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自述4】十年之后,遇上了海德格尔

文学出版 名校大师课 第31期 2018-11-16 创建 播放:5693

介绍: 从1968年到1976年,八年的知青插队生活,陈嘉映老师早已和当地社会建立了和睦友好的关系,尤其到了后期,一定意义上,他很享受塞北这安逸的生活,他在中学教书,不必农地做活,又受到学生喜爱,吃得饱穿得暖,闲暇多有书读,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朝不保夕的年代里,虽偏于塞北,能安逸得闲,幸甚哉。

到了1976年那个年份,一同插队的知...

介绍: 从1968年到1976年,八年的知青插队生活,陈嘉映老师早已和当地社会建立了和睦友好的关系,尤其到了后期,一定意义上,他很享受塞北这安逸的生活,他在中学教书,不必农地做活,又受到学生喜爱,吃得饱穿得暖,闲暇多有书读,在那样一个风云变幻朝不保夕的年代里,虽偏于塞北,能安逸得闲,幸甚哉。

到了1976年那个年份,一同插队的知青们早已想方设法逃离了插队生活,奔赴前程而去,他却迟迟不愿离开,离开他那安逸宁静的塞北生活。但是,与那个时代的有为青年一样,他早已看到了大时代降临的曙光,国家必将经历一场翻天覆地的变化,想想这些年和同道们风雪中奔跑,险峰处攀岩,孤灯下夜读,强健体魄,磨砺心智,不就是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好有一番作为嘛!

回,还是不回,这是一个问题!他犹豫着。一边是,时代剧变即将发生,国家需要人才,自身学有所成,身强力壮,欲寻求一番作为,那是正当其时;另一边是,无可无不可的本然性情之故,他也乐意享受着塞北安逸宁静的读书生活。辗转反侧,思虑再三,他感到,“我们在塞北的这么一个小农村,过着这种安逸的日子,似乎是有点不太负责任”,于是最终,他选择离开,回到了北京。

回到北京后,天下滔滔,尽收眼底。他决意沉住气,读些书,做些事,把握住自己,强烈地要做一个有建设性的青年。一年过后,高考恢复,虽然操着一口全世界只有他一个人听得懂的德语,他最终考入了北京大学西语系。三个月后,他直接跳过大学阶段,成为北京大学外哲所的研究生,师从熊伟先生,研习西方哲学,专攻海德格尔。

关于研究生读书期间,陈老师后来回忆道,总共加起来没有听过三四节课。这也许是没能遇上好课之故,或者就是当时没有那种一门课令人连听七个学期的优质课程吧。而与导师熊伟相处的时光,则倍感幸福。师徒二人,熊伟先生极少谈论哲学,甚至不谈,更多谈及其求学的经历、对各种事物的看法等。陈嘉映老师则对熊伟先生敬重有加,时常将读书笔记交给熊伟先生,所译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的节选,多有讨论,教学相长。

从插队生活到研究生毕业的这一段时光,陈嘉映老师的所思所想,您可点击下方的音频和视频,以更详细而精确地了解。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Amped Studio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音乐交易平台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4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1] 1186-05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