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莫扎应”源于1993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劳舍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里提到的实验结论:听莫扎特K.448号乐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在实验中,播放的莫扎特K.448号乐曲即《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
介绍:
莫扎应”源于1993年美国科学家弗朗西斯·劳舍尔在《自然》杂志上发表的论文里提到的实验结论:听莫扎特K.448号乐曲能够改善人类的空间推理和记忆。在实验中,播放的莫扎特K.448号乐曲即《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创作于1781年,是莫扎特的代表作之一。
弗朗西斯·劳舍尔的结论使“莫扎应”风靡全球,商家纷纷推出各种号称有治愈作用,提高智力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音乐,受到消费者追捧。然而,“莫扎应”是否存在、具有可靠性,一直被科学家们争论至今。
电子科技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教授尧德中及其研究团队在实验中,把100余只大鼠分成不同组做了系列实验,包括让大鼠聆听莫扎特K.448号乐曲,反向莫扎特(通过把莫扎特K.448号的音符以相反序列排列所得);以及播放巴赫的乐曲,反巴赫乐曲。
以此作为对照,保证被聆听的音乐的物理元素是相同的。研究人员检测了大鼠听音乐后不同时间点和学习记忆相关的神经因子的水平变化,以及音乐对大脑新生神经元的影响,这些实验结果均支持莫扎应的存在。
在实验中,研究人员通过改变莫扎特音乐的节奏或音高成分,发现保留莫扎特节奏成分的音乐可产生与莫扎特音乐类似的效果;而仅保留音高成分的音乐没有明显效果。这说明,节奏成分可能是莫扎应的关键因素。
在对人的检测中,课题组成员挑选了60名大学生,他们被分成三组。在相同环境下,分别听莫扎特音乐、反向莫扎特音乐,还有一组学生什么也不听。在相继一周的时间里,三组学生每天听半个小时相应乐曲,并进行一系列包括用笔在纸上走迷宫,以及折纸和裁纸等测试。结果发现,听莫扎特音乐一组的学生表现更好,听反向莫扎特音乐的学生表现最差。
研究团队成员夏阳教授告诉记者,他们发现,聆听莫扎特对大脑有好处,可以观察到新生神经元的增加;而聆听反向莫扎特对人和大鼠均有负效应,会使得新生神经元减少、行为认知能力减退。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