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文稿提供者@wanghuaxin)
各位朋友大家好啊
前段时间啊我在读书会上带学生呢读穆勒
所以想把他的两本书啊作为必读好书推荐给大家
一本呢是《功利主义》
一本呢是《论自由》
这次啊我们先讲《论自由》
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年前
1999年我在政法大学读研究生
第一次读穆勒的《论自由》
那至今呢我还能回忆起初次阅读的震撼
这本书现在已...
介绍: (文稿提供者@wanghuaxin)
各位朋友大家好啊
前段时间啊我在读书会上带学生呢读穆勒
所以想把他的两本书啊作为必读好书推荐给大家
一本呢是《功利主义》
一本呢是《论自由》
这次啊我们先讲《论自由》
我想到了很多很多年前
1999年我在政法大学读研究生
第一次读穆勒的《论自由》
那至今呢我还能回忆起初次阅读的震撼
这本书现在已经发黄了
在这本发黄的旧书上呢
密密麻麻的写着很多读后感
书中有三分之一的篇幅呢被划线标注
对于当时的我啊
书中有很多观点如同惊雷
穆勒是边沁的学生
他批判性的发展老师的功利主义
边沁认为人类由痛苦和快乐主宰
道德的最高原则呢就是使幸福最大化
法律的根本目的啊在于追求“最大多数人的最大幸福”
但是功利主义的最大问题啊
它可能会导致多数对少数的不宽容
也就多数的暴政
而且多数往往呢只是名义上的
组成多数的个体
大多是沉默与盲从的
但为了解诀这个问题呢
穆勒将人的尊严引入到功利主义
那穆勒就认为从长远上来看
尊重个体的自由会导向最大的人类幸福
因为从长远上来看
尊重每个个体的自由
会让个人的能力得到最大的发挥
增进社会福祉
穆勒呢在《论自由》一书开篇就引用了冯堡的名言
说“人类最为丰富的多样性发展 有着绝对而根本的重要性”
因为只有在自由的环境中才能诞生天才
天才在一般人看来是怪异的古怪的
甚至会很让人讨厌的
因为它也不太能够循规蹈矩
但是天才会极大的促进社会福利
所以在这部伟大的作品中
穆勒为个人自由极力辩护
他说啊“只要我们的行为不伤害别人就不受人们的干涉
即便这种行为在别人看来是愚蠢的乖张的或是错误的”
穆勒说“唯一名副其实的自由就是我们自己的方式追求我们自身之善的自由
只要我们没有企图剥夺别人的这种自由
也不去阻止他们追求自由的努力
那么无论在身体上思想上还是精神的健康上
每个人都是他自己最好的监护人”
所以穆勒说呢“从长远上来看
国家的价值归根结底还是组成这个国家的个人的价值”
这本书啊对于我个人而言
至少在职业上专业上和志业上都有重要的纠偏意义
首先呢是对“学而优则仕”职业观的反思
所以2005年呢
我又重新回到法大做了一名老师
我立志作为一个好老师
但当时呢有多次这种晋升未果之后呢
我其实非常的郁闷
一度想过辞职
当时一位朋友问我说
如果你一辈子都是讲师还能不能做一个好的老师?
哎呀我想了很久
觉得即使一辈子无法高升呢
那还是希望能够做一个好老师
所以朋友说那不就得了吗
那就好好带学生读书
能够成为一名有责任心的老师
本身就是一种幸福
名利呢本来就是浮云
人是无法追上浮云的
但是浮云呢
它会不经意的来到人前
越是追逐荣誉越是难以追到
而越是看轻荣誉
荣誉反而会来追你
其实没有任何荣誉是我们伪善幽暗的灵魂所能承受的
那其次呢
是对法律功能的专业性反思这本书
你最初学习法律
总是认为法律嘛就是治人的工具
看到每个行为本能就想这个犯法吗 判几年
但是穆勒提醒我
总是治人的法律
那是人治那不是法治
因为法治的一个重要功能是对权利的约束
所以穆勒举了一个如何限制鹰王权利的例子
鹰王老鹰之王
据说这里的鹰王
老鹰之王是英国国王的谐音梗
跟着中国很相似对吧
因为鹰嘛eagle
它跟england发音很像
所以在一个群体中呢穆勒说
为了保护弱小者免遭无数秃鹰捕食
有必要由一个比其余都更强的鹰王受命进行统御
但是这个鹰王对群体的伤害
其实可能并不亚于那些小一号的贪婪者
所以群体呢又不得不对鹰王的尖嘴利爪时刻加以提防
于是穆勒提醒我们
法治思维的一个重要的精神
就是抛弃权利本善的预设
始终要警惕权利的滥用
那因此法治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就是
惩罚的边界到底在哪?
正是因为穆勒的这些看法
我们的刑法理论就诞生了损害学说
如果一种行为没有损害他人的利益
那它就不是犯罪
所以一方面啊
立法者不能动辄以社会利益
国家利益这些超个人利益的名义
随意扩张惩罚范围
因为按照穆勒的观点
如果超个人的利益无法还原为每个个体的利益
那么这种利益
就可能只是一种虚假的利益
那在刑法中就有可能有很多看起来
言之凿凿的罪名
那么在这种观念的审视下
可能都是一些不严谨甚至错误的地方
因为有些行为
也许对多数人构成了强烈的冒犯
但这种冒犯
更多只是一种情感上的不爽
而这种不爽甚至还只是一种人为的偏见
你不能因为这些冒犯就发动惩罚权
穆勒提醒我们法治的意义
因为人类的文明啊
就像火山口上的薄纱
非常非常的脆弱
但如果人类呢
要走出治乱循环的这个宿命
法治可能是唯一的选择
越是紧要的关头
越是要坚守法治的底线
那最后啊是对我学术志业的反思
所以阅读这本书呢
它真的对我有很大很大的反思
我曾经在功名的道路上一路狂奔
立志成为一个杰出的学者
“为天地立心 为生民立命 为往圣继绝学 为万世开太平”
横渠四句曾经激动着我年轻的心
我不喜欢反对的声音
也容不得他人的批评
我觉得我自己的志向是如此的高远
他人的指责与批评
只是嫉妒与无能的一种体现
但穆勒的《论自由》
让我从独断论的沉睡中惊醒
因为穆勒让我反思
批评精神的无比重要
学术的生命就是要接受他人的批评
很多时候越是崇高的志向
越是让人忘记了人性固有的幽暗
自欺是会导致自负的
因为穆勒用四个环环相扣的论证
来证明思想自由以及意见表达自由对人类精神幸福的必要性
首先他说反对意见有可能是正确的
我们所笃信不疑的东西可能是错误的
人不可能是无谬的存在
其次呢反对意见即便是错误的
但也可能包含着正确的成分
因为通行的意见并不一定是全部真理
只有与反对意见的碰撞
那余下的部分真理才有机会得到补足
再次呢 就算通行意见不仅正确
而且是全部真理
但也应该接受反对意见的不断挑战
因为这会让真理变得更加鲜活
不至于沦为教条
最后穆勒说如果真理沦为教条
那接受者在不理解的情况下被动接受
真理也就会失去意义
对人的身心言行不再有积极的影响
最后就会沦为空洞的形式
穆勒呢在《论自由》一书中不断的提及苏格拉底
因为穆勒和苏格拉底
其实都主张批评精神
但我时常在思考两者有没有不同呢
因为苏格拉底承认自己的无知
我唯一所知道的就是自己一无所知
但他最终还是想从无知走向有知
因为他所有的怀疑都是为了确信
我们越是笃定越是能够从容的接受一切批判
但是穆勒到底有没有相信的东西呢
如果只是为了怀疑而怀疑
如果怀疑的目的不是为了建构而是解构
这种怀疑是否会走向虚无呢
所以这个问题
我一直在思考
尤其是随着年纪的增长
尤其是对我自我人性的一些认识
我放弃了穆勒的很多很多的主张
所以我买过很多本这个《论自由》
在最新版本的《论自由》中呢
我在书上写的很多读后感
现在主要是批评而不是点赞
因为我发现穆勒对人性太过乐观
他给人充分自由的选择
认为大部分人在这种自由的状态下
都会自由的选择崇高
拒绝卑劣
但是我个人有限的经验告诉我
很多时候不少的人
往往都是心中向往崇高
但却自由的选择卑劣
还有些人根本不知道如何选择
他们会自由的把选择权让渡
让别人帮自己选择
虽然穆勒的很多观点我有不同的看法
但是我想穆勒会欣赏我的批评态度
因为这种批判性的思维
原本就是《论自由》的灵魂
我现在呢也慢慢的告别了自己最初的雄心壮志
我也不想变得杰出
只是想努力变得诚实
诚实的面对自己的内心
诚实的对待自己的职业
和同学们一起重温
人类那些激动人心的教导
让同学们始终能够有一种
谦卑的批评精神来追求真理
因为只有真理
才能让人拥有真正的自由
我把这作为我尘世的志业
谢谢各位同学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