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霞对话田螺:普及中餐,人人有责

故事 涟漪效应 第33期 2024-06-21 创建 播放:536953

介绍: 相信很多中国读者是通过《鱼翅与花椒》认识扶霞的。1994年,扶霞拿到四川大学的留学奖学金,来到中国,并发誓她要对所有食物都来者不拒。就这样,她意外地投入到了对当地美食的探索中,还将这项探索变成了自己长久的事业。
今年,扶霞带着她的新书《君幸食》再次回到中国,她说这本书可以说写了三年,也可以说写了三十年。这本书从202...

介绍: 相信很多中国读者是通过《鱼翅与花椒》认识扶霞的。1994年,扶霞拿到四川大学的留学奖学金,来到中国,并发誓她要对所有食物都来者不拒。就这样,她意外地投入到了对当地美食的探索中,还将这项探索变成了自己长久的事业。
今年,扶霞带着她的新书《君幸食》再次回到中国,她说这本书可以说写了三年,也可以说写了三十年。这本书从2020年开始动笔,但书中对中餐文化和历史的探讨却浓缩了她三十年来的研究。可以说,这不是扶霞自己的故事,这是聚焦中餐的故事。
那么《君幸食》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这个名字又有何来历?这一次扶霞将如何描写中餐?本期我们邀请了这本《君幸食》的作者扶霞以及播客「厨此以外」的主播、同为美食作家的陈宇慧(田螺姑娘),围绕“中餐”这一世界上最复杂的美食,一起展开对话。
【本期嘉宾】
扶霞·邓洛普(Fuchsia Dunlop)
美食作家,毕业于剑桥大学学习英国文学。研究中国烹饪及中国饮食文化三十年,著有《鱼翅与花椒》《寻味东西》《君幸食》等多部作品。
陈宇慧(田螺姑娘)
美食作家,播客「厨此以外」主播。
【本期主播】
吴筱慧
澎湃新闻镜相栏目编辑
【本期剪辑】
方益
【收听指南】
2:25 书名“君幸食”从哪里来?
5:01 扶霞离开中国后,最想念的味道竟然是…
7:58 什么塑造了我们的中国胃?
11:05 外国人知道自己吃的是“假中餐”吗?
18:20 当我们谈论刀工的时候,我们在谈论什么
21:10 中国的菜刀特别在哪
23:55 中国菜:切得越小越神秘?
26:36 宫保鸡丁原来要这么做才正宗!
29:01 扶霞:做菜最重要的目的
32:00 年轻人口味越来越重了吗?
35:39 你和中餐大厨只差一点“火候”
38:35 田螺:为什么说宫保鸡丁是最难的小炒之一
41:20 中餐的烹饪的术语有多好玩
44:50 我们担忧中餐“火锅化”的未来
48:08 懂口感才能真的懂美食!
54:18 口感到底是什么?
1:00:10 腌笃鲜什么时候吃最好?
1:05:15 最简单的食补方法
1:07:25 在中餐馆,会点菜有多重要
1:10:15 扶霞&田螺:吃一顿就满足的是什么
1:11:30 大梦一场:最好的宴席是什么样子?

收起
节目包含歌曲列表(2首歌)
加载中...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