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大家好,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
今天是我们的硅谷情报局时间,每期一个话题,为你搜罗最前沿的科技情报,解读最新最热的行业话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数量有多少吗?5400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公布的最新预计数字。
其实在美国,抑郁症群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抑郁症自杀已经成...
介绍: 大家好,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
今天是我们的硅谷情报局时间,每期一个话题,为你搜罗最前沿的科技情报,解读最新最热的行业话题。
先问大家一个问题,大家知道中国的抑郁症患者数量有多少吗?5400万,这是世界卫生组织2017年公布的最新预计数字。
其实在美国,抑郁症群体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抑郁症自杀已经成为美国15至29岁年轻人的第二大死亡原因。
那么,除了我们传统所知道的跟心理医师面对面诊疗、干预、吃抗抑郁药物之外,是否还有其他更好地治疗抑郁症的方式呢?
如今硅谷的一些科技公司们就在积极尝试了,他们希望通过科技的力量,帮助到抑郁症患者更好地治疗、康复。
首先介绍一种很创新的治疗方法,用聊天机器人来治疗抑郁症,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研究人员所开发的,他们成立了一家公司名叫Woebot,W-O-E-B-O-T。他们打造了一款聊天机器人,希望陪伴那些数百万的年轻的抑郁症患者。连曾经担任过谷歌和百度人工智能技术负责人的吴恩达教授也加入了这家公司,成为董事会成员。
具体怎么治疗呢?
很简单,就是机器人会每天跟抑郁症患者进行日常对话,询问他们每天生活当中发生了什么事情,有没有感到焦虑的、消极的情绪等等,一旦发现患者有一些情绪上面的焦虑,就给他们分享不同的治疗小技巧,比如发送个视频,或者发送一个减压小工具等等。
举个例子你就懂了。
如果有一个大学生告诉它“机器人,我快要被期末考试弄疯了”,Woebot就会回他:“我能理解你啊,但这个也表明你有可能表现得很好呢。不过,你要不要我帮你减轻点压力呀,我有一个小方法。”
因为Woebot是内置在Facebook的聊天机器人,这意味着抑郁症患者可以全天24小时跟它聊天。
Woebot会跟踪患者的心情,每周向患者展示他们过去一周的情绪是怎么发生变化的。
随着聊天时间越长,机器人就会越了解患者的情况。
对18-28岁的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了两周测试之后呢,他们发现这些人群的焦虑和抑郁症大幅度减少,有85%的参与者更是每天或几乎每天都使用Woebot,跟它聊天,效果非常显著。
除了像这样的内置聊天机器人之外,也有硅谷的初创公司开发出了专业的APP给患者使用,提供更加多元的诊断方式。
比如旧金山的一家创业公司Ginger.io,G-I-N-G-E-R,它们开发了一款APP,为病人提供24小时不间断的医疗支持。
如果说跟Woebot有什么不同的话,那就是从机器人变成了真人。
这家公司把抑郁症的许可治疗师和精神科医生对接给每一个用户,为每一个患者提供文字聊天、视频治疗、药物咨询和搭配等多种服务。
此外,如果患者一旦有危机情况发生时,还能第一时间发出警报。
如果感觉到某些聊天内容不太对,或者病人突然在治疗过程中关闭了治疗服务,APP会自动向第三方发出警报,在悲剧发生之前向病人伸出援手。
目前,Ginger已经被美国30多个医疗中心使用,其中就包括著名的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医院。
其实,不仅是硅谷的初创公司,科技巨头们也在通过各种科技手段,参与抑郁症患者的治疗。
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可能怀疑自己有抑郁症倾向的人会上网搜索一下“抑郁症”。
谷歌就针对这种情况,跟美国国家精神疾病联盟合作,开发了一个“网上抑郁症医学测验”。
只要你在谷歌上搜“抑郁症”,就会出现经过医学验证的抑郁症临床筛查表。你根据自己的情况进行填写,比如像“你会因为小事感到快乐吗?”“你会睡不着还是睡太多?”“你是食欲不振还是暴饮暴食?”等等,根据你的答案进行评分,就能初步判断自己是否有抑郁症的倾向了,而无需求助医生。
同样,Facebook有个隐藏功能也让用户能及时关心自己朋友的情绪状况。
比如说,有个朋友在脸书上发了一段状态,里面涵盖的心情非常的沮丧,食欲不好等等字眼,如果作为好朋友的你恰好看到了这段话,该怎么办呢?
你可以直接选择关心朋友,也可以通过这条状态下面的一个隐藏的“报告”按钮,把这则信息报告给Facebook,Facebook就会给这个朋友发送一些内容,比如像“你的朋友正在关心你呢”,“你可能需要下面这些求助热线”等信息。
为什么越来越多的科技公司选择介入抑郁症的治疗呢?
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当前抑郁症患者的人数众多,现有的线下医疗无法满足庞大的患者需求,所以,科技成为了最广泛触及更多患者的重要方式。
我们前面说过了,世界卫生组织最新数据显示近十年来抑郁症患者增长的速度接近了18%,可以预见的将来,患者人数只会持续的增加,但是,各国政府对抑郁症的专项治疗经费是严重不足的。世界卫生组织认为,即使是在高收入国家,也有近50%的抑郁症患者得不到治疗。
除了让更多的人能够接触治疗之外,科技带来的费用降低,也能使更多的患者收益。
以国内为例,目前抑郁症患者想要找医院里注册过的心理治疗师进行咨询的话,中间价位在500-1000人民币一小时,这价格已经低于社会上的心理咨询机构了。
但是,如果按上面提到的那个APP的来算话,患者每个月的收费是129美金,折合人民币大概在850元左右,这可是能帮助患者一个月的治疗费用啊。
无论是Woebot还是Ginger,除了已经实现的一对一治疗之外,还能因为人工智能自我学习功能,及时跟踪每个患者的情绪发展,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懂患者。这对于线下的治疗师来说,是没办法做到的。毕竟,人脑的容量还是比较有限的。
当科技进入医疗领域,对创业公司或者大公司来说,有什么机会或挑战呢?
我们都知道,在流量为王的今天,谁掌握了最多的流量,谁就有可能成为互联网世界的王者。
比如淘宝、天猫、京东掌握的消费者流量,和微信掌握的用户流量,是那些小的社交、购物平台远不能及的。
即使线下也如此,为什么社区入口作为消费场景如此重要?就是因为那是你每天回家必经的路。
因此,医疗领域往往是创业公司的机会所在,为什么?
因为这些医疗数据恰好是大公司拥有再大的流量,也无法完全掌握的。
更何况,政府、又或者是医疗机构,在制定医疗政策以及医学研究的时候,都会看重这些宝贵的医疗数据。
这对创业公司来说,就是一个个的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阿里的前CEO卫哲提到的,医疗、金融领域,才是有可能出现下一个独角兽的地方,因为这些领域的数据,恰恰是互联网巨头们无法掌握的。
如果已经在医疗领域进行创业了?恭喜你,下一个数据红海将靠你去遨游了。
不是创业者的你,又觉得科技将会如何改变医疗行业呢?欢迎留言跟我们讨论。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