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1.E20【小王子 | Part 3】照见「不可见」,再装作「视而不见」

娱乐 啊!是猫咪呀!| 从人物出发的影视评论 第21期 2021-08-27 创建 播放:10003

介绍: 「大人喜欢数字。」 在这本仅有87面的小书中,作者五次吐槽了大人的这一古怪特质。

《小王子》写于1943年,在这之后的80年,我们见证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这本书写在如今的21世纪,作者大概率会把原话改成——「大人喜欢数据。」

「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加工的原始素材...

介绍: 「大人喜欢数字。」 在这本仅有87面的小书中,作者五次吐槽了大人的这一古怪特质。

《小王子》写于1943年,在这之后的80年,我们见证了科学与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如果这本书写在如今的21世纪,作者大概率会把原话改成——「大人喜欢数据。」

「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加工的原始素材。」 大人们喜欢数据,就像他们积极关心「地理、历史、算术和语法」一样。但仅仅通过「观察、归纳、总结」,绝不足以了解有关一个人、一件事物最重要的东西。狐狸将这个秘密告诉了小王子:「只有用心灵才能看得清事物本质,真正重要的东西是肉眼无法看见的。」

作者在书中不止一次强调心灵探索之旅的重要性。然而,在21世纪,这样朴素却深刻的道理遭遇到了来自两股力量的巨大挑战:生命科学对人体的探索正在逐步逼退「心灵」的存在以及重要性,同时信息技术的颠覆性创新正在赋予大数据前所未有的能力入侵人体内部和心理。

智人的黑匣子即将打开。

过去几年,伴随着老鱼和小吴对算法以及脑科学学习的深入,重读《小王子》,心中不免升起很多疑惑:

第一,在「科技之光」的照射下,「大象」不再隐匿于蟒蛇的腹腔中,我们都可以把他们看得清清楚楚了,也因此,再没有哪个不相信「科学」的大人会把飞行员的杰作误称为帽子了。可是,这幅图还有意义吗?飞行员真的只想让所有人相信,他画下的是一副猎奇的「蟒蛇吞象图」吗?

第二,「心灵」被证明为不复存在或无足轻重,同时关于人的一切都变得可见、可数据化后——如果世上再也没有肉眼不可见之物——那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

同样伴随我们过去几年的问题还有:

大人们这么喜欢数字,除了他们自身的「堕落」,以及社会化的因素,是否数字化的扩张也占了很大的原因?

我们该如何理解人对于数字的依赖?

如果作者批判的「大人们都喜欢数字」的现象中包含了某种人无法控制的必然性在里面,那批判是否依旧成立?不成立的话,人类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现实?

小吴和老鱼以为:即使原本「不可见」的东西在某天暴露于光天化日之下,我们依然有选择「视而不见」的权利,只要我们愿意去想象,就仍然可以保持它的「不可见性」。

时间线/内容:

Part 1. 喜欢数字的大人

[00:16:40] 《小王子》中的「数字」究竟是什么?
「数据是事实或观察的结果,是对客观事物的逻辑归纳,用于表示客观事物的未加工的原始素材。」

[00:21:44] 为什么大人都喜欢「数字」?
喜欢数字的大人需要面临的问题……

[00:23:14] ——同质化:如果在数据上不能区分两个人的区别,是否ta们可以被认作是一样的人?

[00:26:37] ——人将自我数据化:过去,人是数据的生产者;现在,数据是人行为的决策者

Part 2. 当「心灵」不再存在/重要

[00:30:57] 在21世纪,挑战「心灵」与「本质」的两股力量:

(1)生命科学
[00:32:18] 「我们越理解大脑,心灵反而越显得多余。」
[00:34:10]「意识可能就是在复杂的神经网络信号传送之后造成的心理污染」

(2)科学技术
[00:41:22] 「智人的黑箱即将开启。」
[00:50:19] 「感受」的基础不是直觉、灵感或自由,而是运算。

也许,机器和算法能比我们更加了解我们,这是极有可能的。

也许,并没有什么不可见的「本质」,在大数据眼中,一切都是可见的。

Part 3. 「不可见」消失了,then what?

[00:52:08] 没有「不可见」后,我们该如何做?

[00:56:02] 六星球上的大人们,根本就不是「人」,他们是算法!

[01:07:40] 「你要用节省下来的53分钟做什么?」

[01:09:50] 为「完美、准确、高效」所付出的代价:对「无用之物」的感知能力

[01:20:24] 比起「被了解」,还有什么是更重要的?被谁了解?对方为了了解你付出多少努力?

[01:28:40] 驯服:是你们让这段关系变得独特,是这段关系让你们各自变得独特。

Part 4. 关于小王子的结局:他是否自杀了?和玫瑰的爱情是否BE?

[01:35:55] 小王子,你说「我會象是死去的樣子,但這不會是真的…」可我们该相信你说的话吗?

[01:37:40] 我们需要延续「想象」,这是一种对算法抵抗……

引用:
AI简史系列:1956-1980 https://www.jianshu.com/p/835c38b101e8
人工智能70年:科幻和现实的交融:https://www.bbc.com/ukchina/simp/48596581
什么是数据?:https://www.huaweicloud.com/articles/876269711d62df4f7c0dde384bcd239d.html
尤瓦尔·赫拉利《今日简史》、《未来简史》
自由意志可能只是后知后觉:https://xueqiu.com/1685554336/127765099
柯洁谈AI:https://www.bilibili.com/s/video/BV1FK4y1D7WD

配乐:
后海大鲨鱼 - 漂流去世界最中心
Hans Zimmer, Camille - Equation
Richard Harvey, Hans Zimmer - Preparation
Epic Soul Factory, Cesc Vilà, Fran Soto - Sigma
Richard Harvey, Hans Zimmer - Plan B
坂本龙一 - solitude
Richard Harvey, Hans Zimmer - Ascending
久石让 (ひさいし じょう)-はつ恋 (初恋)
Hera Pride
Richard Harvey, Hans Zimmer - The Absurd Waltz
Rob Simonsen - Escaping Dinner
Twilight (Acoustic Version)
John Lennon - Imagine

关注/联系我们:
微博:ah是猫咪呀(欢迎来撸小猫咪~)
邮箱:ahsmmy@163.com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