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情报局】通过AI算法来识别和防止枪击案发生

文学出版 硅谷新发现 第90期 2018-05-24 创建 播放:695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情报局时间,每期一个话题,为你搜罗最前沿的科技情报,解读最新最热的行业话题。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弗罗里达高中校园里发生的拿起震惊全美国的枪击案,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美国人在它的阴影中无法走出来,小范围内的示威游行啊更是在全国辐射开来。

可是,正如大家所知,这...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情报局时间,每期一个话题,为你搜罗最前沿的科技情报,解读最新最热的行业话题。

不知道大家是否还记得弗罗里达高中校园里发生的拿起震惊全美国的枪击案,时至今日,还有许多美国人在它的阴影中无法走出来,小范围内的示威游行啊更是在全国辐射开来。

可是,正如大家所知,这样的枪击案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而过去的每一次都没有成功的让美国政府做出决定性的让步。所以,即使许多学生正在竭尽全力呐喊,绝大部分人都已经对这次事件之后的全面“控枪改革”不抱任何希望。

可这就意味着美国人对枪击案束手无策了吗?恰恰相反,在这样一个科技重镇,众多的科学家和工程师们都以预防枪击案的发生为己任。今天我就想要介绍三个通过AI算法来识别和防止枪击案发生的研究团队,看看美国的科技界是如何尝试解决政治人物无法解决的问题的。

第一款科技产品是产自Tampa的PikMyKid。这个应用产品啊原本是为了联通学生与父母,在上学放学时为老师和父母实时的提供孩子的位置,以便减少拥堵,提高效率而研发的。

但是在看到校园的枪击案频发之后,PikMyKid于去年年初上线了针对校园枪击案的新功能,即一键报警,并可以在报警的同时将学校的详细地图发送给警方,方便救援。他们还会自动启动手机麦克风,方便警察聆听案发现场的一举一动。

但是PikMyKid的创始人也承认,这样被动地反应并不能最大限度减少枪击案可能造成的伤害。相反,只有通过AI技术主动的防治才有可能给予学生最大的保护。

比如,将过去的枪击案犯罪者的背景资料上传到数据库,从而预测最具有危险性的人物。然而,这也会带来很多问题,例如是否会造成某一类人的双重歧视,反而加重了一些人的思想负担,使事情啊越变越糟。

所以,现阶段,PikMyKid的团队正在谨慎的分析已有的数据,着重利用他们收集的实时地点跟踪数据,来为学校工作人员提供及时的信息更新和安全预测。

比起PikMyKid,ShotSpotter,一个已经上市了的创业公司的服务啊更为精确。想要他们的控枪计划实现,你将需要一定数量的传感器,AI和警察人工的共同配合。

具体来说,在购买了产品的地域布置了传感器之后,这些声控传感器将自动识别是否有枪击的声音,一旦通过AI识别出了可能是枪击的声音,他们就会立刻将警报发送给警察,带领他们前往可疑的事故发生地。

去年,纽约警察就在这一技术的帮助下加强了纽约的安保。当然,这一技术有时也会误判,但每一次的失误都会成为数据库中不可多得的宝贵数据,帮助AI学习如何进一步精准地识别枪击声响。

但是,和PikMyKid的创始人一样,ShotSpotter的创始人也在忧虑,如果科技只能帮助警察在枪击案发生之后迅速到达案发现场,即使数量再小,仍然会有无辜的市民成为枪下亡魂。

所以,工程师们意识到,只有从一开始就阻止其发生,才能将枪击案对于美国社会的影响降低到最小。那么,工程师们又在怎样努力从根源上减少枪击案的发生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就要将目光转到哥伦比亚大学的SafeLab。这一实验室致力于通过自然语言处理来教会AI识别社交媒体中可能含有枪击倾向的发言,并尽早提醒相关人士对发言者进行评估。

虽然仍然处于试验状态,但是哥伦比亚大学的社会工作学的学生已经为计算机科学家们进一步完善模型提供了大量人工处理过的数据,使得AI的慧眼越来越准确。

Facebook最近也在通过这样的方式辨别枪击案嫌犯,极端主义恐怖分子和有自杀倾向的人。在去年七月发布的一片博文中,Facebook的工程师介绍了他们新开发的AI系统是如何通过自主学习辨别极端组织宣传者的发言的。

同时,这样的一个系统也可以主动将不同的可疑页面联系到一起,并找出不断光顾这些页面的用户,从而提交人工监测人员来进一步评估他们的危害性。据工程师们透露,未来这些系统将在防控枪击等恶性社会事件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但是,AI究竟能否像我们一样理解语言仍然是一个大问题。

这一实验室的主任也承认,许多含有枪击字眼的发言并不是真的意味着要去实施枪击。而如果把每一个AI识别出的嫌疑人都送给相关部门的话,人们会觉得它只是在玩儿狼来了的游戏。所以,如何提高其准确度将是科学家们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发现一个难以解开的科技伦理悖论。一方面,在面对例如枪击防控这样的大问题前我们希望科技可以带给我们更多的安全保障;可是另一方面,在发展这些科技的过程中,美国公民也不可避免地面临自身信息被泄露,特定人群被歧视,社会监控对每个人如影随形的危险。

那么,在未来的美国,公民与科学家是否可以就保护自我隐私和防止枪击发生这两个看似有些矛盾的要求达成一个协议呢?还是说某一种需求,例如保护自身安全,防止枪击发生,会压到其他的所有疑虑呢?

对于这样的问题,恐怕我们只能拭目以待,看看未来的十年间,美国社会对于科技的态度究竟会发生怎样的转变。

当然,当我们将目光转向国内,感谢中国严厉的禁枪政策,今天所介绍的技术创新对国内并没有直接的使用价值。但是,我们仍然希望为生活在世界各地处于枪击威胁下的华侨们提供这样一份信息。

如有需要,可以及早和同类型的科技公司联系,看看是否有可能通过科技减少危险。同时,从产业投资的角度来说,未来,AI对美国枪击防治的作用啊一定会越来越重要。这样特殊的科技产业将会在一波又一波的危险中获得投资人越来越多的关注。

同时,这些团队所拥有的传感技术,自然语言处理技术也都是首屈一指的,所以很有可能被运用在其他的领域,获得更大的开拓空间。

但是,我也想在这里问一问你,在你看来,科技的发展真的有可能填补政策的漏洞吗?你认为AI是否有可能让美国人民远离枪击的阴霾呢?

好了,本期节目就先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