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51 | 我们语言正在变得贫乏而低幼吗?聊聊“语言幼稚化”

人文历史 各站停车 | Local FM 一档人文对谈类播客 第52期 2022-06-25 创建 播放:37773

介绍: 语言问题一直是我们思考社会现实的切入点,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经验,也是社会思想现状的直接反映。我们阅读、聆听,我们言说自我,也在被言说,语言即我们世界的边界。疫情时代以来,语言经历了持续不断的语汇增殖,从医疗卫生、防疫政策,到社会心理、世界局势各个领域,新词汇都层出不穷,我们不得已浸泡在一个语词不断衍...

介绍: 语言问题一直是我们思考社会现实的切入点,语言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直接的经验,也是社会思想现状的直接反映。我们阅读、聆听,我们言说自我,也在被言说,语言即我们世界的边界。疫情时代以来,语言经历了持续不断的语汇增殖,从医疗卫生、防疫政策,到社会心理、世界局势各个领域,新词汇都层出不穷,我们不得已浸泡在一个语词不断衍义的空间中。
本期我们邀请到了早见Hayami,一位谨慎的语言使用者,一起来感受她对语言的观察与思考。我们将着眼于一个近来备受瞩目的语言现象,我们把它暂且称之为“语言低幼化”(或者“幼稚化”)。这些幼稚化的语词围绕疫情生活的中心,逐渐散开到方方面面。从上述问题意识入手,我们谈谈对于当下一些语言现象(防疫用语,饭圈用语泛化,互联网口号等)的思考;并且以最近热议的《中文大约的确已经死了》为例,辨析相关的争议,审视我们的语言。我们在使用语言时,重要的是对得起自己,对得起语言本身。

|说话的人
嘉宾
早见Hayami

蛋妞、小盒子

|时间轴
Part1.语言经验与现状
03:55 后疫情新时代,新的语言经验
10:17 伊藤诗织:换一种语言,才能表达愤怒的情绪?
14:06 我们可以通过语言反抗现实吗?如何反抗?
24:19 “大厂用语”背后的权力逻辑:“毕业”模糊了劳资权责关系
32:04 从亲密关系中的“低幼化称呼”看主客体的意向性

Part2.从现象到分析
42:13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与电影《降临》:语言能够塑造思维吗?
49:28 中文大约的确是死了,但死因你找对了吗?
56:30 从输出的角度重新思考信息碎片化:找回写“豆腐块”的能力
63:04 做“语言发生学”的考察,追溯语言现象的成因
67:43 语词的增加≠语用的丰富,概念的层次感变得均质化了(例如:怼)
70:20 对文学形象做标签化的道德批判,会让我们的理解力变得匮乏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