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共读】第44期六年级“读书”香菱学诗

知识 师生共读 第38期 2017-08-03 创建 播放:3682

介绍: 撰稿人:潘学宽 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第一小学
朗读者:王慧 天津市河东区东兴小学
栏目负责人:清影
【小编寄语】
前面我们一起读了曹雪芹前辈写的《葬花吟》,凄切婉转,百转千回,之所以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和曹雪芹自幼得到的诗词上的滋养是密不可分的。可是,我们也在读诗背诗,背得再多,创作时却始终停留在打油诗的水平。将诗...

介绍: 撰稿人:潘学宽 天津市津南区双桥河第一小学
朗读者:王慧 天津市河东区东兴小学
栏目负责人:清影
【小编寄语】
前面我们一起读了曹雪芹前辈写的《葬花吟》,凄切婉转,百转千回,之所以能写出如此优秀的作品,和曹雪芹自幼得到的诗词上的滋养是密不可分的。可是,我们也在读诗背诗,背得再多,创作时却始终停留在打油诗的水平。将诗词的内容进行内化吸收,再在表达内心情感的时候再加以运用,这才是学诗的目的,也是学诗的难点,却被我们忽略掉了。一般的诗词鉴赏作品,大多关注诗词本身,对于学诗的方法,基本没有涉及,以至于我们背得再刻苦,却始终是个门外汉。因此,小编今天给大家带来一段特别珍贵的文字,《红楼梦》中香菱学诗一段,曹雪芹前辈借黛玉之口,向我们揭示了读诗方法的奥秘,大家请看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