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谷人物志】伊隆·马斯克:同时高效管理三家公司的秘诀

文学出版 硅谷新发现 第52期 2018-02-24 创建 播放:1388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今天说的这位大佬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就是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和准备挖地下隧道Boring Company 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钢铁侠”Elon Musk。

如果说,一家公司成功可...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今天说的这位大佬估计大家都很熟悉了,那就是电动汽车公司特斯拉、私人太空公司SpaceX和准备挖地下隧道Boring Company 这三家公司的创始人——“钢铁侠”Elon Musk。

如果说,一家公司成功可能还存在运气成分的话,那三家公司同时都运作良好,特斯拉还成功上市的话,那肯定不只是运气了。身为创始人的马斯克,肯定有着不少秘诀。今天,我们就来说说他管理公司的一大重要秘诀。

同时运转三家公司,肯定离不开高效率。那马斯克是怎么高效管理三家公司的呢?一个很重要环节就是:开会。

你可能会想,开会?谁不知道怎么开呀,公司最不缺的可能就是开会了,不就召集好相关的人,坐下来,开,开完再传阅一下会议记录吗?

你还别说,确实看起来每家公司都在开会,流程也差不多,但产出效果却很可能大大不同。我们就以美国来看好了,你知道美国公司平均每天要开多少场会议吗?

最新统计数据是,1100万次。没错,这是对全美国公司每天开会数量的估计。要知道,是每天噢,乘以300天的话,这可是个不小的数字了。

但是,正如我们前面说的,并不是每一次会议都能够创造价值。另一个数据是,这些非生产性的会议 每年要花费美国公司370亿美元。要知道,网易在2017年上半年的市值大概就接近400亿而已啊。

所以说,开会对公司的未来走向很重要,对公司的利润也很重要,但前提是,这些会得开得有价值。那马斯克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马斯克的一个总原则是:开会应该有明确目的,否则就不要开会。因为很多情况是一封邮件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我们继续回到马斯克开会上来看,那么什么才是开会的目的呢?

SpaceX 的员工就曾透露过一个细节,他从2015年加入至今,SpaceX 都很少开会。而一位比自己更早加入SpaceX的同事曾说过,在一次会议上,马斯克直接走到一名员工面前说了一句话:你到现在都还没有说话,那你为什么要出现在这次会议上?

这就是马斯克希望开会的目的:会议应该是做决定而不仅仅是用来分享信息的。在马斯克看来,决策者应该出现在会议上,如果不是决策者,其他人都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在事后参与会议。

第二点,用“事实”开会,而不是用“经验”开会,从而减少会议中的争辩,加快开会的速度。

如果真的不可避免要开会的话,那就要加快会议的速度。马斯克是怎么做的呢?很简单,他的规定是:使用“第一原则”。

什么是“第一原则”呢?意思是会议的讨论不应该基于以前的经验,而是基于事实。

因为针对过去的经验,可能不同的人就会产生不同的看法,这样的会议就是你一言我一语了,试图把对方都说服,但这会让会议变得极为不高效。

那怎样才算基于事实呢?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当SpaceX在开会讨论造一颗火箭需要多少成本时,大可以根据市场上现有的产品进行比较,比如说NASA造 需要多少钱,俄罗斯的航天局造需要多少钱,通过比较再进行讨论。但是,这其实已经犯了 “基于过去的经验”讨论 的毛病。

马斯克是怎么做的呢?就是拆分成事实进行思考:造一颗火箭需要哪些部位,每一个零部件的原材料价格是多少,就这样拆分后,团队最后得出的结论是,造一颗火箭需要的价格 大约只是目前典型火箭价格的2%而已。于是这次会议的决定当然就是,造。

所以说,上面这两点恰好体现了钢铁侠马斯克在管理公司如何开会的诀窍,第一,思考清楚要不要开会,从而避开不必要的会议。

第二,怎么更高效地开会。有个小细节是,为了会议更高效,马斯克还经常在开会时花5分钟把午饭给吃了。

尽管我们普通人不一定都能做到像马斯克一样精准计算会议的每分钟该做啥,但我们依旧可以学习如何像马斯克一样高效地开会,从而做个更好的领导者和组织者。

首先,如果你是公司管理层,或者是组织者,最重要的是思考是否应该开会。

“三思而后行”这句话可以说是真没错。看你是否需要一场会议,不妨先按照这个路径图问自己几个问题: “我需要外部投入来取得相关的进展吗?”,“在任何进展之前我需要一次实时的谈话吗?”、“如果需要谈话,是否需要面对面的会议?”。

如果你对这些问题的答案是“否”的话,那说明你不需要一场线下会议了。因为你可以通过自我头脑风暴、电子邮件、语音,乃至走到同事桌前敲敲他,来场一对一的谈话进行。

其次,如果真的需要会议,谁应该参加会议?

如果按照马斯克的标准来看的话,决策者应该出现在会议上,要避免“利用度”不高的成员参加会议的尴尬。

有一个典型的10人员工会议场景是,其中5个人会说话,2个人不太确定说不说话,3人是从来不说一句话。可想而知,这也是为什么马斯克会直接斥问那位员工“为什么你出现在这里”了。

可能有人会担心,员工不参加会议,会不会降低他们的积极性啊?

至少在马斯克看来,那是不会的。相反,一场经营不善的会议让员工浪费了宝贵的工作时间,降低了企业生产力。比如雇用一名工程师的成本每小时在80美元到100美元之间,那一个10人的“无效”会议就会使公司每小时支出1000美元。

有相关调查数据显示了,73%的专业人员承认在会议中做不相关的工作,39%的人甚至在会议上打瞌睡。所以说,即使会议有许多利益相关者可以被邀请,但邀请了太多的人,就会让员工只是为了参与而参与。

而听太多的声音,反而就听不到任何人的声音了。如果非决策者想要参与会议,其实还有很多方式,比如事后索取或分发会议备忘录就是一种常见的方式。

最后,要从细节上把控会议的速度,比如制定严格的会议议程。

为了避免会议可能出现的“你说一句,我说一句”的情况,用一个会议议程来设定每个人的期望是必要的。而且,会议议程应该在会议之前分发,其中就应该包括会议期间可能发生的情况和预期结果的摘要。

比如Facebook 的首席运营官桑德伯格就有一个习惯做法,她会随身带一个笔记本,在笔记本里记录下会议的讨论点和需要行动的项目清单。

一旦每一页上的每一件事项都被检查提及了,她就会把这页撕下来,转移到下一页,直到完成整个会议的讨论点。

听完大佬的开会秘诀,你的工作中又是用什么来提高会议质量呢?

欢迎留言讨论。欢迎这期节目就到这了,我们下期见。如果还不够,想了解钢铁侠的其他秘诀?欢迎给我们留言。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