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36 | 在不确定中把握人生的可能:聊聊“人生规划”

人文历史 各站停车 | Local FM 一档人文对谈类播客 第37期 2021-12-30 创建 播放:61591

介绍: 本期聊人生规划。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朋友,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解读人生规划以及“规划”背后的心理机制。这是我们播客今年的最后一期节目,以“规划”承上启下,也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规划”常常给人以“不自由”的负面印象,人们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追求“想买就买的自由”,“计划赶不上变化”,拒...

介绍: 本期聊人生规划。我们邀请到了一位攻读心理学博士学位的朋友,从心理学理论的角度,解读人生规划以及“规划”背后的心理机制。这是我们播客今年的最后一期节目,以“规划”承上启下,也寄托了我们对未来的期许。
“规划”常常给人以“不自由”的负面印象,人们向往“说走就走的旅行”,追求“想买就买的自由”,“计划赶不上变化”,拒绝过被规划的人生。然而,问题可能不在于“规划好不好”或“如何做规划”,在心理学的视域里,我们发现,规划行为本身,关联着人格发展与社会环境的诸多环节。规划不是一成不变的限制,而是顺应流动的解放。如果说自由是对必然性的认识,那规划便是拥抱自由的手段。或许我们可以用“设计”一词替代“规划”,重塑对它的认知,过一种自律而非他律的人生。

| 说话的人
小李:东京都立大学在读博士 社会心理学方向
蛋妞、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 A. 心理学与人生规划
04:22 “行动派”与“熟虑派”:惠更斯的“控制焦点理论”(Regulatory focus theory)
12:57 经得起诱惑,人生就更容易成功吗——论“棉花糖实验”与“延迟满足”
20:54 对环境的信任程度,影响着人们对规划的预期:埃里克森“社会心理发展阶段”理论及其案例
27:37 齐格蒙·鲍曼与“液态的现代性”:现代社会的流动性,使“变化”成为常态

Part B. 年关将至,又到了总结与规划的时候
31:13 “规划”与“自由”水火不容吗?辨析“他律”与“自律”
42:11 《斯坦福大学人生设计课》:“设计”比“规划”更加主动,更加动态
48:58 需要“强规划”的留学,为我们带来了怎样的规划体验?
58:56 “太阳之塔”与三种活法:活在过去、活在当下、活在未来
61:35 做规划并非私人的,它可以发生在互动与交流中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