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涩谷系作为一种大杂烩式的流行音乐,起源于80年代的日本,于90年代初期逐渐流行。
涩谷系的直白解释便是“涩谷风格”,特指位于东京的涩谷商业区。作为当时日本的时尚中心,涩谷吸收了许多60年代欧美的大众...
介绍:
涩谷系作为一种大杂烩式的流行音乐,起源于80年代的日本,于90年代初期逐渐流行。
涩谷系的直白解释便是“涩谷风格”,特指位于东京的涩谷商业区。作为当时日本的时尚中心,涩谷吸收了许多60年代欧美的大众艺术,形成了一股西化、复古式的风潮。在这其中,位于涩谷的唱片店更是大量销售进口自欧美的音乐作品(其中既有不少当代音乐,也囊括了许多6、70年代的佳作,可以说是为流派融合创造了条件),以这些欧美唱片所对应的风格为土壤,兼具涩谷区独特的时尚品味,涩谷系音乐由此诞生。
早期的涩谷系音乐由团体Pizzicato Five和Flipper’s Guitar定义,前者深受沙发音乐及巴萨诺瓦影响,后者则融合了噪响流行和独立流行。随着涩谷系音乐人的不断涌现(如岭川贵子、fishmans、カヒミ・カリィ、Fantastic Plastic Machine、テイ・トウワ等),越来越多的音乐风格(如Yé-Yé、Psychedelic Pop、Exotica、Jazz、Dub、Funk、Disco、House、Downtempo等)被杂糅进来,到90年代中期时,出现了兼有实验元素及Dance-Punk的Buffalo Daughter、受Dub影响的艺术流行团体Hi-Posi,以及从Flipper’s Guitar单飞的Cornelius(小山田圭吾),后者将迷幻摇滚、自赏、独立电子乐和新迷幻元素融合入涩谷系。
Pizzicato Five和Cornelius的音乐在90年代还取得了国际知名度,一度影响了同时期欧美的室内流行乐。
到了90年代末,小山田圭吾音乐风格的转变以及Pizzicato Five的解散使涩谷系陷入低潮期,尽管如此,音乐团体Spank Happy、QYPTHONE以及paris match仍延续了涩谷系的发展。
千禧年后涌现了一批汲取了先辈营养的“后/新涩谷系”音乐,其中包括Capsule以及流行团体Perfume的早期作品(制作人都是中田ヤスタカ);同芯片音乐进行融合的Plus-Tech Squeeze Box和Sonic Coaster Pop等等。
涩谷系在00年代末逐渐消亡,其博采众长的拼贴艺术仍旧影响着今后日本音乐的发展。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