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从日本DJ的本土挖掘开始,进到廿一世纪网络串流时代,City Pop的全球风潮映照出不同的在地故事,甚至跨区域的世代共感。在YouTube为主要聆听平台的阶段,千禧世代的音乐狂热者透过留言区、算法推荐,像是寻...
介绍:
从日本DJ的本土挖掘开始,进到廿一世纪网络串流时代,City Pop的全球风潮映照出不同的在地故事,甚至跨区域的世代共感。在YouTube为主要聆听平台的阶段,千禧世代的音乐狂热者透过留言区、算法推荐,像是寻宝一般一块块拼起对City Pop的认知;而在当前阶段,TikTok又为City Pop带来Z世代的听众,他们主要是因社交需求与歌曲产生连接,再回至目录式的串流平台聆听音乐⋯⋯
广义的City Pop,指的是日本70到80年代间,吸纳Funk、Disco等洋乐风格,带有都会、时髦感的成人抒情曲(Adult-oriented rock)。节奏与音色上,以轻松愉快的切分音为标志,整体氛围明亮,歌词则反应了日本经济飞速成长的生活背景;配上相应的插画封面,聆听时,脑海总会浮出一幅幅光景:灯红酒绿的夜生活、伴随夕阳海景的驾车驰骋⋯⋯
事实上,City Pop并不是确切存在于该时代的乐种分类,而是2000年后,从各式音乐场景与媒体创造出来的词汇,透过唱片指南、歌单合辑的方式介绍给世人。2010年代,以City Pop为取样主轴的Vaporwave与Future Funk remixes,搭上日本动漫图像在网路上掀起讨论,挖掘里头使用的原曲也蔚为风潮。
随着YouTube算法推波助澜,不少海外乐迷开始赴日搜刮希有唱盘;同时,日本也有一票曲风带有强烈律动感的独立乐团兴起,诸如:Yogee New Waves、Suchmos⋯⋯在媒体聚光灯下,被粘贴Neo City Pop的标签。
不过,City Pop作为「沈睡的宝藏」,第一次被乐迷挖掘并非发生在上述十年。当1990年代日本经济泡沫化,进入「失落的十年」,这般曾作为繁华社会BGM的音乐一度失去注目;能在多年后再次跃上大众视野,首先得归功于90年代中期的日本DJ。
受到1980年代英国Rare Groove挖掘文化影响,日本出现了「和モノ」(wamono,指「日本货」)的概念,意指在DJ sets播放日本的自产音乐。受到「和モノ」感召的日本DJ们,特别深掘本土、取样过往的和制律动音乐,把包含70~80年代的Funk、Disco、Soul等元素的歌,录制成舞曲于派对播放,成为City Pop复兴的培养皿。
80年代的复古挖掘与现代实践并存
就有不少韩国编辑者建立起City Pop歌单,包含K-Indie与K-Pop,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