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018:国内戏剧圈十年目睹之怪现状

人文历史 过刊 第18期 2020-12-06 创建 播放:10322

介绍: 【编者按】
过刊第十八期,我们聊一聊,这些年在国内戏剧圈踩过的坑。你是否曾努力抢票兴冲冲地赶到剧场,大幕拉开,你热切地睁大双眼——“嚯,上当了!”你有些沮丧,但还是觉得戏剧不容易,准备掏钱买周边。排队的时候,你听到剧场经理在远处调笑:我们国内的戏剧观众啊,大都是大龄未婚女青年,结婚以后就不来了,你看啊我们的艺术...

介绍: 【编者按】
过刊第十八期,我们聊一聊,这些年在国内戏剧圈踩过的坑。你是否曾努力抢票兴冲冲地赶到剧场,大幕拉开,你热切地睁大双眼——“嚯,上当了!”你有些沮丧,但还是觉得戏剧不容易,准备掏钱买周边。排队的时候,你听到剧场经理在远处调笑:我们国内的戏剧观众啊,大都是大龄未婚女青年,结婚以后就不来了,你看啊我们的艺术就是她们的消遣,你看啊我们搞艺术的多么地难啊。你有些生气了,这不是我的错。制作粗糙、技巧拙劣、演技浮夸、操守缺失、品位低下、意象匮乏、吃相难看、心态傲慢,体系的不健全、市场的不完善、观众的不理性恰恰掩护了你。是戏不好,是你的错。毕竟艺术无高下,但态度有,能力有,格局有。而观众对于一出好戏的标准,只需要一个朴素的动因,我是否还愿意进剧场看第二遍。

【本期目录】
01:35 普通观众是否具备批评戏剧的权利
02:25 业内发言大赏:剧场观众以大龄未婚女青年为主,结了婚就不看戏?
05:09 认知狭隘导致的想象力匮乏,对未来剧场生态的想象如同小灵通漫游太空
06:48 先锋戏剧为什么成了踩雷大区?
07:38 戏剧大导的转型和偏执
08:26 孟京辉版《女仆》、陈明昊版《从清晨到午夜》:午夜剧场惊魂记,如何能烂得高潮迭起?
13:10 浸入式戏剧为何一夜泛滥?好骗!
17:32 爱听闲白的观众,剧场演出的福利化
20:54 剧场是最好的通识教育
21:25 综艺爆火后,音乐剧市场割韭菜操作赏析
27:20 引进作品偶像化,以及原创储备的空白
30:16 讲一个言之有物的故事,很难吗?
33:05 剧场服务的轻慢
35:50 艺术行业的男性从业者对“女性不堪”的塑造
37:19 隐喻太多的演后谈:主题多义性成为表达无所指的借口
38:23 积极入世的创作者:生意人做文化,还是文化人做生意
39:29 观众如何拒绝不及格的演出
42:41 戏剧圈有“刻奇”,也有“浪漫”
45:38 对戏剧演员的评价考核机制,如何避免破坏演员的分寸感
49:23 舞台史诗:不是够长,就是史诗
50:13 戏剧从业者最大的美德:我曾经服务好观众

【本期音乐】
I Am No Hero-Sunny days
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2001版/2005版原声片段

【关联作品】
德语音乐剧《伊丽莎白》
话剧《晚安妈妈》
话剧《蒋公的面子》

【下期预告】
12·16 纪录片中的偏执艺术家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