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20世纪下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西方音乐的创作、表演等各领域内也出现了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在音乐观念、创作手法、表演方式及欣赏心态各方面对音乐有很大影响, 对音...
介绍:
20世纪下半叶在西方社会流行的后现代主义对社会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 在西方音乐的创作、表演等各领域内也出现了后现代主义音乐思潮,在音乐观念、创作手法、表演方式及欣赏心态各方面对音乐有很大影响, 对音乐的定义、功能、传统和意义进行了反思,在解构、批判和多元观念的指导下,留下了一个特殊时代的复杂符号。后现代主义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思想体系,其思维观念与传统理念迥然相异,它相当复杂,又极其多元。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现代主义之后,它批判传统和正统,反对科学的独裁性,宣扬要有超越人类理性、道德和历史辖制的思想自由;它设定相对主义,反统一道德;不否认真理,设定有许多真理的可能性,从个人的角度、情境的、文化的、政治的、性的角度。后现代主义反对连贯的、权威的、确定的解释,它解构文本、意义、表征和符号,认为对给定的一个文本、表征和符号有无限多层面的解释可能性。
资本主义的各种社会矛盾加剧,知识分子在世纪末产生了对理性的失望。战争带给人们的心理创伤,而战后人们的精神信仰被摧毁。生存在社会中感到迷惘与困惑,孤独无依,他们开始否定一切,否定这个社会传统的反映方式,否定了传统的文学与艺术。他们要探求一种新的艺术形式来表达自己处于资本主义文明危机时代的强烈感受,特别是孤独感、困惑和绝望的情绪,并需要最充分、最直接、最有力地表现出来。在解构观念的支配下,后现代主义音乐不再对所谓深度的崇高精神感兴趣,消除了正统、创造、定义的秩序。它推翻了“古典、高雅”,消融了“通俗、流行”,解构了艺术标准。后现代主义崇尚是差异性、偶然性及多元性。它们的不确定性,在性、多元化,使得后现代主义音乐,开始显现出不同以往的创作手法和表现手段,有时以独特的视角给创作带来新意,有时以艺术的异化使音乐陷于危机。
在音乐上,后现代主义音乐表现为用噪音音乐来反对乐音体系。怀疑音乐的态度源自音乐明显的秩序井然的形式,即和谐,另一方面,噪音音乐则反映了对变化、无秩序和矛盾的信, 开始从多调性或泛调性走向无调性——大、小调体系被毁灭与功能和声的被瓦解,不管哪个时代的作曲家都力求突破传统,希望自己在音乐中有所创新,虽然后现代音乐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成就,但同时把音乐引向一个模糊不清、很难辨别的目标,音乐的发展方向和形式变化十分复杂,使得欣赏者产生困惑。当听到这些音乐的时候,我们会问“这是音乐吗?”我不知到这种新的音乐形式将把音乐带向何方。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