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B. 191)作于1894-1895年,是德沃夏克为他的一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维汉(Hanuš Wihan)写作的。本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
介绍:
德沃夏克b小调大提琴协奏曲(Cello Concerto in B minor, Op. 104, B. 191)作于1894-1895年,是德沃夏克为他的一位好朋友——大提琴家哈努斯维汉(Hanuš Wihan)写作的。本曲不但是德沃夏克的代表作之一,而且也是少数几部广受世人喜爱的大提琴协奏曲杰作之一。
这部大提琴协奏曲充满了浪漫的管弦乐作品包括了长笛部和短笛部,两部双簧管,两部单簧管,三部法国号(圆号),两部巴松,两部小号,三部长号,一部大号,以及定音鼓,三角铁和弦乐部。 第一乐章 快板, b小调转b大调,4/4拍子,约15分钟。本乐章采用了比较严格的奏鸣曲形式,宏伟壮丽的第一主题和忧伤感人的第二主题相互对应,充满对祖国的眷恋。
第二乐章 不太慢的慢板,G大调,3/4拍子,三段体,约12分钟。 这可以说是从美国寄情于遥远的祖国的一首乡愁之歌, 也是充满了典型的波希米亚特色的伤感,是将大提琴这种 “会歌唱的乐器” 与作曲者抒情的天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一个十分杰出的乐章.
第三乐章 中庸的快板 - 行板 - 活跃的快板,b小调转b大调,2/4拍子,约13分钟。 这是用自由的回旋曲形式写成的充满蓬勃生气的乐章,也是巧妙地运用黑人灵歌旋律和波希米亚民俗舞曲节奏,把德沃夏克音乐的特色发挥得淋漓尽致的乐曲。此乐章表现了作者回归故土时的欢悦心情。
德沃夏克所留下的杰出作品中,交响乐和协奏曲一类的“无标题音乐” 明显多于歌剧和标题音乐,这种倾向对于他来说,越到晚年越为显著。如果拿他初期的钢琴协奏曲或中期的小提琴协奏曲,与这首大提琴协奏曲作一个比较,就会发现这首协奏曲不但在作曲手法上更为明确和熟练,而且在乐器法的运用,以及构成技法的自由性上,均有显著的进步,另外本曲在风格上也比以前更显示出富于表现力的个性。 可以不折不扣地说, 德沃夏克先天所具有的丰富的旋律性创意,和后天对古典音乐造型的探索,终于在这部作品中结成了丰硕的果实。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