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知识 高考生物知识点 第41期 2024-02-04 创建 播放:3245

介绍: 1、反射
(1)神经元
✓基本结构: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内含细胞核。
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
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
(2)反射
✓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

介绍: 1、反射
(1)神经元
✓基本结构:
细胞体:主要集中在脑和脊髓的灰质中,构成神经中枢,内含细胞核。
树突:短而多,将兴奋传向细胞体。
轴突:长而少,将兴奋由细胞体传向外围。
✓功能:神经元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并且能把兴奋传导到其他的神经元。
(2)反射
✓概念: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分类:反射分为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大类。
☞非条件反射:
生来就有的通过遗传而获得的先天性反射。
反射中枢:大脑皮层下的神经中枢。
特点:先天性、终生性。
意义:完成机体基本的生命活动。
举例:啼哭、吃东西分泌唾液。
☞条件反射:
在生活中通过训练逐渐形成的后天性反射。
反射中枢:大脑皮层。
特点:后天性、可建立、可消退。
意义: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举例:学习、望梅止渴、谈虎色变、鹦鹉学舌。

2、反射弧
(2)反射弧的组成和各部分的功能
✓兴奋传导过程: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感受器:
功能:将外界刺激的信息转变为神经的兴奋
结构被破坏对反射功能的影响: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入神经:
功能:将兴奋由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
结构被破坏对反射功能的影响: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神经中枢:
功能:对传入的兴奋进行分析与综合。
结构被破坏对反射功能的影响:既无感觉又无效应
☞传出神经:
功能:将兴奋由神经中枢传出至效应器。
结构被破坏对反射功能的影响:只有感觉无效应
☞效应器:
功能:对外界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
结构被破坏对反射功能的影响:只有感觉无效应
✓相互联系:反射弧中任何一个环节被破坏,反射均不能发生。反射的发生必须保证反射弧结构的完整性。
(3)反射弧结构判断的依据:
依据一:是否具有神经节,有神经节的是传入神经
依据二:脊髓灰质内突触结构
依据三:脊髓灰质结构。与前角(膨大部分)相连的为传出神经,与后角(狭窄部分)相连的为传入神经。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