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情报局时间,每期一个话题,为你搜罗最前沿的科技情报,解读最新最热的行业话题。
今天,我们来聊聊机器人吧。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大家对身边的智能家具、智能机器也不陌生了。但如果我跟你说,一位机器人会将成你的同事,和你朝夕相处、一起工作了呢?
在硅谷的一些...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情报局时间,每期一个话题,为你搜罗最前沿的科技情报,解读最新最热的行业话题。
今天,我们来聊聊机器人吧。随着我们的生活越来越智能化,大家对身边的智能家具、智能机器也不陌生了。但如果我跟你说,一位机器人会将成你的同事,和你朝夕相处、一起工作了呢?
在硅谷的一些办公室里面,你可能会看到这么一个奇怪的东西在地上滑来滑去:它的底部有两个轮子,每个轮子的直径大概和一台笔记本电脑差不多大;
机器的中间,是一根可以调节长度的杆,而它的顶部,有一个类似于 iPad 的屏幕,上面会显示正在接入这个机器的人的头像。
这个机器人自己走走停停、四处晃晃,一会儿和这位同事聊聊天,一会儿和那位同事说说话,想去哪儿就去哪儿。
这就是源自硅谷的 Telepresence Robots。
Telepresence,T-E-L-E,很多和“电”有关的词都是这个词根,presence,出席、出现的意思,而 Telepresence Robots 就是“远程临场机器人”的意思了。
当然,你也可以叫它“千里眼”机器人。
在硅谷核心地带的帕罗阿图,有家公司叫做 Suitable Technologies,Suitable,S-U-I-T-A-B-L-E。这家公司生产的远程临场机器人,B-E-A-M,是该领域目前的佼佼者。
使用 BEAM 的公司啊包括 IBM、微软、波音、惠普、谷歌、亚马逊等等,各个来头都不小。
远程临场机器人,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是一个安装在移动基座上的视频会议屏幕,这个视频会议屏幕啊就是我刚才说的,长得和 iPad 有点像的那部分。
用户登录上远程临场机器人之后,就能控制机器人,让机器人四处移动、远程和人聊天了,用户的头像也会出现在屏幕上。
不过,虽然用户可以远程控制这个机器人走来走去,但目前机器人的行动功能其实还很有限:比如说,由于这种远程机器人没有“手”,用户就无法远程让机器人按电梯、推开门,或者上下楼梯。
如果机器人想上下楼,就很尴尬了,机器人只能在楼梯边等着,直到有经过的人把它抱上去。
这种“千里眼”机器人,最初是为了让大家能更方便地开视频会议,因为它能在开会时跟着人移动,商务人士就可以远程连线进去,用这种方式“参加”会议,而且机器人还能走到不同人的面前和大家交流,几乎就像是“面对面”的交流一样。
举个例子,假设你上班的公司有北京、上海两间公司,你的老板在上海出差,但是为了能和北京团队更好合作,他就可以买一个“千里眼”机器人放在北京办公室,接入机器人。
这样,机器人顶部那个像 iPad 似的屏幕就会显示出你老板的头像。用这种方式,你的老板虽然人在上海,也能用机器人在北京的办公室里走来走去、和大家聊天了。
别看这种远程机器人外表上看着很简单:不就是个赛格威电动车加个 iPad 嘛!其实,这里面的技术啊还挺复杂的,而且目前为止,还没有出现过一个各方面功能都比较完善的远程机器人。
我们刚才提到的 Beam 那家公司,已经算是行业里比较领先的了。
那么,为什么 Beam 的机器人受欢迎呢?在回答这个问题以前啊,我们不妨先一起来看看做这么一款远程机器人都需要哪些技术:
首先,“千里眼”机器人对视频质量要求很高:除了视频要清晰、图像对比度要高,机器人能覆盖的角度也很重要:有些机器人覆盖的角度连90度都不到,能看到的区域很窄,用户用起来就很不方便;
其次,你还要确保你在使用这种远程机器人的时候,能听见同事都说了什么,而且还要确保同事能听见你说了什么。因此,有多个扬声器的机器人也更受欢迎;
另外,既然这种机器人是为了方便远程办公,它的电池也应该保证朝九晚五都有电,即使没电,也应该能在不需要别人帮助的情况下,给自己充电;
此外,要想让远程机器人听你的控制,稳定的网络连接也非常重要。
因此,2.4G赫兹的和5G赫兹的频段的双频段 Wi-Fi 支持格外地重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你的远程机器人不会不小心走进网络不好的区域里,和你失去联系。
而 Beam 生产的机器人,在同类产品里已经是最符合这些条件的一款了。因此它一上市,就获得了广泛的好评,也让一众财富500强的公司成为它的客户。
有趣的是,别看人家只是机器人,相处起来也是需要遵守礼仪的!
美国的科技媒体《连线》杂志还专门给“如何与你的远程机器人同事相处”这件事,做过专门的介绍,非常有意思。
比如:不要在机器人自己往前走的时候,把人家突然拎起来,给人家改变方向;也不要悄悄地从背后靠近一个机器人,用胶带把人家的摄像头贴起来,你这不是相当于把同事的眼睛蒙上了嘛!
当然了,如果你是远程接入机器人的那个人,也请你不要无声无息地站在同事身后,这样可是会吓着人家的!
这种远程机器人甚至也给社交巨头 Facebook 带来了很大的启发:2018 年 3 月初,Facebook 把“拍照机器人”的专利申请下来了,这种机器人可以跟着用户走来走去,把机器人觉得我们生活里值得留念的精彩瞬间捕捉下来。
看来这种能人机互动的“千里眼、顺风耳”机器人,将会是一种潮流。
“千里眼机器人”的应用场景也很广泛:远程会议、远程看房、远程医疗、远程团队协作等,都是“千里眼”机器人大显身手的地方。
换句话说,任何需要远程协作、远程互动的事情,都需要远程机器人把我们无缝连接,而在很多情况下,现在传统的视频会议显然是不够的。
不过,远程机器人虽然酷炫,但如果想把它们广泛地运用到生活中,还需要先解决一些问题。其中最主要的问题就是,它们实在是太贵啦:
就拿我们刚才提到的 Beam 牌的机器人为例,一台机器人就要 2000 到 4000 美元,而且每年还要付 400 美元的年费。
这么贵的价钱,你完全可以给办公室买一套很高级的电视会议系统了,为什么还非要用机器人把员工远程接入呢?
此外,远程机器人技术本身呢还有一些需要完善的地方:比如它们现在还没办法完全自己行动、不能上下楼,这就需要旁边的人把它们抬上抬下,或者帮它们按电梯按钮,用起来啊还是有点麻烦。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这期节目啊讨论了一种新型的机器人:远程临场机器人。这种机器人能把人远程接入,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不过,要制造一个好的远程机器人可远远没有看上去的那么容易:它对机器人的协调性、视频和音频的质量、电池的续航能力等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虽然远程临场机器人越来越受到大家关注,但是要想真正普及到我们的日常生活里边,不仅需要克服技术上的难点,也要让高昂的价格啊变得更加平易近人一些。
看来,远程机器人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是我们身后多出来的一双眼睛。如果未来有一天,远程机器人真的变得像今天的电脑一样普及了,你会愿意尝试一下吗?
好了,本期节目我们先聊到这里,下期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