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为这是一个通过音乐逆袭的故事,却看到孩子们愿望破碎后独有的力量|梁君健 一席

知识 一席 第760期 2025-07-17 创建 播放:1464

介绍: 梁君健,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导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蒲公英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出生在北京,在他们初二、初三转学之前,很少在老家生活过。他们是社会学定义中的“流动儿童”,这是一个常见的标签,也是很多人关怀的社会议题。
但是随着我们的拍摄,我们觉得在标签之下,是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世界,是他们生动鲜活的青...

介绍: 梁君健,纪录片《风起前的蒲公英》导演、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
蒲公英的绝大多数孩子都出生在北京,在他们初二、初三转学之前,很少在老家生活过。他们是社会学定义中的“流动儿童”,这是一个常见的标签,也是很多人关怀的社会议题。
但是随着我们的拍摄,我们觉得在标签之下,是属于每个孩子自己的世界,是他们生动鲜活的青春,他们的少年时代。

位于城郊的蒲公英中学,是北京市第一所专为进城务工者的随迁子女创办的中学。在这个由废弃车间改造的校园里,音乐老师袁小燕带着孩子们组建了一支合唱团。2017年,梁君健关注到了这群合唱团的孩子们,他带着纪录片拍摄团队来到学校,开始跟拍孩子们的歌唱、学习与日常生活。
在梁君健最初的设想里,这会是一个底层孩子通过音乐“逆袭”的故事。而随着纪录的逐渐深入,音乐之外更为复杂动人的面向也在他眼前逐渐展开。
在这个合唱团里,流动与离别是不可忽视的音符:有的孩子刚刚学会唱第一首歌,就不得不转学回户籍地准备中考;有孩子在合唱团找到了自信,却在升学压力和家长的反对中放弃;有孩子尝试报考了音乐项目,却在筛选过程中提前面对了社会的残酷……人来人往间,合唱教室中的歌声,见证了他们的青春成长,也陪伴着他们的欢笑和泪水、相遇与离别。
在镜头中,这些孩子身上展现出一种柔软而坚韧的生命力。他们是如何成长的?他们如何度过困难,又如何面对愿望被打碎后的境况?拍摄过程中,梁君健反复追问着这些问题,同时也不断思考着纪录的意义,思考社会、时代和个体的生命经历之间的关联。
【时间轴】
00:09 我想象着一个生机勃勃的校园,里面有一群初中的孩子在歌唱。
03:26 这些孩子大多出生在北京,或出生不久就被带来了北京,他们在这座城市里长大,但他们对于这座城市的感受和我们又不太一样。
08:40 该如何去面对希望破灭这件事,几乎发生在每一个孩子的身上。
13:40 不是因为她成绩不好,也不是她专业不行,而是因为她在一项与专业无关但和社会性规则有关的得分上得了很低的评价。当时的小云作为一个天真的孩子,并没有习得这样的社会规则。
16:21 愿望被打碎之后,他们要如何面对?
18:12 孩子们关心的事情和我们关心的事情好像不太一样。我们所感受到的一些意义、问题,好像对于这些孩子们来讲并不是如此。
21:48 苦乐参半的生活不仅属于合唱团的孩子们,也属于我们每个人。
👇蒲公英中学校门外的马路挤满了等公交车的人

👇蒲公英中学以前是老三余村的村办工厂,教学楼由老厂房改造而成。

👇学校的老师带着孩子们在墙上画了各种各样的壁画,尤其是进到跨院里,迎面的墙上画着一幅巨大的蒲公英,特别生动,特别生机勃勃。

👇袁小燕老师与蒲公英合唱团

👇权煜飞

👇张展豪

👇张展豪的梦想是成为一名歌手,但他又在这三行字上划了一条横线。

👇王路遥

👇冯小云

👇2018年中网比赛开幕式上,蒲公英合唱团演唱《北京欢迎你》

👇慈善晚宴上,路遥邀请黄晓明和同学们一起合影

👇史甜雨(左起第二个女生),刚开始拍摄的时候,她是蒲公英合唱团的团长,但开始拍摄两三个月之后,为了更好地适应老家的教学体系,史甜雨转学回到淮安。

👇2018年年底学校搬到新校区之后,老校区的房子就开始拆除,对面的老三余村也完成了搬迁。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