳入自己的曲目单,这些音乐或以舒伯特作品专场的形式出现,或与其他作曲家作品搭配出现在唱片和音乐会中,通过演奏家的诠释,每次都会带给我们关于这位伟大作曲家最生动的回忆与全新的相遇。
“隔着数个世纪,时间的另一端。
那里生命迅疾、死亡遍地,那里黑夜更深而白昼更漫长。
在那里,某一瞬间,所有的音乐曾以最完美的形态显现于某一个心灵之中。
如果我们非常、非常努力,也许我们的手中能感受到它们的共振。”
(专辑内页文字摘选)
本专辑的实体版将有望于今夏和大家见面,相信当你拿到这张专辑,听到和读到了吴培希的解读后,也会有感于它们的共振。
旅奥青年钢琴家 · 吴培希

吴培希出生于音乐世家,曾在上海音乐学院附小与附中接受专业音乐教育,师从范明娟及邵丹教授,后以优异成绩完成学业,并保送进入上海音乐学院钢琴系本科。之后吴培希考入奥地利维也纳音乐及表演艺术大学,师从著名钢琴家罗兰德·凯乐、彼得·艾弗勒教授等,并取得硕士学位。期间,她一直得到德奥钢琴学派重要代表人物巴杜拉-斯柯达大师的教导,学习和研究从维也纳古典乐派到新维也纳乐派的大量钢琴及室内乐作品。
吴培希曾在北京、上海等地,以及奥地利、瑞士、德国、日本、韩国举行过钢琴独奏、室内乐及协奏曲音乐会,合作过的乐团包括中国交响乐团、德国维尔兹堡歌剧院交响乐团、广州交响乐团及青岛交响乐团等。
演出计划
2021年8月22日,吴培希将与另一位青年钢琴家江夏在上海东方艺术中心奏响拉赫玛尼诺夫、斯特拉文斯基与肖斯塔科维奇的名曲,上演一出黑白琴键上的共舞。
时间: 2021年8月22日(周日) 19:30
地点:上海东方艺术中心·音乐厅
微博 / 微信公众号:拿索斯古典音乐
B站:小拿君的音乐手札
往期回顾
查看更多 >-
[第184期] NEW AND NOW | 拿索斯8月唱片指南
2021-09-03
-
[第183期] Label of the Month | Capriccio,这个...
2021-08-27
-
[第182期] 新专上线|斯特拉迪瓦里,为音乐而生
2021-08-20
-
[第181期] 极简主义音乐大师菲利普·格拉斯
2021-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