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族山歌
湖南湘西地区山势险峻,山间流淌的无数溪流成为各族儿女的家园所在,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瑶族等在此创造了自己鲜明的音乐特征。土家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其山歌类型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叙事歌、传说歌等等,旋律质朴无华,情感真挚热烈。
梯玛(...
土家族山歌
湖南湘西地区山势险峻,山间流淌的无数溪流成为各族儿女的家园所在,由于语言、文化的差异,土家族、苗族、侗族、白族、瑶族等在此创造了自己鲜明的音乐特征。土家族是一个没有文字的民族,千百年来,他们以歌代言,以歌传情,其山歌类型有劳动歌、生活歌、情歌、仪式歌、叙事歌、传说歌等等,旋律质朴无华,情感真挚热烈。
梯玛(仪式音乐)
梯玛,土家语,既指土家族的一种原始宗教仪式,又是主持敬神祭祀活动的人,祭祀仪式中梯玛演唱的敬神之歌也就是“梯玛神歌”。梯玛神歌历史悠久,格局宏大,篇幅浩繁,集诗、歌、乐、舞为一体,是一种吟唱式的长篇史诗,记录了土家族的起源、民族迁徙、天文地理、信仰禁忌、宗教哲学、生产劳作、生活习俗等各方面内容。演唱时有唱有吟,有对唱有合唱;既有深沉、忧郁的古歌,也有轻松、欢快的盘歌;既有抒情、哀婉的祈祷辞,也有风趣、滑稽的玩笑话,内涵丰富,特色浓郁。
土家祭祀活动中,主持敬神祭祀仪式的梯玛,摇动八宝铜铃,口念祭辞,在祭坛前起舞,请神、安神、颂神、酬神、祈神。
咚咚喹
咚咚喹是土家族一种极其古老的簧管气鸣乐器,主要流传于湖南省龙山县等土家族聚居地区。据考证,咚咚喹有可能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骨哨,经历发展,从只能吹一个音的骨哨演变为能吹两个音的鸟哨,最终形成三孔一筒音的咚咚喹。咚咚喹发声清脆明快,打音、颤音兼备,由模拟鸟语虫鸣、风吹泉流之声而形成写意性的音乐和固定的曲牌。音乐内容以土家语儿歌为主,词曲兼具,可吹可唱,吹唱结合。
五句式歌
五句式歌是一种独特的山歌,在起承转合的四句式歌尾部加上一句,形成五句歌,第五句通常是带有总结概括意味。这种山歌历史悠久,但流传范围不算广泛,主要分布在湖南湘西龙山和湖北鹤峰、宣恩一带。五句歌从平衡对称中破围而出,增添了许多变化,具有特殊风格韵味,并常常具有幽默风趣的特色。
2024-11-20
2024-11-20
中国音乐地图之听见内蒙古呼伦贝尔 巴尔虎、厄鲁特蒙古族民间歌曲集
2024-11-20
2024-11-20
2024-11-16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