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大佬呢,名字叫做 Kim Scott,中文翻译为金•斯科特。这位女士的履历,那是非常的丰厚啊。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经先后在谷歌和苹果担任管理职位;后来,又成为一...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大佬呢,名字叫做 Kim Scott,中文翻译为金•斯科特。这位女士的履历,那是非常的丰厚啊。
她毕业于哈佛大学商学院,曾经先后在谷歌和苹果担任管理职位;后来,又成为一名专业的 CEO 教练,专门给科技公司的顶层高管做培训,教他们如何成为优秀管理者,Dropbox 和推特这些大公司,都是她的客户。
金•斯科特还是著名畅销书《坦诚相待》的作者,并拥有自己的公司 Candor, Candor 就是坦白、直率的意思。
而我们今天要介绍的重点,就是斯科特的核心管理经验,这来自她数十年的丰富阅历,却能用一句话概括。这句话就是:好的管理者,能在“私人关怀”和“直接挑战”之间做到平衡,从而达到和员工“坦诚相待”的想出状态。
接下来,大家请跟我一起,细细品味这句话的真正含义。
首先来看看里面的两个名词的含义。什么叫“私人关怀”?就是指管理者关心员工的个人情绪和状态、愿意给予发自内心的关心。而“直接挑战”,是指在管理过程当中直来直去、不拐弯抹角,习惯于有事说事。
这属于两种不同的管理风格,并且一定程度上相互冲突。我们在职场中应该两种风格都见过。斯科特解释说,如果管理者“私人关怀”程度和“直接挑战”程度都很低,那他肯定不是个好的管理者。
如果过度的“私人关怀”,没法做到“直接挑战”,那这种管理者给人的感觉就是特别软,工作中会难以建立威望。而总是发起“直接挑战”,缺乏“私人关怀”的管理者,又会太苛刻,容易引发员工的反感,觉得被剥削被欺负。
要成为好的管理者,必须能同时做到对员工的“私人关怀”和“直接挑战”,在两者间取得平衡,这种理想的状态,被斯科特称作“坦诚相待”的管理风格。
怎么做能达到这种状态?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管理者,我们可以从“私人关怀”和“直接挑战”这两个方面分别努力,然后再练习融合与平衡两种风格。
首先第一步,我们谈一谈怎么做到“私人关怀”?有人可能会说:这还不简单?不就是经常跟员工聊天就行吗?不是这样的。管理者时间有限,所以你要懂得为什么、和怎么去关怀员工。
管理者应该意识到,你的“私人关怀”,不是为了更好地了解员工从而给他们分配工作。如果出于这个目的,那“关怀”可能就成了“尬聊”。
你想想,老板走过来问你:“小张啊,最近工作以外都在干什么啊?每天回家打游戏?那我手上有个活儿,你正好没事,下班后加加班赶一下吧!”要是这样的聊天,那大家肯定都躲着老板走。
“私人关怀”,应该是了解员工身为“独立个体”的特点,兴趣爱好,独特癖好,理想目标等等。这样,你的脑海中会对每个人形成一个立体丰满的印象。不仅管理者可以这样聊天,同事之间,这些也是很棒的闲聊话题。
如果你觉得直接询问“哎你的爱好是什么?”比较尴尬,那么不妨从两个角度出发,就是:询问他们的过去经历,和对未来的期许。
关于过去经历,我就常常问同事:“你上一份工作在哪家公司?”“那里的氛围怎么样?”“有没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好玩的事情?”等等。而谈论未来目标,更是一个百搭的话题,这里就不就举例子了。
那么,“私人关怀”,除了帮助管理者更好地了解员工,和员工保持良好的关系,还有什么重要意义呢?斯科特强调说,这样做,能够在公司内部营造一种充满善意的文化和氛围。
在这种氛围里啊,大家是愿意相互体谅的,是感受到被尊重的。这样每个员工才愿意发挥主观能动性和创造力,而不是被动的打一份工领一份工资,干完手头分配的活计就完事儿。
我在硅谷拜访过的绝大部分的科技公司,都非常提倡这种“关怀”和“善意”的企业文化。这也是硅谷创新能力的一个重要源泉。
接下来我们聊一聊“直接挑战”。说话非常直接的管理者,很可能会让员工心存畏惧小心翼翼。但是,发起“直接挑战”,无论对公司的健康运转,还是员工的个人成长,都是极为必要的。斯科特讲了一个故事来说明,管理者不做到这一点,会有什么后果。
这个故事是说,一个俄罗斯人养的狗生病了,医生告诉他必须把狗的尾巴割掉,才能帮助它痊愈。但是这个俄罗斯人,实在不忍心直接下手,于是他选择,每天切掉一部分狗的尾巴。
大家想想,这对俄罗斯人固然很折磨,但是对狗狗,更是一种酷刑。斯科特强调:不要成为这种优柔寡断的管理者!
那么,怎么发起“直接挑战”是有效的呢?斯科特提供了三个建议。
首先,“直接挑战”要求双方必须说实话,给出诚实的反馈。所以,制造不舒服的气氛是必要的,当然最好是在私下场合。
没有人喜欢制造不愉快,所以有时候对于勉强合格的结果,大家一团和气中也就过了,忽视了那些需要改进的不足之处。
这时候,为了让大家说实话,你就得先让大家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比如开会时保持沉默,是比较温和有效的,让大家意识到有问题的方法。
第二个建议,是对诚实的反馈给予奖励。
这个承接第一点,当大家不能直接坦诚的沟通时,就制造不舒服的氛围;而大家诚实表达想法的时候,管理者应该及时给出正面奖励,比如最轻量级的,公开表扬,鼓掌;或者是请喝咖啡表示感谢。总之就是要表达对诚实坦白的欣赏态度。
第三个建议,发起“直接挑战”,不是为了批评员工,而是和他们一起,想到更好的解决方法。
所以一定要提供有用的、可实践的操作建议。否则你的“直接挑战”,就好像是在发泄,把员工骂了一通后什么具体方法措施都没给。能不能给出可实践的优化措施,常常是区分好的管理者,和刻薄的管理者的分界线。
以上就是斯科特对于“私人关怀”和“直接挑战”的指导建议。我们要强调的是,这两个维度啊是缺一不可的。直接了当地指出问题,并让员工感受到自己是在被关心重视,会让员工和企业都变得更好。
斯科特曾经在谷歌工作,她说,当时她的直属上司,现在的 Facebook 首席运营官雪莉•桑德伯格,就将这两者做得很好。
有一次,斯科特给谷歌的 CEO 埃里克•施密特作报告,桑德伯格也在场。做完报告后俩人走出来,桑德伯格首先是认真地表扬她,报告做得很好,然后又直言不讳地说:“希望你了解我不是针对你。但是你总是说“嗯”这个词,会让你显得很蠢。”
桑德伯格紧接着告诉斯科特,只要你需要,公司可以请演讲教练给你做培训,并且承担这笔开销。
所以,桑德伯格在这段短短的交流当中,同时做到了“私人关怀”和“直接挑战”,并且用提出有效的建议来结尾。这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应该具备的素质。
今天我们的硅谷人物志就到这里了。虽然金•斯科特讲的是如何成为优秀的管理者,但是,咱们每个人,除了专心科研和技术的,应该都希望逐渐做到管理职位。
那么,咱们不打无准备之战,从现在就可以逐渐培养,管理者所需要的气质和情商了。
并且今天聊到的很多内容, 其实对每个职场人都很适用,比如,从“过去的经历”和“对未来的期待”这两个角度,能帮你开启真诚的谈话。
又比如,同事工作完成得不够好,影响到你的工作时,你可以选择发起“直接挑战”,但最终,要以俩人共同达成有效的解决方案来结尾。
那么,你在工作中有没有遇到过,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私人关怀”和“直接挑战”的案例呢?欢迎大家在留言区讨论。
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