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本专辑是郭曲的本心对于Panta.Q的匠心强烈介入后的产物,是2025兼具风格和人格的华语致心之作”
有人说专辑是音乐人的名片,我认同过一小段时间,个人眼下更倾向于:专辑是音乐人在那段时间的传记,思索分析如下。
名片,大名之外多是印上头衔,显赫标签,让他人记在脑子里,即拿即取,确保下次见面寒暄能安全落地:例如这...
“这本专辑是郭曲的本心对于Panta.Q的匠心强烈介入后的产物,是2025兼具风格和人格的华语致心之作”
有人说专辑是音乐人的名片,我认同过一小段时间,个人眼下更倾向于:专辑是音乐人在那段时间的传记,思索分析如下。
名片,大名之外多是印上头衔,显赫标签,让他人记在脑子里,即拿即取,确保下次见面寒暄能安全落地:例如这人若有“投资人”一衔,见面吃饭时聊聊近年消费信心不足,讨教下AI行业的前景,再自嘲裤带子勒紧到茅台已经喝不上年份,总归错不到哪里去。如果送上名片之人不从事诈骗,那张小纸片应当能让我们对其身份基本盘了解一二,但对其人尚涉及不到喜恶等个人情感。
而传记,要写生平故事,描绘内在人格。从落笔成文到心领神会,对笔者和读者都有更高的要求。若写作的人对文字把弄不够精彩,容易写成平铺直叙的人物报导,不够文学便不如速读维基百科;若过多的舞弄文字,又容易脏了人物事件的底色,就如一首词曲具佳的歌被堆砌上电音rap戏腔等调料,最后变成昂贵的“精致难听”。于读者,如果能经受住笔者的多重考验,一定对于传记人物有所体悟,从事业到生活,从审美到三观,难得不产生欣羨崇拜或唾弃厌恶等个人情感。总之读者看完传记后想要保持读名片一般的冷静客观,不现实。
或是干脆这样,既然名片是一张张发的,传记是论本卖的。那咱只要看看人家描述的是“一张专辑”还是“一本专辑”,便知道音乐人潜意识里的答案。
另外,在中文语境里,专辑和传记谐音,即是巧合,也是天意。
这时必有人要说,音乐人人可以做,就像名片人人都可以印,但传记多还是为有成就的人所写,对于你我这样的小人物,哪怕真是不惜工本把自己写成书,又有多少人惜得看?不不不,恰巧我不认这个理,我相信再普的人和事,历史也值得记得,不过是精彩程度不同而已。
啰嗦这么多,其实仅仅是因为拿不准专辑的标题,原本想用收录的《无耻混蛋》作为专辑名字,毕竟这思路正切“名片”上印名字的做法,可目前既然已更倾向于“传记”这一头,那专辑名则可以用书名的方式去处理了。
屡过这12首歌,中意《愿终聚向远方》。
特别感谢:余佳运,荒井十一,姜鹏
另附郭曲写给听友的一封信:
亲爱的来客,有些个人想法存在已久,分享在此,仅供参考。
如果喜爱作者或作品,还望点击收藏关注,确保你我能继续相互陪伴,以免在流量中走散;
如果憎恶作者或作品,也别憋坏身体,不妨骂几句疏通情绪,也算是打了音乐的“养生局”;
如果憎恶作者却喜爱作品,你必是一个能做到“课题分离”的能人,那我建议咱们从此各论各的,“你听我歌,我听你骂”;
更可能的情况是,过去些年,我们之间已在上述情况中暧昧不清。人之常情,我心热烈欢迎。
只希望这所有来回拉扯过后,仍记得我们都只是这片土地上共同活过的普通人,来时一事无成,走时一身清冷。
毕竟,小小地球,容得下你我的同与不同。
愿我们遇崩塌不屈,临重构不怠,终聚向远方…
- - - - - - - - - - - - - - - - - - - -
1.《In-fishwarp》
专辑intro取名fishwarp,其中“warp”作为bass音乐制作中常见词,与群友只鱼名字组合,形成“鱼跃”之意,即可视化了drop中最突出的电吉他泛音,又讨了“跳龙门”的好彩头。
临上传突然觉得“fishwarp”这一人造词看着越发亲切,原来是像极了自己最喜欢的一部电影“whiplash”,中文片名爆裂鼓手。
2.《一事无成的我们》
初稿创作于 2025 除夕夜。
与家人简单吃了顿年夜饭之后,他回到了自己位于中央广场的工位上:虽没机会登上晚会给老百姓们带来作品或笑料,但此刻留守在创作一线,让他仍感觉自己不失光荣。
他知道,当时当刻,这国家还有很多人,如他一样不明缘由地说服自己站好旧年的最后一班岗,不求所获,仅为告慰自己仍在努力的路上。
“祝像我们一样事无所成的人,劳有所求,劳有所获。”
3. 《中央广场》
中央广场,一个能量交换繁杂又清晰的地方
临近高铁与机场,让他成为这座城市中最容易抵港和逃离的高档社区
这里有人挥霍生活,换取青春
于是就有人挥霍青春,换取生活
有些人插上翅膀,学会了飞翔
有些人见状丢下了行囊,却载满遗憾
有人结伴而来,信誓旦旦,却在广场走散
有人聚散大方,忙于选择,好似练过割舍
有人拥有了一切,突然发现没了时光
有人一败涂地,却悟到退才是方向
有人知进,所得有限也不忘播撒能量
有人知退,盆满钵满仍记得“这不是我的地方”
有些背弃的人不忘安慰对方:你很好
有些被弃的人不忘安慰对方:是我不好
有些人慕名而来,失望而归
有些人流浪到此,再没起航,毕竟在哪活不是一样…
笔者已搬来借住近24个月,既没欺身融入权贵,也无意扎根耕种梦想,而是留守成了广场中央既要又要的观察者:庆幸自己能身处繁华,又悲戚于听见人间苍凉
在今夏打包搬离之前,留下这首《中央广场》,以纪岁华
4.《无耻混蛋》
“目力所及中,太多伪君子,太少真小人”
“如果对社会不敢真诚,怕惹出麻烦影响了人生级别的得失,咱们是否可以先试试对周遭真实”
“如果对周遭不敢表达,怕耽误了即刻的利益收成,咱们是否可以试试先对人情坦诚”
“如果对新人需要构筑形象,不愿冒后链路的风险,咱们是否可先试试对回忆中的旧人交付真诚”
“我们若真是文明人,那必定能包容人性,不至于把那一小撮“混蛋基因”赶尽杀绝吧”
说人话,这歌送给大江南北的前女友们。
5.《小地球》
如果一些表达需要跨越大量时间和空间,它们可能需要非常简单,避免各种因素影响到传播的准确和效率。
“如果情可以在时间和空间中自由穿梭,那可以说我们因此从未分别过。”
这是专辑中作者本人单曲循环最多的一首歌。
6.《暧昧》
《暧昧》创作于2008年。那时作者19岁,就读于武大测绘学院,对付完功课之余整日忙于爬格子,只为在周末吉他社活动中收获虚荣。
17年后被问到这首歌的创作背景,他坦言:当时选材显然顾不上所谓生活,只是见肘于粗陋的音乐水准和人文素养,实在按不出更多的和弦,也写不出情节多于三个人的故事。
“可那时候的我自认为是玩弄文术的高手了,暧昧嘛,无非就是在弦外之音和词不达意之间游走。”
“而且当时尝试录过,只是没录出来。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弃曲了,谱子没记,demo没成型”。
但那不多的几句,就一直被郭曲冷落在大脑的角落里,没刻意清理,也没去擦灰。逢今年首专,他想让别人知道他是谁,第一件事就是去翻阅自己当年是谁,谁知果然记得。
是的,这是郭曲生涯中创作的第一首歌曲,找来人生中第一位歌手挚友余佳运合唱,有心更是有幸。
当年的倾力难为,如今的不耻自洽,带来了我们的《暧昧》。
7.《Green Symphony》
是花儿与少年的冰岛
是VAC舞台的“洋为中用”
是郭曲弹着享誉海外的国产琴
谱下这青色的东方韵律
8.《神圣》
一年暑时,一次聚会:刚结束整夜的把酒言欢,他从“大佬”的会所离开时,已是早上四点多。酒桌上向来光喝不吃的他,空着肚子找到街对面一处路边炒面,推车又掌勺的是一位带着孙女的老婆婆。等面那几分钟一来二去聊起,得知女孩父亲打工车祸离世,母亲远走,留下五岁女孩和奶奶靠推车炒面过日子。老人体健气足,要孙女向叔叔学习好好读书,未来住进马路对面的豪宅。女孩伶俐懂事,说读书未必有用,再长大点就开直播,帮奶奶招揽生意。
出餐了,出太阳了。转瞬,黑夜到清晨。刚观瞻过“一夜轻松喝掉十万”的奢靡,到“一年努力炒到十万”的愿望,他怀着难言的错落写了一些语句:“死亡到出生”,直指“投胎”这个人生中最重要的路口;“隐忍当虔诚,困苦当神圣”,去描绘人们面对苦难,除了精神自我慰藉,别无他法的生存状态。
这首作品中至少值得肯定的苦劳:他一人录下几百条人声,构筑人格的唱诗班,为生存的信仰自建教堂,佐以Panta.Q鲜明气质的乐曲,得到《神圣》。
9.《我觉得🥶》
纯属虚构
“我干掉了我的哥哥,把音乐的权力还给了人民”
铃山,一个音乐的国度。父亲把王位传给了我们两兄弟中更关注江山社稷的他,而我则继续奋战在前线,成了人民最追捧的“音乐将领”。一度我认为那是最好的安排,毕竟父亲用最先进的基因工程把音乐和政治的天赋提纯分离并授予我们,寄希望我们兄弟二人能相辅相成,治理好这个国家。最初的十年,如父亲所愿,人们享受着音乐的自由浪漫,通往音乐殿堂的路径清晰可见,有章可循。
后来局面逐渐异化。哥哥带领着一众追随者开启了一个叫“包容盛世”的国策,表面上促进与邻国艺术的融合,为人民带来更多的职业选择…实则混淆各行业审美与专业标准,供其党羽与邻国交换利益,最终为自己在整个文艺大陆获取更大的权力。
随着“包容性”的扩大,各行业灰色地带的扩张愈加明显。有数十年功力的演奏家们逐渐被表演系的爱好者抢去了饭碗;音乐家通往殿堂的标准章程也被从中央广场取下;取而代之的是一种由“人民”与“贤达”共同推荐的模糊概念。明规则的下台导致了潜规则成了社会主流,国会甚至默认流行音乐应当成为35岁以下的人才有的特权,以此鼓励更年轻群体投身创作。而刚过第三个本命年生日的我,竟然在很多场景被拒绝授权演奏自己的作品。
殿堂内:
“哥,你已经忘记父亲是四十多岁才用手里的吉他打下的这片江山,他说过,文化最急不得,文艺是最需要厚积薄发的。”
“弟弟,时代不同了,年轻时玩音乐只是荷尔蒙。如今长大了,还是觊觎着入主殿堂吧”。他指了指墙上的徽章。
“哥哥,并非人人都像你这般执迷于权势,你可以以己度人构陷于我,但我绝对不能任你继续糟践铃山的疆土。”
“好!我们本可相安无事共享荣华,但我也料想你这个德行迟早造反,果然,你会觉得我没做准备吗?”
他挥手,殿内斗士们将我围住。
但他真的不懂,音乐国度中的决斗,终究不是靠人多取胜的。他也可能也真的忘了,我打出生就在前线奋战。
第二天,铃山雨加雪。我请来了全国最棒的圆号演奏家为他奏起挽歌,毕竟那是他小时候选择的人生乐器。
多年前:
“爸爸,我选这个!它闪闪的,看起来像一枚巨大的金币”
“儿子有眼光,这是Frenchhorn,浪漫而稳重”
“yes,french,也是路易威登的原产地”
剧终
10.《虽远无处行》
Panta.Q对过去毫不眷恋,郭曲对未来永远热忱。
唯独那些对他作品保有兴致的听友,让他觉得自己身心虽已走远,一部分的灵魂却无处可行。
对得失,他写下
“关于赞美我没抗拒,所以诋毁无怨受理”
对他们,他写下
“应该是你还在那里,让我灵魂虽远无处行”
11《重构》
工艺层面,这是作者向个人理念Acoustic Dance Music(区别EDM电子舞曲,暂称为声学舞曲)的一次探索,是音律音色和声学的有机融合。
表达层面,这是一首Panta.Q向郭曲本我交付使命的基本章程,也是他们相扶持和鼓舞的灵魂号角。希望未来的日子里:音乐,事业,人格都能步步踏实,像那铜管的声部,坚韧向上。
“全体起立”
12《Out-愿终聚向远方》
专辑末,邀请大家来到了我位于中央广场的家。客厅内落座,没有旺仔牛奶招待,听完这几句钢琴。
还能听到我的琴凳嘎吱嘎吱,很不牢靠,我的拖鞋触地,比我要聒噪。
曲终,我合上琴盖,送你们下楼。回去后自己也该打包收拾行李了,去下一个地方,写下一段传记。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