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25 | 学者出圈:直面网络时代与公共讨论的争议

人文历史 各站停车 | Local FM 一档人文对谈类播客 第26期 2021-08-27 创建 播放:38323

介绍: 学者“出圈”,屡见不鲜。远有易中天、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近有刘擎、项飙登上微博热搜。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份量。学术圈指责学者“不务正业”,而一般大众,也会认为学者“不接地气”。我们要如何理解“学者出圈”?如何在公共讨论中,找寻他们的坐标呢?
本期我们从近期的一些学者“出圈”现象入手,讨论了学者们...

介绍: 学者“出圈”,屡见不鲜。远有易中天、于丹登上“百家讲坛”,近有刘擎、项飙登上微博热搜。但随之而来的争议,也具有不容忽视的份量。学术圈指责学者“不务正业”,而一般大众,也会认为学者“不接地气”。我们要如何理解“学者出圈”?如何在公共讨论中,找寻他们的坐标呢?
本期我们从近期的一些学者“出圈”现象入手,讨论了学者们在介入公共生活时可能具备的特点与可能面临的争议,还分享了我们对“知识分子”的理解。我们认为,“出圈=公共表达”是学者的社会职责,是学者的“知识分子”属性所要求的。公共表达固然有风险,而知识的自我要求,便是使公共生活具有更良好的面貌。

| 主播
非常支持学者“出圈”的 蛋妞
边缘知识分子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Part1.学者出圈,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启示?
01:55 学者们“出圈”的不同姿态:综艺,自媒体,访谈
06:25 公共表达的两种面貌:知识传播与观点输出

Part2.学者介入公共生活,有哪些特点?可能面临哪些争议?
08:50 学者依托其“知识传播者”的形象,天然具备下场优势
11:55 学者需要维持学术研究与公众表达的平衡点
18:25 “出圈”是学者的义务:公共写作与公共表达

Part3.作为“知识分子”的学者,如何体现出“知识分子”的价值?
24:30 定义“知识分子”复杂且困难,但“公共性”是必要条件
30:00 公共表达的风险与责任,让“知识分子”不得不带上“软弱性”
34:07 从周某毅“人设崩塌”事件,重新审视“学者出圈”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