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人物志】谷歌前CEO:70/20/10原则和20%时间制

文学出版 硅谷新发现 第79期 2018-04-28 创建 播放:1128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说起今天的硅谷大佬,埃里克•施密特,大家或许都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我说,他在2001-2011年担任谷歌的首席执行官,你是否就能感受到他巨大的能量了呢?

事实上,就是在他的协助下,这家成立不...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说起今天的硅谷大佬,埃里克•施密特,大家或许都有些陌生。但是如果我说,他在2001-2011年担任谷歌的首席执行官,你是否就能感受到他巨大的能量了呢?

事实上,就是在他的协助下,这家成立不久的硅谷公司啊成长成为科技行业的全球领航者。

在成为首席执行官和之后作为Alphabet董事长的日子里边,埃里克不仅负责建立合作关系和拓展商业人脉等对外的事宜,还负责安排政府对话及建立适用于高科技企业的领导方式。

在加入谷歌之前,埃里克在苹果公司以及太阳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均担任过领导职务。他拥有普林斯顿大学的电气工程学士学位,还于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摘取了计算机科学硕士与博士学位。

他是美国总统科学技术顾问委员会以及英国首相咨询委员会的委员,还是经济学人集团、梅奥医学中心、以及可汗学院董事会的成员。

同时,埃里克通过他的施密特家庭基金会啊为慈善事业做出了贡献,他将重点放在气候变化问题上面,为海洋及海洋生物研究拨款,同时也以自然科学及自然工程的尖端研究以及前沿技术为重,为教育项目提供赞助。

就是这么的一位传奇人物,在2014年出版了一本《重新定义公司:谷歌是如何运营的》,揭秘了谷歌管理员工和管控公司的种种秘诀,从而清晰展现了其通往成功的道路。

而我今天就在这里介绍一下这其中最为吸引人注意的70/20/10原则和20%时间制,看看谷歌是如何通过精妙地配置资源,来推动公司创新升级和整体的平稳发展的。

让我从这个70/20/10原则开始,它指的是在公司的资源计划图中,将70%的资源配置给核心业务,20%分配给新型的产品,10%留到全新的产品上。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意味着,公司既可以确保核心业务占有大部分资源,又可以让蓬勃发展中的新兴业务受到一定的投资,而与此同时,异想天开的疯狂构想也得到了一定的支持,以防成为不可避免的预算削减的牺牲品。

10%的资源并不算多,但也合理,因为如果在新的理念上投入过多,一旦后期失败,大家会更不敢信尝试新想法的可行性。因此,投入过多与投入不足同样不可取。

与投入几千美元的构想相比,耗资百万美元的构想要难以舍弃得多。过度投资会让人产生估值的偏见,这时,大家只能看见那些投入大量资源的项目中积极地一面,而无法做出清醒的决策。

所以,即使对于谷歌这样创意为先的公司,他们也只会拿出总资源的10%放在真正全新产品的开发上,以保证对未来估算的清醒头脑。

10%的资源配置之所以可行,还出于“创意喜欢限制”的这个原因。很多艺术家非常喜欢这样的一条定理,认为图画才有边框,十四行诗才有特定的格式。

而在经济学家眼里,亨利福特为他的汽车设定如此低廉的定价,也是因为他同意这一条说法。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与毫不设限的研究环境相比,这种强制性的条件更能激发我们的发现。”资源上的稀缺,是激发创意的催化剂。

埃里克在讲到这一条原则时候,还贴心的配上了曾经发生的例子来印证其真实性。在书中,他写道,苹果公司曾经在一款掌上电脑上下了血本,因此对产品的一个致命缺点选择了闭目塞听。

这款掌上电脑的一个主打功能就是手写识别,你在屏幕上书写任意信息,电脑都能识别你的指令。但是,这只是个理论。问题就出在,这个功能啊对于多数人都不管用。

具体来说,牛顿电脑唯一能识别出来的字迹,差不多就是那些负责这款电脑的产品研发和测试的人员的自己,而且即便是他们,也需要调整自己的精准度才能收到想要的效果。

但是,这款产品已经动用了太多的资源,“削足适履”的测试小组对于手写识别功能得出的测试合格的结果,让苹果公司听了非常的顺耳。

可是,显而易见,这款产品连一点水花都没有激起,而在我们想要寻找他的历史的时候都无迹可寻。

在介绍完了谷歌资源配置的法则以后,让我们关注一下同样重要的,如何配置工作时间的原理。接下来我就来介绍著名的20%时间制。

所谓谷歌的20%时间工作方式,是允许工程师拿出20%的时间来研究自己喜欢的项目。许多人都对这个概念有所误解:该制度的终点在于自由,而不在时间的长短。

这种工作方式并不意味着任由电脑工程师们用创新的方式肆意而为。其实,与其说20%的时间,不如称120%的时间更合适,因为这个时间啊往往都会安排在夜晚或者周末。

当然,无论你想要把这20%的时间用在何处,只要不妨碍你的正常工作即可。这个制度对于那些看管严格的管理者起到了制约平衡的作用,让人们得以把时间花在工作不允许的地方。

他们发现,如果你能放心的赋予员工自由,那么他们大多不会把自由时间浪费在“做白日梦”上,软件工程师不会去写喜剧,他们编的是代码。

那么讲了这么多,这里的这两个原则究竟对于大家有什么帮助呢?我想这应该分为两个方面来探讨。

首先,对于企业来说呀,尤其是注重创新甚至依赖创新的新型企业,这两条原则都有着划时代的意义的。

他说明了我们应该如何调整传统公司的资源配置比例,将创新放到公司发展目标的最中心,但同时,又能够通过其他传统的业务手段来保证一旦创新失败,公司仍可以稳健的渡过难关,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另外,这两个工作法将工程师,也就是个体的雇员和中高决策层绑在了一起,使得他们可以一起为创新的大目标而奋进。

更具体的来说,也就是在通过20%时间制保证了工程师的十足创新力和干劲之后,公司中高层才能够通过运用具体预算资源配置来进一步改革公司创新产品的格局和整体的创新氛围。

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来说,这里两个准则何尝不是对个人的工作生活也是通用的呢?如果我们将每个个体看做一个企业,尤其是他的资产和经历看做可供他打算的资源,那么70/20/10原则是否同样适用呢?

尤其是如果我们关注到“创意喜欢限制”这一心理学原理对于绝大多数人都成立之后,我们是否可以在正常工作和学习之外,将其余的20%的时间(绝不更多)拿来做一些需要创新性学习与创造的事情,并通过资源的限制而达成更高的效率呢?

不管怎样,你是否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的分配,并对自己放置在创新这件事上的资源表示满意呢?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那么希望谷歌的公司配置法则也可以帮助到你。

今天我们的节目就到这里了。如果你对这两个资源配置的法则有任何想法,都欢迎留言跟我们分享。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