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典:秦腔——魏艳妮(壹)》收录于全球首部中华音乐典藏全辑《乐典》的《戏》系列,包含国家二级演员,秦腔表演艺术家魏艳妮的8部作品。 《乐典》中华音乐典藏全辑致力保护和典藏中华音乐宝藏,实现传统传承与焕发新生而企划,联合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上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
《乐典:秦腔——魏艳妮(壹)》收录于全球首部中华音乐典藏全辑《乐典》的《戏》系列,包含国家二级演员,秦腔表演艺术家魏艳妮的8部作品。 《乐典》中华音乐典藏全辑致力保护和典藏中华音乐宝藏,实现传统传承与焕发新生而企划,联合国家版权贸易基地(上海)、国家对外文化贸易基地(上海)、国家音乐产业基地(上海)、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音频客户端“云听”、中国唱片集团等机构,与各大协会、机构、社团、学院一起共同保护与传承中华音乐宝藏,扩大中华传统音乐的全球影响力和创收能力。 曲目简介 01 《赵氏孤儿·搜孤》选段 剧情简介:春秋时,晋灵公宠信奸臣屠岸贾,荒淫无道。相国赵盾冒死直谏,怒责屠岸贾惑君误国。屠岸定计,狗咬赵盾,抄斩赵家满门。赵盾之子赵硕为驸马,其妻庄姬公主身怀有孕,隐于宫中诞生一子,由赵府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设计救出。程婴忍辱负重,抚养孤儿。十五年后,孤儿长大成人,诛杀屠岸贾,报了家仇。 “在深宫”和“祭英烈”两段同为【慢板】唱腔,但诠释了两种不同的人物情感。“在深宫”采用慢开口处理,揉入了【阴司板】的旋律,很好地表现了人物产后体弱、抑郁沉闷的心情;“祭英烈”采用紧开口处理,整段唱腔刚柔相济,充满愤恨之情,“软三滴水”的彩腔如泣如诉,很完美地表现了人物欲哭无泪、欲诉无门的愤懑之情。 02 《谢瑶环》选段 剧情简介:唐武则天时,苏州百姓聚众太湖谋乱,武则天派谢瑶环前往安抚。谢到苏州后,微服私访,体恤民情,得义士袁行健相助,严惩了鱼肉百姓的恶少武宏和蔡少炳,民乱遂平。谢瑶环和袁行健患难相交,暗生情愫。 云高月淡,落花如絮,谢瑶环独自漫步花园,惆怅国事艰难,想到袁行健时,钦敬和爱慕之情油然而生。唱腔中以“麻鞋底”的彩腔为基调,优美动听,跌宕婉转,很好地抒发了谢瑶环的女儿情思。 03 《三击掌》选段 剧情简介:相府千金王宝钏飘彩择婿,绣球打中城南乞儿薛平贵。王父闻言大怒,责令宝钏悔婚,宝钏不允,二人遂击掌断绝父女之情,宝钏哭奔寒窑,下嫁薛平贵。 这段唱腔是“敏腔”名段,跌宕的旋律、明快的节奏和醇厚的韵味让它广为流传。魏艳妮继承了这些艺术特点,在演唱的时候柔化了行腔的力度,强化了人物的感情,达到了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 04 《洪湖赤卫队》选段 剧情简介:这是一出流传很广的革命现代戏,歌剧《洪湖赤卫队》中“洪湖水、浪呀么浪打浪”的旋律家喻户晓,影响了几代中国人。秦腔《洪湖赤卫队》自从移植搬上舞台以来,唱腔脍炙人口,广为流传。魏艳妮以她高亢嘹亮的嗓音,再次展现了这段激扬奔放、动人心魄的唱腔,高如鹤鸣九天,低如潺潺流水,沁人心脾而让人回味无穷。 05 《哑女告状》选段 剧情简介:掌赛珠为人工于心计,贪图荣华,一心想害死同父异母的姐姐掌上珠,冒名顶替,欲与考中状元的姐夫陈光祖成婚。为达目的,她与其母定计火烧听月楼,致使掌上珠摔断双腿,又毒死哥哥呆大,用金钗将掌上珠刺哑。公堂之上,哑女告状,掌赛珠赶至栽赃。危急关头掌府管家赶到,针灸掌上珠哑喉使复原。掌上珠控诉被害经过,使真相得以大白。 这就是掌上珠在公堂上的一段唱,整段唱腔激扬、跌宕、高亢、悲凉,道尽了人世的冷暖和人性的善恶,犹如杜鹃啼血,声声血泪。 06 《龙凤呈祥·书堂合婚》选段 剧情简介:三国时,东吴孙权为夺取荆州,定下美人计,诓刘备过江招亲,不料弄假成真。孙尚香和刘备结亲之后,刘备乐不思归,赵云依诸葛亮之计,假报军情,催孙、刘二人回荆州。尚香不忍老母年高,进宫拜别母亲。 《合婚》这段唱采用了京剧“梁鸿配孟光”的唱词,依旧以秦腔“麻鞋底”的彩腔为主旋律,是魏艳妮移植剧目中的探索之作。整段唱腔典雅大方,旋律摇曳多姿,充满了喜庆的气氛。 07 《窦娥冤·鬼告》选段 剧情简介:穷书生窦天章迫于生计将女儿窦娥与蔡婆婆做童养媳,未几,窦娥的夫君早死。无赖张驴儿垂涎窦娥,要蔡婆婆将窦娥许配给他,遭拒。张驴儿怀恨在心,欲毒害蔡婆婆,不料误将自己的生母毒死,反诬赖蔡婆婆。桃杌受贿,严刑逼供,窦娥不忍婆婆受苦,挺身顶罪,被判斩刑。窦娥临终发下“血溅白绫、天降大雪、大旱三年”的誓愿。窦天章中第后,巡按楚州闻听此事,为女儿平反昭雪。 《窦娥冤》是中国著名的悲剧之一。这是窦娥在梦境中向父亲倾诉冤屈的一段唱腔,第一句以清唱形式唱出,“抖”字直冲云霄,满腹的冤屈如飞瀑直下,紧接着一句【碰板】,怨恨交加,转入【慢板】后,向父亲诉说了离别之后的遭遇,最后再用一句清唱,使唱腔情感上有一跌宕,然后转入【带板】,哀求爹爹为自己昭雪。这样的安排,有层次地展示了人物的心境。 08 《江姐》选段 剧情简介:《江姐》是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红岩》的故事是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歌剧中“红梅花儿开”的唱段风行大江南北,一直传唱至今。《江姐》是秦腔名家郝彩凤的代表剧目,魏艳妮师承有自,在赋予人物革命情怀的同时,更多的从人性角度上重新诠释了人物的情感,这是与以往所不同的。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