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菜头《昆明日光》

情感 可能是虫虫 第3期 2017-07-04 创建 播放:46

介绍: 阳光把阳台上晾着的床单晒到半透明,太阳在床单外面,我在家里。

只要开始打下“昆明”两个字,似乎就可以一直写下去,而且一直写不尽,哪怕我元旦的时候才刚刚回来过一次。离开北京的那天,北风骤起,彤云密布。我穿着羽绒服来到巫家坝机场,一下子进入了接近20度的夜风里。知道气象预报员为什么一定要在同一个地方终老么?因为他不...

介绍: 阳光把阳台上晾着的床单晒到半透明,太阳在床单外面,我在家里。

只要开始打下“昆明”两个字,似乎就可以一直写下去,而且一直写不尽,哪怕我元旦的时候才刚刚回来过一次。离开北京的那天,北风骤起,彤云密布。我穿着羽绒服来到巫家坝机场,一下子进入了接近20度的夜风里。知道气象预报员为什么一定要在同一个地方终老么?因为他不能失去那种对本地天气的感觉。离开了他的城,他什么都不是。

上飞机前,我记得元旦的冷,回想起去年春节的寒意,选择带上羽绒服。等我站在了微暖和煦的夜风里,才哑然失笑着醒悟现在已经二月中了。二月中的昆明没有严寒,只有大风永不停歇地吹,只有湛蓝而高远的天空上没有一丝云彩。这样的日子仿佛没有尽头,大风一直吹,日头一直晒。就这样一直到五月,雨水终于落下,菌子悄悄长出来。

今天上街走了一圈,路都已经修通了,但是交通依然拥挤。据说昆明有120辆私家车,人们还在排队等候提车。站在路边看别人游车河,仰望周围林立的高楼大厦,觉得理性在一次次提醒我这里是昆明,可感觉却一次次让我原地跃迁到北京,觉得自己正站在二环和三环之间的某处。去银行提款,准备回家交给父母。在漂亮的大堂里坐下,我坚持说着字正腔圆的昆明话,服务员一丝不苟地咬嚼着普通话,努力地区分zhichishi和Zicisi,并且加上儿话音,让我恍然不知身在何处。不过昆明终究是昆明,在柜台窗口,我看到边上放着一个烟碟---昆明的银行里依然可以抽烟。北京不产烟草,云南产,盛产。就像每个北京人都需要认识一个政治局委员,每个昆明人都需要手边有一个烟灰缸。这一点,依然没有变。

那些车子,那些楼宇,连同那些正在取代昆明话的非制式普通话,都在飞速改变昆明的外表,让家乡变得和任何一个中国的城市一样。昨天晚上饿了,跑去庆云街吃宵夜。著名的那家小猪脚排档从街面上消失了,却在小巷深处的老房子里重生。那套房子是一个四合院,里面堆满了建筑材料,墙皮剥落,天花板破裂。在他们做菜的间隙,我四下走动了一圈。从破裂的墙体处,看到了这套房子过往的历史:

最早,它一定是一栋昆明民居,因为院子是标准的跑马转角楼格局,正南北,庭中种树。但是,后来它被改建了。因为墙体变成了砖头和水泥,墙裙是水磨石的,屋子的间架超过6米,明显是受了苏式建筑的影响。曾经的那栋跑马转角楼没有留下多少东西,只有一二楼之间的木质楼梯,还有屋顶的瓦片还在。现在,它又开始被拆除。下一次回来的时候,也许这里已经变成了一家商场的一楼大厅。而我站在琳琅满目的柜台前,依然能看到面前有一座隐形的老宅子,房顶上长着郁郁葱葱的草,擦过大堂水晶吊灯的吊坠。

今天,我喜欢昆明的白天更甚于夜晚。以前当我还在昆明的时候,我喜欢夜晚的城市,可以听到晚风中带来的低沉耳语。我现在做了归客,却畏惧这里的夜晚,因为我什么声音都听不到了。唯有白天里,在白天里,炽热的、浩大的、强烈的日光照射下来,把全城照得通明,高楼大厦都失去了轮廓,满街车流都失去颜色。在这日光里才能感受得到自己正在家乡,站在我曾经熟悉的街角,听见满街的昆明话再次响起。

这里在努力变成一碗150块的过桥米线,飞快地加上各种菜碟:鲍鱼、松茸、鹅肝,配上景德镇甚至是英国的瓷器。可真正的过桥米线永远是5块一碗,哪怕是在一套150块的过桥米线中,能给你带来全部享受和滋味的,也只是5块钱的那一部分,其余的仅只是装饰。

在150块的昆明和5块的昆明之间,我在消费着前者,但是我其实只是为了后者而来。除此而外,可能就是一分钱都不用花费的日光。它每年如约而至,和我在这里相逢。它不让我觉得厌倦,我希望自己不要变得让它失望。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