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六回】宝玉史湘云遇合

文学出版 刘心武讲108回红楼梦 第129期 2019-01-17 创建 播放:12951

介绍: 第一百零六回:“麒麟邂逅中秋联诗,骁骑相撞寒露喋血”。

这一回就要写到宝玉和史湘云他们的遇合。通过妙玉解救了史湘云,又牺牲自己保全了贾宝玉,贾宝玉和史湘云就在经过了许多的艰难困苦以后结合在一起了。有的读者因为还没有接触过《108回红楼梦》,他只读120回《红楼梦》,所以他对《108回红楼梦》写到宝玉和史湘云最后遇合在一...

介绍: 第一百零六回:“麒麟邂逅中秋联诗,骁骑相撞寒露喋血”。

这一回就要写到宝玉和史湘云他们的遇合。通过妙玉解救了史湘云,又牺牲自己保全了贾宝玉,贾宝玉和史湘云就在经过了许多的艰难困苦以后结合在一起了。有的读者因为还没有接触过《108回红楼梦》,他只读120回《红楼梦》,所以他对《108回红楼梦》写到宝玉和史湘云最后遇合在一起,结为夫妻,大感惊讶。就看到过这样的批评,说这个刘心武真是脑洞大开,异想天开,写来写去,写到最后,贾宝玉跟史湘云走到一起了,这哪跟哪啊!我现在告诉你,宝玉和史湘云最后走到一起就是曹雪芹的原笔原意。

有一个文本现象,你注意到了吗?无论是古本《红楼梦》,还是120回《红楼梦》,任何一种《红楼梦》的版本里面,第三十一回后半回回目都是一样的,你翻开你们家120回《红楼梦》,你看第三十一回的回目后半句是什么?“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因为一对麒麟就伏下了一对白发相守的夫妻。你所看到的120回《红楼梦》,虽然它后四十回不去照应这个回目,但是它也没有把这个回目改掉。二百多年来,“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就一次一次的被抄出来印出来,流传到今天。你就不琢磨琢磨这回目是什么意思吗?这可是曹雪芹的原笔。高鹗、程伟元他们后来传出那个120回的本子,他们也没有把这个回目改掉,那这个回目说得清清楚楚,“因麒麟伏白首双星”,因为什么麒麟呢?

前八十回里面而得清清楚楚,第一史湘云本身就一直戴着一个金麒麟,在清虚观打醮的时候,贾宝玉又从张道士那得到了一个金麒麟,当时贾母因为她年纪大了记不清楚,还说我记得哪个孩子戴过一个金麒麟呢?薛宝钗就说了,说史大妹妹,她有一个金麒麟。林黛玉当时就很不高兴,她说:“偏她对这些戴金戴玉这些事关心。”后来因为宝玉从张道士那拿了这个金麒麟,林黛玉回家以后还闹气,因为她本来就金玉姻缘就觉得很闹心,薛宝钗有一个金锁,贾宝玉有一个通灵宝玉,薛家人还有王夫人她们就老造一个传言,说是有那和尚道士早就预言了,戴金锁的这个女子要嫁给一个戴玉的公子,就是所谓金玉姻缘。林黛玉本来就闹心,现在一金未除,又添一金,宝玉又拿到了一个金麒麟,正好史湘云有一个金麒麟。

这都是前八十回里面写的,这可不是我续书续的。你翻翻前八十回有没有这些内容?是有的。而且前八十回写的很清楚,宝玉得到这个金麒麟以后,一度就自己戴着。后来在一天中午,她隔着蔷薇花架看见龄官画蔷,下雨了,慌忙当中,他跑回怡红院,金麒麟就掉下来了,掉在蔷薇花架了。后来史湘云和她的丫头翠缕在大观园里面散步,翠缕就首先发现了蔷薇花架的这个金麒麟,就捡起来了,最后史湘云就把这个金麒麟还给了贾宝玉。

所以“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伏的谁呀?前八十回里写得明明白白的,就是伏的贾宝玉和史湘云,还能是别的人吗?史湘云本来就佩戴着一个小一点的,可以理解成雌的金麒麟,贾宝玉后来得到一个大的,可以理解成雄的金麒麟。两个人都有一个麒麟,到后来就因为这两个麒麟就伏了一对白发夫妻,那不是贾宝玉和史湘云,会是谁啊?《108回红楼梦》后来写到宝玉和史湘云,因为麒麟又走到一起,怎么叫脑洞大开呢?不是凭空杜撰胡乱想象,是曹雪芹在前八十回第三十一回的后半回回目明明白白跟我们预告的。现在听明白了吧?

所以后二十八回就写到,经过一番离乱,本来宝玉看史湘云有一个美满婚姻,嫁给了王孙公子卫若兰,就把他所得到的这个大一点的金麒麟送给了卫若兰,卫若兰在卫家圃射圃的时候还戴着这个金麒麟。但是后来在虎兕相搏的过程中,卫若兰先负重伤,后来死去。临死以前,就把他身上的金麒麟托付给了冯紫英,冯紫英又托付给了柳湘莲,柳湘莲又把这个金麒麟交给了贾宝玉。那么到后来,宝玉和史湘云被妙玉救出来的时候,两个人就恰恰都佩戴着一个金麒麟。这就是“因麒麟伏白首双星”。

而且在我们所能查到的许多资料里面,也都说明小说当中的宝玉和史湘云是最后要遇合到一起的。那么比如说在晚清,有一个人叫赵之谦,他写了一本书叫《章安杂说》,他里面就有这样的记载。他说:“世所传《红楼梦》,小说家第一品也,余昔闻涤甫师言。”就是有一个他的老师告诉他说:“本尚有四十回,至宝玉作看街兵,史湘云再醮与宝玉,方完卷,想为人删去。”就是他的老师看到过一种《红楼梦》的版本,里面写的就是宝玉后来流落在街头,当了看街兵,而且史湘云就再醮,什么叫再醮?就是寡妇再嫁,史湘云她的丈夫卫若兰本来婚姻很美满,可是终究是云散高堂水涸湘江,她守寡了。守寡以后,甚至就被拿去卖掉了。经过一番惨痛的经历以后,才被妙玉解救出来,和宝玉走到一起,那么她就和宝玉结为夫妻了,这个也是很珍贵的资料。

我一再跟大家讲,这种资料不要小看,有人说他造假,你找不到他造假的动机。一个人搞造假,他要么图名要么图利,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小说是不入主流价值的,他造这个谣干吗呢?就说明他就听到过这种情况,就有人看到过这种版本。

那么在真实生活当中,我们都知道曹雪芹他一度重返过江南,在江南他有一些个人生活上的奇遇,后来又回到北京,他的朋友,一个叫敦敏,一个叫敦诚,是两兄弟,跟他特别好。这两个兄弟都留下了著作,留下了自己的诗集文集,里面就有关于曹雪芹的诗。你比如说这个敦敏,他就起码有两首诗里面都讲到曹雪芹的如下情况,说他“秦淮旧梦人犹在,燕市悲歌酒易醺”,就是曹雪芹他回到江南,回到南京,就是金陵,南京金陵就是有秦淮河,那么秦淮旧梦人犹在,就说明有秦淮女子经过一番离乱以后还幸存,后来他们一起回到了京城,就是燕市,燕京,“燕市悲歌酒易醺”就是想到家族败落以后的这种遇合,就以酒消愁,就很容易醉倒。

另一首诗里面又写到这个情况,说是“燕市哭歌悲遇合,秦淮风月忆繁华”。就是真实当中,曹雪芹和一个女子就在京城遇合结合了,那么期间的曲折经历令人哭,令人歌。那么回想起来他们都是祖籍金陵,经历过繁华的岁月。这个从曹雪芹的老朋友诗里面,我可以找到他写作素材的生活依据,他本人就有过这样的遇合。

而且在第十八回,就是八十回里面第八十回写的是贾元春省亲,前面有一首回前诗值得重视,是这么说的,“一物珍藏见至情,豪华每向闹中争。 黛林宝薛传佳句,豪宴仙缘留趣名。为剪荷包绾两意,屈从优女结三生。可怜转眼皆虚话,云自飘飘月自明。”

十八回前面的回前诗内容很丰富,首先它呼应十八回里面所写的内容,就是宝玉从荣禧堂出来,遇见了一群小厮,把他身上所佩戴的一些佩戴物都摘走了,说赏给我们吧。那么回到了住处以后,林黛玉就很不满意,说你是不是把我给你做的那个荷包也让人给摘走了呀?宝玉就告诉她说,这个荷包我是搁在我衣服的最里面,就拿给她看,所以叫做“一物珍藏见至情”。当然他们生活在一个温柔富贵乡,过着豪华不堪的日子,叫做“豪华每向闹中争”。那么在元妃省亲的时候,“黛林宝钗传佳句”,她们写诗都写出了很好的诗句,林黛玉还替贾宝玉写了一首《杏帘在望》,深得贾元春的赞赏。当时还演了戏,豪宴仙缘留趣名,当然所演的四出戏伏四件事,其中有《豪宴》有《仙缘》,留下了很有趣的戏名。

那么“为签荷包绾两意”,当时林黛玉生气了,宝玉就说你看这荷包,我珍藏着,我没有让人摘走,要不我还给你?本是一句玩笑话,没想到林黛玉抢过去就要剪。那么这些在十八回里面就都应验了,但是下面有预言,当时只读到十八回的人就不理解,什么叫“屈从优女结三生”呢?这就是讲的贾蔷和龄官的爱情故事,当时贾元春觉得龄官唱得很好,让她再加演两出,贾蔷让龄官唱《游园》、《惊梦》,龄官就非要唱《相约》、《相骂》,最后这个班主贾蔷就不得不屈从优伶,屈从这个优女,没想到后来两个人产生了爱情,叫结三生,他们结下了永久的情缘。

所有这些总起来说,“可怜转眼皆虚话”,那么到了现在一百零六回,我们再回过头来想一想的话,真是过眼烟云。可是全书是一个什么结局呢?“云自飘飘月自明”这个在只读到十八回的时候,你绝对不能理解。现在你应该能够理解了,因为脂砚斋她通读了全稿,她知道前后是怎么照应的,她就在十八回的回前诗里面提前告诉你,最后史湘云是云自飘飘,她还在,她和宝玉会遇合,而且麝月这个角色,这个角色的原形最后也会和史湘云一起伴随在书中人物贾宝玉的原形,曹雪芹的身边,叫做“云自飘飘月自明”。

所以不要对后二十八回里面写到宝玉和史湘云因麒麟遇合在一起大惊小怪,当然因为他们当时年纪还不是很大,不是说形成了一个老态龙钟的面貌,那样的白发,只是他们后来因为乞巧为生,从江南最后他们又回到了京城,因为那个时候,忠顺王已经死掉了,忠顺王的儿子世子又被皇帝治罪了,他们回到京城已经没有障碍了。所以他们就又回到了京城。

那么在回到京城之前,在中秋之夜,他们两个联诗,为什么在一百零六回里面有宝玉和史湘云的中秋联诗呢?这样写也是因为要符合曹雪芹的原笔原意。脂砚斋就在前八十回里面很明确的用批语告诉我们,说整部书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又用起诗社于秋日。所叹者三春也,却用三秋作关键。所以到了一百零六回,又到了秋天了,就写到宝玉和湘云苦中作乐,他们来写中秋诗。偏偏那个中秋乌云遮月,还看不到月亮,但是他们两个也继续的来联诗。

那么宝玉和史湘云他们在江南流浪的途程当中,他们又巧遇了被卖给当地富人家的一个丫头,仔细一看就是麝月,他们又把麝月想办法救了出来,三个人就一起又回到了京城。所以十八回回前诗说“云自飘飘月自明”,它就是对八十回后这些情节的一个概括。所以根据那样的暗示,我们往一百零六回里面来流动故事的话,出现这样一些情节都是必然的。

那么当然那个时候宁荣两府都已经由皇帝赐给别的人了。后来京城就出了一件事,就是在中秋过了以后,寒露的那一天,皇帝赐给了当年虎兕相博时候,给他护驾的有功人员的。当年皇帝就把宁荣两府赐给了对他来说是护驾有功的人员,其中一个就是叫袁野的人,就是这天这个人在寒露这天回府的时候,快至府门前,忽然从西边街口那边直冲过来一匹骜马,马上一个人头戴铜盔,只露出双眼与鼻孔。就直撞过来,最后这个人就把去维护皇帝,维护日派利益的这样一个人物给刺死了,当然后来这个刺客也被袁野的随行人员给杀死了。杀死以后才发现,打开这个人头盔以后,这个人毁容了,不知道他原来面目是什么,认不出来了。

最后故事就交代出来这个毁容去报复皇帝新宠幸的这些人物的这个壮士,不是别人,就是冯紫英,所以冯紫英最后是很壮烈的通过杀死了日派的有关人员,而牺牲自己,为月派的争斗划上了一个虽然凄惨,但是又很壮烈的句号。请听下一讲。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