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C04 | 消失的街区,更远的附近

人文历史 各站停车 | Local FM 一档人文对谈类播客 第5期 2021-03-12 创建 播放:62872

介绍: 在许知远与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的访谈中,项飙提到一个概念,叫做“附近的消失”。所谓“附近”,即我们的居住空间之所在,以及由其延展的生活内容。但由于互联网思维的深化与算法机制的成熟,人们对附近的概念逐渐模糊。打个比方,如果现在问你,父母当时为什么在这买房?你居住的地方在这座城市里占据怎样的经济或者政治位置?你...

介绍: 在许知远与牛津大学人类学教授项飙的访谈中,项飙提到一个概念,叫做“附近的消失”。所谓“附近”,即我们的居住空间之所在,以及由其延展的生活内容。但由于互联网思维的深化与算法机制的成熟,人们对附近的概念逐渐模糊。打个比方,如果现在问你,父母当时为什么在这买房?你居住的地方在这座城市里占据怎样的经济或者政治位置?你周围有哪些熟悉的店铺和店主?这些问题,很多人答不上来,即使强答,也大多模棱两可、不甚清晰。这反映了我们对附近的需求在减少,对附近的叙述愿望与叙述能力在降低。以前说“远亲不如近邻”,现在,没有近邻。
本期我们将继续沿着项飙所说的“身边——附近——世界”的坐标轴,来谈论两个端点之间、本应极具层次感的“附近”为何日渐稀薄。这是因为成熟的汽车社会、大规模基建的城市综合体导致的无地方性,抑或因为技术系统重组了社会环境,还是说个体原子化的现代社会终将难以避免磨平附近。我们又将如何构建一种良性的附近,如何面对附近的消失对人际关系模式的重组?
让我们走近这正在消失的“附近”,描摹一种可能的生活方式。

| 主播
思考如何叙述附近的 蛋妞
试图重新建构附近的 小盒子

| 本期你将听到

00:40 节目上线后的一点反馈
06:49 问题导入:“附近”的消失是现代社会的特征
08:50 “身边”侧重社会关系,“附近”偏向实体空间
11:30 “附近”是介于私人生活与遥远想象之间的过渡区域
17:20 感官的多重作用形塑了我们鲜活的体验
19:20 汽车构成了流动的空间,汇聚在“无地方性”的地方
24:00 “附近”的内容不仅取决于空间的距离,还有空间的内容
26:00 技术重组了社会关系:从“广场社交”到“数字社交”
28:27 从熟人社会到原子化社会:孤立个人,网线联结
30:50 “信任成本”与人际关系新模式
37:51 我们如何建构一种良性的“附近”

另外,我们的听友群开通啦!你可以在微信里添加:Localfm2021加入,分享你的心得,提出你的看法。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