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
今天是我们的创新启示录时间,每期一个案例,为你介绍最顶级科技公司的创新方法论。
说起开会,估计很多职场人士都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会议”这个词所代表的现象,极有可能是漫长的、无趣的代名词,也可能是高效的、协同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不同风格和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
介绍: 你好,我是李攀,欢迎来到硅谷新发现。
今天是我们的创新启示录时间,每期一个案例,为你介绍最顶级科技公司的创新方法论。
说起开会,估计很多职场人士都会有着不同的感受。因为“会议”这个词所代表的现象,极有可能是漫长的、无趣的代名词,也可能是高效的、协同的代名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公司的不同风格和文化。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英特尔,这个全球最大的芯片制造公司,是如何开好会议的。
介绍他们的会议方式之前,稍微给大家介绍一下英特尔。
1968年,集成电路的发明者罗伯特•诺伊斯、戈登•摩尔,没错就是那个著名的化学家摩尔,以及安迪•格鲁夫三人创立了英特尔。可以说,正是因为英特尔把那种曾经需要占地几千英尺的电脑处理器,容纳在了比指甲还小的晶片上,才有了我们现在的个人电脑的诞生。
好,言归正传,那么英特尔是怎么开会的呢?这还得从英特尔的传奇创始人之一的安迪•格鲁夫说起。
作为英特尔的首个COO,以及曾担任过长达十年公司CEO以及董事长的安迪•格鲁夫,被认为是英特尔的大管家。在管理方面,格鲁夫可以是以“狼性”、偏执狂著称,更是以此写了几本书。这个开会的方式,就是格鲁夫在英特尔担任CEO时期提出的。
具体怎么开好一场会呢?首先,格鲁夫提出了两个词:“不同意“和“承诺”,英文里是disagreement and commitment。
什么意思呢?很简单,就是两个部分:“不同意”,意味着管理者要期待和要求队友表达他们的不满和分歧,冲突越充分,越是代表“不同意”的程度越高。其次,“承诺”意味着一旦管理者做出决定,每个人都承诺支持,做到最好。
安迪格鲁夫就认为,会议可以有很多的不同意的声音,甚至越多“不同意”越好,因为这有利于决策信息的充分收集。但是结束会议后要做到一个词“承诺”,就是员工离开会议室后,就要“承诺”把会议的决策贯彻下去,做到最好。
像英特尔全球员工管理流程的变更,就是这么做出来的。
Mike是英特尔全球员工项目的产品经理,当时,他跟团队需要做出一套英特尔全球员工管理系统的变更方案。几个月的调研之后,团队提交了一整套方案。但是,在跟高层的会议中,高层提出团队似乎没有足够的资历,所以反对采用这个新模式。当下,Mike同样表达了反对,并要求应该让更高级别的总监参与讨论,参与审核这个管理方案,高层同意了。
最后,尽管这一次会议有着各种的不同意,Mike也承诺,团队会继续坚守岗位,直到整个方案结束。
随后,这个会议的结论提交给了更高级别的总监参与审核,在审核了整个会议内容后,总监认为Mike的方向是可以的,但需要把提案推迟,经过优化再提交。于是,当时会议的高层亲自打电话给Mike,承认自己会议上面的错误,并承诺,会联手执行最初自己拒绝的这个管理计划。
做到“不同意”和“承诺”有什么好处呢?
我们通过这个案例可以看到,首先,英特尔做到让员工有充分的参与感,尊重各种意见。哪怕一个是更资深的高级经理,一个是普通的产品经理,只要是在会议中,谁都可以表达“不同意”。要知道,不发言并不代表“同意”,试想一下,如果Mike当时直接接受了高层的建议,但后续执行的过程中心理会不会有小情绪呢?很难说没有。
其次,“不同意”和“承诺”的做法也迫使职场的人走出自己的舒适区,从他人身上学习。比如说,Mike的经理事后道歉,并承诺配合执行,恰好就是承认自己最初的想法跟其他人相比,是不周到的。你想想看,如果高管都只会“不同意”,但是无法做到“承诺”,又怎么服众呢?当你在工作中能够承认他人不同的方法、想法、办事风格,这就是进步。
第三,如果对于会议或者公司管理上的争议没有共识的时候,虽不同意但承诺做到最好,就会大大节省决策时间。亚马逊的创始人贝佐斯就是另一个典型的例子。“不同意”和“承诺”这两个词甚至被亚马逊列入了公司的文化守则里,而贝佐斯本人更是这个原则身体力行的人。
我们都知道,亚马逊一开始是以书城相关业务起家的,后来拓展成电商平台,但2010年开始,亚马逊成立了亚马逊工作室Amazon Studio,进军影视行业。这看起来是不是有点不搭呢?其实,当时贝佐斯也表达了自己的“不同意”。他跟工作室团队表达的意见是,这个业务是否生产过于复杂?或许,亚马逊还有很多其他的机会。
但是,工作室团队成员坚持说,我们希望继续前进,跟贝佐斯的意见完全不同。贝佐斯的回复是:我不同意,但我承诺做好配合,希望它会成为我们所做过的事当中最受瞩目的。
如今,成立不到5年的亚马逊工作室已经手持两座奥斯卡小金人了。它发行的剧情片《海边的曼切斯特》斩获了第89届奥斯卡最佳影帝和最佳原著剧本两座奖杯,而亚马逊也成为了第一家获得奥斯卡最佳影片提名的互联网公司。
贝佐斯回忆起成立工作室之初时就表示,如果团队成员不得不花大量力气来说服他本人,而不是简单的得到支持的承诺,那么决策周期该会变得很长。
听到这里,你是不是也想赶紧试一试这个原则?没问题,我们继续说。
我们前面说了,这个原则的第一个部分是“不同意”,那么,怎么表达你的不同意就很重要了。
首先,在表达不同意时,应该先确认你听到的是什么,正确理解对方的观点。要知道,“我不同意”并不等于“你错了”。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在表达不同意时,应该先理解对方的观点,多问几句“你说的是不是这个意思?”,而不是上来就说“我觉得你这个不对,我这个才对”。
接下来,不妨请对方考虑新的、不同的观点,这时,你就可以给出自己的意见了。如果时间允许的话,你甚至可以提供协助,帮助对方研究是否存在替代品。
其次,很重要的一点是清晰会议决策流程。在会议过程中,不妨按顺序问这六个问题:这场会议需要做什么决定?什么时候做出来?应该咨询谁?谁做最后决定?谁来否决?需要通知谁?像英特尔那个改变全球员工管理流程的决策,其实做最后决策的是总监,高级经理也在过程中发挥了作用,参与了咨询。
那么表达“不同意”后,该如何做到“承诺”呢?当然就是工作当中的正式行动了。如果一旦承诺帮助或参与了,那就千万不要再有私下小情绪了,因为,你的所有的“不同意”,都应该在相应的会议过程中完成。
说到这里,我们不妨认为,“不同意”和“承诺”原则其实不仅仅适用于公司的会议,同样适用于各种决策,乃至于你开家庭会议的时候。这里的关键点就在于,要让参与者充分表达不同意,并承诺有了决策后,做到最好。
那么,你觉得在开会或者决策过程中,又发现了什么好的原则和方式呢?欢迎跟我们留言分享。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了,我们下期再见。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