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六章 读解心得

人文历史 News华读《道德经》 第21期 2018-10-11 创建 播放:28088

介绍: 老子说“谷神不死”,有人一见“神”字就想当然地将其认定为被人格化的神仙,这就是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在起作用。我们通常认为“神”是有自己的思想,并按照这种思想统治世界,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将人的形象神化后所创造出来的天神形象。而这章的“谷神”中的“神”则指老子所推崇的“道”。“谷”是山谷之意,此处指虚空,也可谓自然之...

介绍: 老子说“谷神不死”,有人一见“神”字就想当然地将其认定为被人格化的神仙,这就是我们的固定思维模式在起作用。我们通常认为“神”是有自己的思想,并按照这种思想统治世界,简单来说就是我们将人的形象神化后所创造出来的天神形象。而这章的“谷神”中的“神”则指老子所推崇的“道”。“谷”是山谷之意,此处指虚空,也可谓自然之道。同时“谷”也是一种古代母系氏族中对女性生殖崇拜的象征。因为在古代,“溪谷”常用来代指女性或者女性生殖器官,这对于有生殖崇拜的古人来说是十分重要且神圣的。后文的“牝”亦指雌性生殖器官,如儒家经典中有“丘陵为牡,溪谷为牝”的说法。冯友兰先生也说:“《老子》在这里所说的‘牝’,就是女性的生殖器。它所根据的原始宗教,大概以女性生殖器为崇拜的对象。因为它不是一般的女性生殖器,所以称为‘玄牝’”。
由此看来“谷”和“牝”都留有母系氏族对生殖崇拜的影子。但是在老子看来,二者不单单是可以繁衍物的母体,又将“道”中“无”“虚”的含义融合其中。所以以“谷神”“玄牝”为名,来解释“道”如繁衍、脱化众生,却又不见其实体的牝,虽然产生万物,万物却难觅其踪影。同时也指“道”如“玄牝之门”,是具有神秘且巨大的繁衍能力和母性的包容力的。
母性的力量是伟大而无穷的,老子看到了这一点并以此来比喻宇宙间生生不息的万物。在国外也有对人类依赖母体的研究。上世纪初的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说:“子宫是人类第一个住房,人类十有八九还留恋它,因为那里安全舒畅。”不难看出人类本性是有着对母体的依恋和崇拜的,因此才会歌颂、赞扬母性,将其推崇到一个高峰。这种对母性的依赖和渴望是人与生俱来的精神需求,潜藏着人类依赖自然之力,向往与自然合二为一的美好愿望。这与老子对“牝”的认识有微妙地联系。
老子将“道”比作万物之母源,让人能切身体会到“道”的源源无穷、绵绵不断,他产生了万物又推动万物运行,形象地说明“道”的作用是无穷无尽的。从时间而言,它历久不衰,天长地久;从空间而言,它无处不在,无穷无尽。它孕育着宇宙万物而生生不息。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音乐交易平台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4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