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
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选择困难症” 好像突然变成了个时髦词。周围很多朋友,都说自己有选择困难症。从Facebook走出来的美国最年轻的十亿级美元富豪,达斯廷•莫斯科维茨 就说了,其实在...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
今天是我们的硅谷人物志时间,每期一个人物,为你探秘硅谷大佬的最新动态,以及他们取得成功的秘密。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选择困难症” 好像突然变成了个时髦词。周围很多朋友,都说自己有选择困难症。从Facebook走出来的美国最年轻的十亿级美元富豪,达斯廷•莫斯科维茨 就说了,其实在工作中,很多时候“选择困难症” 是完全没有必要的。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他的工作管理方法。
达斯廷•莫斯科维茨 是 Facebook 仅次于马克•扎克伯格的第二大个人股东。他在Facebook的时候,负责的就是帮助员工提高工作效率;离开 Facebook 后,他又创立了Asana,A-S-A-N-A。Asana 是一个网络和移动应用,就做一件事儿:优化团队交流和协作的方式。现在 Asana 的客户已经好几千家了,其中就包括推特、领英、Airbnb、优步等等。
这么看来,达斯廷在工作管理方法这个方面,还是非常有发言权的。达斯廷说,很多人觉得时间是最稀缺的资源,实际上我们稀缺的不是时间,而是精力,尤其是“做决定” 的精力。
你比如说,咱们都有体会:高度集中精力的时候,我们大脑就会感到很累,肚子也特别容易饿;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大脑累了以后,就开始在我们需要它做决定的时候偷懒。
达斯廷管这种情况叫做 “决定疲劳”,就好像审美疲劳一样,做决定做多了也有“决定疲劳”,所以有时候我们会作出很愚蠢的决定。
比如有时候在你在超市里买东西,你边走边想:下礼拜吃什么呀?都要买哪些东西呀?家里还有什么用完了,需要再买的呀?花了一小时的时间,你仔仔细细地挑菜、选肉,查保质期、看你买的蔬菜水果、米面粮油是不是新鲜的。然后呢,在结账排队时,看到巧克力、口香糖,很多人想也没想,就拿一两个放自己的购物篮里了。
知道为什么吗?因为你的大脑在你刚才买那些“主要”的东西的时候,已经做了很多决定了,所以看到收银台附近的巧克力啊什么的,你的大脑懒得再思考了,这就是为什么超市收银台附近,基本都放着这种不用你查看保质期、不用你检查新鲜度的小玩意儿。你下次逛超市的时候啊,留意一下,看看是不是这样。
怎么避免这种 “决定疲劳” 呢?理想的状态中,我们应该在一天头脑最清醒的时候,做最重要的决定;而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就像达斯廷说的,随便选一个就行了。
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在接受《名利场》的采访时就说,“你只会看到我穿灰色或者蓝色的西装。在吃什么、穿什么这种事情上,我懒得做决定,因为我有其他重要的事情等着我做决定。” 你看小扎和乔帮主,也是经常同一身儿衣服,一个道理。
有些决定很好做,这跟它是不是重要决定没关系,因为很好做,无论如何都不怎么耽误精力;陷阱在于,我们经常在不太重要、但是很难做的决定上耽误时间。
达斯廷举了个自己公司的例子:在他的软件公司Asana,大家对怎么安排座位很头疼:到底是按照项目划分呢,还是按照职能划分?
按照项目划分的好处是,一个项目的人沟通起来更快,合作起来更简单;但如果按照职能划分,比如负责后端的工程师和后端工程师坐一起、前端和前端、销售和销售坐一起,相同岗位的人交流起来就更加的方便,而且更有利于前辈带新人。达斯廷的公司最后怎么选择的呢?
答案是:随便选了一个。
为什么呢?因为大家发现,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两种方式好像没什么太大的差别,只要你不完全忽略另一种方式的好处,就可以了。比如说,如果按项目划分,你和其他项目里和你职位相同的人定期交流就好了。反过来也一样。所以达斯廷发现,与其想来想去不知道怎么选,不如节省时间,随便选一个。
可能有些人说,我就愿意多想想,反正多想想也没什么坏处。
其实不是的,达斯廷说,在没必要想太多的地方犯 “选择困难症” 有三个坏处:
首先,做决定非常消耗精力:当你的大脑知道你有悬而未决的决定时,就算你没有 有意识地去想它,你的大脑潜意识里也在想着。这其实有点像你手机上在后台运行的app,就算在后台运行,它也一样费电。
第二个问题,是会引起“选择的悖论”。这是什么意思呢?达斯廷发现,越犹豫不决、越有可能最后的结果让你不满意,而且不管你选哪一个结果,你对自己选择的满意度都会下降。
第三,就是在公司层面上,当决策者、或者说是当领导,在不应该犹豫不决的地方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会给团队造成焦虑和困惑,尤其是团队里面要为这个决定做后续工作的人。
那到底怎么分辨哪些重要、哪些不重要呢?
达斯廷给出了两种方法:
第一种方法,特别简单,一个字:“问”。比如工作中,某个选择你拿不准重要不重要,那就问一问你的同事、你的上级。有时候我们想问题容易钻进去,越想越想不明白。这个时候,问一下,一句话的事儿,可能就能解决你好几个小时都想不明白的问题。
第二种方法,就是列个单子,单子非常短,就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 “如果这个决定做得很好,最好的结果是什么”,第二个是 “如果这个决定做得很差,最差的结果是什么”。如果这两个结果差距不是很大,那你不如随便选一个;但是如果这两个结果明显一个比另外一个好,而且还好很多,那就说这个决定还真的值得你坐下来,好好想一想。
如果你还是不确定什么决定值得花时间,什么决定可以随便选一个就可以了,其实还有一个方法:那就是避免“吃零食陷阱”。
提出这个理论的是 Intercom 的联合创始人 戴斯•特雷诺。
他说很多公司日常管理上最容易犯的错误就是 “吃零食陷阱”。
特雷诺发现,我们生活工作中所有做的决定,归归类,其实就四种:
按做决定的难度,有 “简单决定”和 “难做的决定”;按决定本身的重要性,有 “重要决定”,和 “不重要的决定”。
两两组合,一共四种。
当然了,如果一个决定很好做,而且决定本身也不重要,这种不用说了,肯定没人浪费时间;那种不好做又重要的决定,大家也都知道要花时间认真思考。
第三种,是简单而重要的决定。因为重要,所以这种决定值得你花时间和精力思考;但因为决定本身很简单,一般不用思考很久。比如说,老板挑选一个表现优秀的员工提拔。这个决定重要吗?很重要。但决定本身很简单:谁干得好,谁干得一般,老板心里都有数。
而特雷诺所说的“吃零食陷阱”,就是这最后一种、决定起来很难,但是根本就不重要的决定,最容易把你的时间耗进去。就和吃零食一样,解决这种不重要而难。
以决定的问题啊,能带来短时间内的满足感,但长期来讲,只吃零食,就像把精力只消耗在难以解决的小问题上,肯定是不行的。公司运营的层面也好,个人自我管理也好,这个道理都适用。
哎,你看,特雷诺 的这种“吃零食陷阱” 理论,是不是其实和达斯汀说的 “随便选一个” 理论,说的是一个事情?
正因为这种决定本身根本就不重要,你的大脑才喜欢在这种难做决定的次要问题上浪费时间。所以达斯廷说了,在这种情况下,选择困难症根本就是伪命题,赶紧随便选一个吧!
总结一下,今天我们这期节目,说的就是做决定的精力也是稀缺资源,因此一定要把这个精力用在刀刃上、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而最容易浪费这种 “做决定精力” 的地方,就是那些看似难以决定、实则无关重要的小事情。
其实,我们说有些人特别有“魄力”,可能这个“魄力”的一部分,就来源于对不重要决定的这种“随便选一个”的潇洒态度。
聊到这儿,我想问问大家有选择困难症吗?在“选择困难症”面前,大家又是怎么应对的呢?
好了,本期节目我们先聊到这里,下期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