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夕之夜--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知识 语文大爆炸 第21期 2017-01-27 创建 播放:13581

介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年伊始,2017的脚步正如约而至!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可以视作元旦诗词中的翘楚。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轮流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除夕夜...

介绍: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年伊始,2017的脚步正如约而至!

王安石的这首《元日》可以视作元旦诗词中的翘楚。
阵阵轰鸣的爆竹声中,旧的一年已经过去;和暖的春风吹来了新年,人们轮流饮着新酿的屠苏酒。初升的太阳照耀着千家万户,大家都忙着把旧的桃符取下,换上新的桃符。

除夕夜全家饮屠苏酒,可以祛除不正之气。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新的一年小孩长大了一岁,最先饮用屠苏酒,希望他健康成长;而老年人过年则是生命又少了一岁,最后喝屠苏酒,蕴含着挽留,祝老年人长寿的意思。

苏东坡的弟弟苏辙在《除日》诗里说:
“年年最后饮屠苏,
不觉年来七十余。”

同样的,唐代诗人顾况在《岁日作》发出感慨:
“不觉老将春共至,更悲携手几人全。
还丹寂寞羞明镜,手把屠苏让少年。”

时光飞逝,不知不觉已经成为家中最年长的人。
他们的感叹,是一种被岁月沉淀后的沉静和忧郁。

而苏东坡则再次表现出他的豁达:
“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酥。”
只要能身体健康,又何必怕最后去饮屠酥酒呢?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人不同。
时光的背后有一双隐形的翅膀,
悄悄地从我们眼皮底下飞过,
留下许多的回忆,
犹如花朵消失留下香气,
月亮走后留下清辉。

这边几位老人还未曾离去,范成大诗中高声呼叫“卖痴呆”的小儿已向我们跑来:

《卖痴呆词》
(唐)范成大
“除夕更阑人不睡,
厌禳钝滞迫新岁。
小儿呼叫走长街,
云有痴呆召人买。”

除夕之夜,午夜时分,人们还没有睡,祈求神灵除灾降幅,等待新年的到来。小孩子们走上长街叫卖,说他们有“痴”和“呆”,唤人来买。

这首诗也不失为描写年俗诗歌的代表之作,一个童趣十足的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

离开了天真烂漫叫卖痴呆的小儿,一位孤独的诗人矗立在石桥上凝望星空,他是清代的黄景仁。

《癸已除夕偶成》
“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
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除夕之夜,万家灯火,欢声笑语从四面八方隐隐传来。在石桥上昂首而立的人却恍若置身世外,他凝望着星空,陷入沉思。

除夜孤星衬托了诗人的孤寂。千家笑语之时,诗人悄然忧思,无人理解,只得把一颗明星当作知音来痴痴凝望。

除夕承载了我们太多的情感与记忆。中国人过除夕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除夕的内容也发生过很多的变化。而团聚和表达美好祝福始终是人们跨年的主旋律。

《甲午元旦》
(清)孔尚任
“萧疏白发不盈颠,守岁围炉竟废眠。
剪烛催干消夜酒,倾囊分遍买春钱。
听烧爆竹童心在,看换桃符老兴偏。
鼓角梅花添一部,五更欢笑拜新年。”

​这里是语文大爆炸,我是欧子,祝大家新春快乐!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