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风淡如茶 《物质时代》之《卷首语》《引述》1

有声书 《物质时代》明晰自我,社会和世界 第1期 2018-05-14 创建 播放:233

介绍: 卷首语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新时代的人,需要更高的智慧与精神。

引 述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是人类社会的起始阶段,也为原始之初。这一时期,人类刚与自然之中的其它物类有所区别,也被称之为古猿人。刚与自然动物界逐渐脱离的古猿人,获取食物和生活的方式,当然还是很原始,也几乎完全依...

介绍: 卷首语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思想,新时代的人,需要更高的智慧与精神。

引 述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大致可分为几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即是人类社会的起始阶段,也为原始之初。这一时期,人类刚与自然之中的其它物类有所区别,也被称之为古猿人。刚与自然动物界逐渐脱离的古猿人,获取食物和生活的方式,当然还是很原始,也几乎完全依存于自然,主要以狩猎和采摘为主。而后经过漫长的发展演化,逐渐步入了农耕时代。根据现代考古而推测,人类于史前百万年之前已发明和使用简陋的工具,为人类步入农耕时代打下了基础,这又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史前万年左右,农耕文明才步入快速的发展阶段。在距今五六百年左右,工业文明又逐渐的萌芽和崛起,并以较快的速度取代了农耕生产的地位。

从各个阶段的社会特征来看,人类社会的最早期阶段,一开始就呈现出一些理想社会的特征。最古老的原始先民们,他们的生活环境其实并非一般所想象的那么艰难和困苦,相反,拥有丰裕的物质资源和空间,完全能够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为何丰裕?与动物界逐渐脱离的原始先民们,数量极少,无论是辽阔的草原,或是莽莽的密林之中,只有极少的族群。而那时候,地上有数不清奔跑的动物,水里挤满了各种各样的鱼,树上结满了果子。辽阔的森林和草原,只有为数不多的古猿人族群在其中生存和生活,想要吃肉就一起去围猎,想要吃鱼水里的鱼多得数不清,要吃果子就爬上树摘,大家团结协作,并无生存和食物之忧。而古老的原始先民们,主要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也会相互爱护和信任。没有生活之忧,又相互爱护和信任,自然可形成为理想的环境氛围。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并没有持续多久。

随着族群里的人越来越多,由具有血缘关系的小家族逐渐发展成为大家族,由大家族逐渐发展成为小部落,由小部落逐渐发展成为大部落,甚至一片森林或草原里也会出现几个大部落,于是,问题和矛盾也随之而来,原始先民们虽已渐为了森林和草原的主导者,但是,他们需要面对的,却是越来越大的生存和生活压力,一片草原或森林,已经逐渐不能满足越来越庞大的部族群体对于物质方面的需求。于是,原始部落社会也逐渐的发生变化,既有内部的变化,也有外部的变化,原来不会存在的生存生活压力也越发明显,而为了生存和生活,则开始争斗,即有内部的争斗,也要对抗外来的侵犯。
随着生活和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先民们依然还是依靠着原始的方式,一切几乎还是依赖于自然之中而得,但是,能够获取到的食物和资料却越来越有限,于是,逼迫着先民们去寻求和发展新的获取方式和生产方式。此处也反映出人类的一种性格缺陷:安不思危,危则思变,欠缺更为长远的目光。而这一时期,先民们还是团结的,因只有大家齐心协力,一同的采摘、狩猎、获取、才可能不会挨饿,如只是依靠个人的力量则是难以维持的。为了能够生存,大家就形成为一种自觉,自觉的团结和协作。

然而,这种自觉是由于一些外在因素所促成,如不能团结协作,就难以生存下去。在此也需要理解,外因促成的自觉与自我自觉的区别,与外因促成所不同,自我自觉主要是通过自我内在的感悟和领悟,而觉悟。觉悟而自觉,则不依靠外力,也为自我内在因素的转化作用,这需要更高的领悟和智慧,然而,更高的领悟和智慧,刚与动物界脱离的原始先民们尚难以具有。

随着发展,先民们掌握的生产技能也逐渐的提高,于是,有时候也会有些剩余。因有了剩余,一些人就开始产生了据为己有的想法,这又成为引起人心和社会变化的又一重要因素,由前期团结协作而生存和生活,逐渐转化为物质利益而相互争夺和争斗,也随着变化而愈演愈烈。于是,原始社会也经历了几个演化阶段:最初的理想时期,其后为团结协作的平和时期,而随着利益争夺愈为激烈,部落社会愈趋向于不公和野蛮,则步入了野蛮时期,而这一段野蛮的时期,也应是人类经历的一段最为残暴和血腥的阶段,这一时期的人类,即有动物的野蛮,又初具人的狡诈,为了争夺利益,相互残害和杀戮,而成为最为凶残愚暴的生物,这也说明,如智慧不够,即使给予一座天堂,也会给愚劣变为地狱。经历了一段无理野蛮的时期,先民们都深受其害,也逐渐的意识到,需要寻找新的出路,需要和平和安宁,这为人类步入文明埋下了伏笔。而这一切,都需要智慧去构筑,所以,寻找智慧也当为人类自身的使命。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