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文稿提供者@Amitsom)
各位朋友大家好,
当大家听到衣冠楚楚这个词语,
你觉得它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我以前一直觉得这肯定是一个贬义词,
但最近其实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仅仅是个人的一种看法。
因为最近好些同学
因为毕业论文和工作都倍感焦虑
对于神秘莫测的未来都充满了恐惧
其实我也一样,
经常对不可知的明天充满忧...
介绍: (文稿提供者@Amitsom)
各位朋友大家好,
当大家听到衣冠楚楚这个词语,
你觉得它是一个褒义词还是一个贬义词?
我以前一直觉得这肯定是一个贬义词,
但最近其实有一些不同的看法,
但仅仅是个人的一种看法。
因为最近好些同学
因为毕业论文和工作都倍感焦虑
对于神秘莫测的未来都充满了恐惧
其实我也一样,
经常对不可知的明天充满忧虑,患得患失
最近我就觉得经常容易情绪失控,容易生气。
很多时候我其实自己也不知道该怎么去安慰学生,
我觉得自己有点像瞎子领路,
我觉得自己也需要被安慰,
只是作为老师我必须要装着从容与坚强。
所以这段时间我就在漫无目的地读书,
其实就把书籍作为了一种精神类的镇定剂,
让我可以暂时从压力中抽身而去,获得一种平静,
但也许这种平静只是一种自欺式的平静。
所以最近我在翻一些古代的典籍,
就在翻看诗经,
《国风·曹风》 中有一首诗我很喜欢叫做蜉蝣,
我想跟大家分享,
我觉得他好像就是我此时此刻心情的写照,
非常渺小,卑弱的蜉蝣,
极尽的嘲笑着我的忧虑。
这首诗非常的优美,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
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
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蜉蝣它是最原始的有翅昆虫,体型纤弱细长,
生命非常非常的短暂,但却依然极力展现美丽的羽翼。
其实我以前经常把蜉蝣跟蚍蜉混为一谈,蚍蜉它其实是一种蚂蚁,
韩愈有首诗叫:“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
说的就是这种小蚂蚁,
但后人有人把韩愈诗中的可笑,改为可敬,
可敬不自量力,也算是一种解读。
因为人类历史上
经常有一些不自量力的人,最后胜过了强大的巨人,
这并不罕见,弱水其实也是可以穿石的。
昆虫记大家都看过,它的作者法布尔。
我记得说过一个很有趣的话,
他说如果我们不能够理解昆虫告诉我们的所有的句子,
人类的知识也许就会从世界档案中被抹去。
昆虫虽然渺小,但其实可以告诉我们人类很多很多种道理。
刚才大家对于蜉蝣这一诗有什么解读?
以前我读这个诗的时候,也没有太多的思考,
因为传统上的说法,说这首诗就是一种感怀诗,
作者是曹国的一个贵族,生逢乱世非常的感叹,非常的悲伤,
警告那些不知国破家亡将至的曹国的贵族,不要学蜉蝣,
不要像生命短促的这种蜉蝣一样炫耀自己的锦衣华服,
要及早为将来做打算,就有点像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这样的讽刺的意思。
所以诗序就说这个诗的主旨
是“刺奢也,昭公国小而迫,无法自守,好奢而任小人”。
所以说这首诗的中心思想
是讽刺当时的曹公奢靡度日,任用小人。
当然了大思想家朱熹,也认为这首诗它的中心思想是干嘛呢?
是劝人不要玩物丧志,不要玩这些细小的东西,
忘记了对将来忧虑的一些思考。
这些解读我觉得也许都有意思,
但是我当时读到的意思却没有那么大,
其实很小读不到那么大的家国情怀。
我觉得作者可能也没有说教和劝世这些意思,
可能只是一种纯粹的自我感悟。
我读到了一个重要的思想就是什么?
可能对我自己是一个提醒,
蜉蝣它是朝生暮死的,生命很短暂,
据说它是一天的生命,一天的虫子,
但却依然是衣冠楚楚,注重仪表,
这何尝不是对生命的尊重,对命运的敬畏呢?
孔子有一个学生叫做子路,大家都知道
他在被士兵乱刀砍死之前还整理这个冠帽,
对士兵说:“君子死,冠不免”,
人其实不可能为了生命本身而保持生命,
否则活着本身就是等死了。
人总要为生命以外的存在而活着,
人生的意义只在人的生命之外。
所以公元前213年,
当罗马大军兵临叙拉古城,
罗马统帅觉得区区小城5天就可以攻破,
但是叙拉古有一个人,这个人是大数学家阿基米德,
他利用他的数学知识
设计出许许多多奇奇怪怪的武器,
彻底打乱了罗马统帅的计划,
战争持续了8个月。
所以当最后罗马大军攻破叙拉古城,
阿基米德依然在实验室在画他的图形,
士兵的脚步声惊扰到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非常生气,说,离我的图远点。
最后阿基米德死于刀下,
所以数学对阿基米德而言,也许就是短暂生命的“采采之衣”。
衣服它代表着人类的尊严,
这种尊严让我们对抗世间的严酷,
在忍耐中学会从容。
所以苏轼说“寄浮游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我们的生命非常非常的渺小,
我们渺小的生命也终归会走向终点。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左右明天,心之忧矣,其实也无济于事。
所以我们只能在生命中的每时每刻
负责任的过好当下,尊严的面对未知的一切。
这首诗最后说到“蜉蝣掘阅,麻衣如雪”。
掘阅,阅读的阅它是通洞穴的穴,
它意味着掘穴从地底钻出,非常的有意思。
当我们走出洞穴,从黑暗中进入光明,
想想这种意境啊,阳光下白衣如雪,朝闻道夕死可矣,
即便朝生暮死,也要衣裳楚楚。
所以衣裳楚楚衣冠楚楚,
这到底是贬义词还是褒义词呢,
但这里的衣裳,这里的衣冠,是我们人的尊严,
那大家以什么作为你的尊严,作为你的衣冠,
你人生的追求到底是什么呢?
就像我从事法律工作,
那法治的追求
是不是就是渺小的我的一个“衣裳楚楚”呢?
谢谢各位。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