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创新启示录时间,每期一个案例,为你介绍最顶级科技公司的创新方法论。
今天啊,我们来聊一聊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诶?什么是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呢?咱们呀就先从头脑风暴讲起。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头脑风暴”。英文叫做Brainstorm。现在硅谷的很多公司在做项目的时候都会首...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今天是我们的创新启示录时间,每期一个案例,为你介绍最顶级科技公司的创新方法论。
今天啊,我们来聊一聊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诶?什么是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呢?咱们呀就先从头脑风暴讲起。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头脑风暴”。英文叫做Brainstorm。现在硅谷的很多公司在做项目的时候都会首先允许员工无限制的自由联想和讨论,这么做的目的呢就是要产生新的观念或激发出新的灵感。
这种思考方法是由美国创造学家奥斯本在1939年首次提出、1953年正式发表的一种激发性思维的方法。
大家虽然都知道头脑风暴很重要,很多人可能也已经尝试过这种方法了,但是,我们有没有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头脑风暴呢?今天啊,我们就来讲一讲头脑风暴之前需要做点啥,也就是如何做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
在硅谷啊,有一个久负盛名的创新设计公司叫做IDEO,I-D-E-O。它有多有名呢?美国知名的广播公司ABC专门给这个公司做过纪录片,专门讲这个公司是如何在设计领域不断创新的。
这家设计公司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DavidKelley在1991年的时候成立的。今天很多城市都有已经设立了IDEO的分部,在国内呢上海就有一家。IDEO比较著名的设计包括了苹果电脑的第一个鼠标,微软电脑的第二个鼠标,以及第一个掌上电脑的发明和设计。
那么作为一家设计公司,这家公司是如何保持源源不断的创新能力的呢?IDEO是一家非常重视头脑风暴的公司。但是公司发现,在做头脑风暴前,也就是去想解决问题的办法之前,更重要的是去弄清问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这个问题需要被解决。这就是我们今天所要讨论的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
当年IDEO公司的CEO大卫曾希望公司成员通过头脑风暴想出如何设计一个产品可以让人边骑车边喝咖啡。一开始呢,大家七嘴八舌的给出自己的意见,但是呢却没有什么结果。
经过一位研究头脑风暴专家的指导,大家发现原来大家在讨论怎么做之前连问题到底是什么,为什么需要解决这个问题,这两个基本问题都没有弄清楚。
于是呢,CEO大卫首先问了问自己想做的是什么,然后又问了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呢?通过头脑风暴前这个的“头脑风暴”,大卫恍然大悟。
原来他们想做的的是让人骑车时喝咖啡,但咖啡不会洒出来,而且还不会烫到嘴。那么这就需要制作一个杯子,当人在移动时,杯中的液体不会溢出,而温度还能保持在人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通过在头脑风暴前询问问题的本质与真正的意图,IDEO员工需要解决的问题变为了:如何创作一个杯子,既可以控制温度,又可以让人在骑自行车时液体不至于说溢出。IDEO正是通过这种方法,优化头脑风暴,并不断设计出新奇而又方便使用的产品。
为什么说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很重要呢?因为啊,很多公司员工在进行头脑风暴的时候并没有意识到他们要思考问题的本质是什么,也没有清楚他们所要思考的问题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换句话说,在没弄明白“是什么”“为什么”这两个问题前,即使参与的人再多,头脑风暴并不会达到预期的效果。
其实呢,不止IDEO,硅谷的很多公司都是在头脑风暴前先搞清楚了问题的本质与目的,才让头脑风暴最终顺利进行,并取得不错的效果。
Facebook的产品设计副总裁JulieZhuo曾经在对“如何设计出最好的产品”这个问题做过头脑风暴。
那么在进行头脑风暴之前,设计师首先要弄清楚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我们的产品是什么?第二个问题:这个产品是哪些人在用?他们为什么要用这个产品?这个产品能帮他们解决什么问题呢?在考虑了这两个根本性问题后,头脑风暴才会变得对公司的发展有所意义。
那么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对我们个人有什么好处呢?我们该如何运用呢?
据说啊,指导过IDEO这家设计公司的头脑风暴专家,曾经遇到过一个博士生。这个博士生马上开始要写毕业论文了,但是他还没有想好到底要怎么写。
于是这位头脑风暴专家让这位博士生先想想他要写的是什么内容?博士生回答说是关于他的一项实验研究成果。专家又问他写论文的目的是什么?博士生说是要毕业啊!
这位头脑风暴专家直接把博士生的问题简化为:如何把自己研究的成果写成论文并成功的毕业?要去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明白论文的写作方法和博士生毕业要求,这个博士生就可以去同他的导师,或者同门已经毕业的师兄师姐去讨论“怎么去写”这个问题了。正在读书的朋友们有没有发现这个办法很奏效呢?
再举一个更实用的例子。如果大家要对“如何举办一个最棒的生日party”这个问题进行头脑风暴。那么我们首先应该怎么做呢?这个问题最难的点要数怎么样办一个“最棒的”party。
那么首先,我们要问自己:我们现在要做的是什么?哦,是生日的party。那么生日party的核心因素是什么呢?是庆祝生日,是大家开心地聚在一起。
然后我们要问:为什么要举办一个生日party?我们要为谁准备这个party?是我们的小孩子?我们的朋友?还是我们的父母?弄清了生日party的本质与目的后,怎么样办一个“最棒的”这样一个问题就被具象化为:怎样为我们的目标对象,办一个庆祝他生日的大家能够开心在一起的聚会?这样一来,下一步头脑风暴就简单多了。
让我们简单总结一下,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也就是头脑风暴前的准备工作,就是要首先弄清大家在讨论的问题的本质是什么,解决这个问题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在头脑风暴前先问个是什么,再问个为什么。弄清研讨问题的本质与目的之后再讨论“怎么做”。
那么听了这些关于头脑风暴前的头脑风暴,你有什么心得体会呢?如果有的话,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
好了,本期节目就到这里,我们下期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