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一回】贾芸仗义探庵

文学出版 刘心武讲108回红楼梦 第124期 2019-01-10 创建 播放:11536

介绍: 第一百零一回:“刘姥姥报恩如涌泉,芸哥哥仗义勇探庵”。

这个贾芸他到锦香院,锦香院是一个妓院,到那去送花,那么他就正巧碰见了王仁,把自己的外甥女巧姐领到那去,骗那个巧姐,实际上是把巧姐就卖给了妓院的鸨母了,这个鸨是一种鸟的意思,过去就把这种鸟来当作妓院的院主的别称。妓院的这个老板娘就居然把巧姐买下来了,贾芸当...

介绍: 第一百零一回:“刘姥姥报恩如涌泉,芸哥哥仗义勇探庵”。

这个贾芸他到锦香院,锦香院是一个妓院,到那去送花,那么他就正巧碰见了王仁,把自己的外甥女巧姐领到那去,骗那个巧姐,实际上是把巧姐就卖给了妓院的鸨母了,这个鸨是一种鸟的意思,过去就把这种鸟来当作妓院的院主的别称。妓院的这个老板娘就居然把巧姐买下来了,贾芸当时急中生智,就想起来有一个云儿见过,就找到了云儿,云儿就很仗义,就答应在他们没有准备好赎金的时候,前把巧姐保护起来,那么巧姐落到这个火坑里面,唯一的办法就是准备一笔银子,去把她赎出来。

在这个情况下,农村的刘姥姥一家,虽然他们消息比较闭塞,但是终于还是得到了信息,就是宁荣两府都被皇帝给查抄了,府里主子们的情况都很糟糕,包括王熙凤都移送监狱了。那么刘姥姥在这个情况下就让家里的板儿,带着她的另外一个后代,就是她的外孙女青儿,一块就进城,说无论如何想方设法给帮助他们的王熙凤,这个时候给一些救助,而且听说了小姐后来居然被亲舅舅卖到妓院了,也心急如焚,就决定要把她救出来。

那么后来呢?贾芸这边、刘姥姥这边就都开始想方设法来救这个巧姐,最好的办法就是能够筹集大笔银子把她赎出来,但是这个妓院老板非常狠,开的价非常高,所以这大笔银子不容易凑,那么就说贾芸他怎么办?

在《108回红楼梦》前面第二十四回,有一个古本里面,有一条非常珍贵的批语。二十四回写的是醉金刚轻财尚义侠,贾芸到他亲舅舅那去遭到了白眼,一无所获,最后在大街上就很苦闷,走着走着就撞到了一个壮汉,就是这个醉金刚,那么前面讲过很多回,这里就不重复了。醉金刚后来看清了是贾芸,两个人就有所对话,最后醉金刚就给了贾芸一包银子,这就成了贾芸后来能够在王熙凤面前谋得差事的一个本钱。那么在二十四回写到这些情节的时候,有一个古本有一条很珍贵的批语说:“醉金刚一回文字,伏芸哥仗义探庵”。

历来一些读者和研究者都很纳闷,说这个醉金刚援助了贾芸一包银子,这段情节怎么会是一个大伏笔,伏的是贾芸后来有一个行为,这个行为叫做“仗义探庵”,醉金刚很仗义,那么后来这个贾芸也很仗义。醉金刚的仗义是援助了贾芸一包碎银子,贾芸的仗义是探庵,他探哪个庵呢?书里面写的尼姑庵也不止一个,比如说馒头庵、水月庵,他是探那些庵吗?实际上不是的,他所探的就是栊翠庵。

一百零一回就写到小红和贾芸最后商议以后,觉得在这种情况下,一个最稳妥的办法就是混入被忠顺王府派人看守的大观园,找到李纨,跟李纨说明情况。李纨是贾琏的堂嫂,也是王熙凤的堂嫂,巧姐是他的亲堂侄女,那么你这样的亲戚掉入火坑,你又有大笔银子的储备,在这个关键时刻,你拿出部分银子来赎一赎这个巧姐,难道不应该吗?本着这个思路,贾芸就到看守大观园的看守那贿赂了他们,那些人得了银子也就允许他夜里头进入到大观园,大观园已经完全荒芜了,跟他当年在里面补种花草树木时候的情况完全不一样,但是唯有两处还有灯火,一处就是稻香村,一处就是栊翠庵。

那么这个贾芸就找到了稻香村,敲开门,见到了李纨和贾兰,报告了巧姐这种险境。开头李纨听了以后也很心酸,流眼泪,但是当贾芸提出来,你能不能够拿出银子来,咱们先把这个人赎出来再说,这个时候,李纨就舍不得银子了,不愿意拿出银子来。这个贾兰呢?脸色话语就更不堪。意思就是说,这事我们管不着,我们也没银子,是这么一副嘴脸。历来有读者读了前八十回里面的一些情节以后,就觉得李纨是一个很完美的人物,这个人不争权不争利,带着弟弟、妹妹们一块作诗,没什么缺点。实际上李纨有很大一个缺点,什么缺点啊?就是她作为寡妇,她为了怕老来贫,她攒银子,就变得非常吝啬非常抠门,是这么一个情况。

如果你仔细去阅读第五回里面,贾宝玉太虚幻境薄命司看到的金陵十二钗正册的册页,关于李纨那幅画,那个判词,以及你再看了警幻仙姑给贾宝玉演《红楼梦十二支曲》,关于李纨的那首曲,你就心里明白了,李纨是有很大的缺陷的一个人。关于她的册页里面的画和判词是这样的,有一盆茂兰,有盆兰草生长得很茂盛,旁边有一个凤冠霞帔的美人。这画看着是挺不错的,而且一看就明白了,李纨守寡以后,就含辛茹苦的培养贾兰。贾兰后来他在读书作诗方面,写文章方面不是非常出色,最后就决定去考武举,当时考举人有文举、武举,文举就是以文章取胜,武举就是你还要有一些武艺才行。

还记得前八十回里面有一个情节吗?宝玉在大观园里面转悠,忽然看见有一只鹿跑出来了,正惊讶呢,就看见贾兰拿着一个弓追这个鹿。贾兰是宝玉的晚辈,是他的一个侄子,见到他,当然就只好垂手侍立,宝玉问他干什么?他说他练习骑射呢。他练习骑射就是为了考武举做准备。宝玉当时就对这种追求功名利禄,参与科举考试,不管是考文举、武举都很鄙意,宝玉不以为然。就说你练什么骑射,你别把牙栽了才好!大意是这样的。前面这样的细节也是一个伏笔,伏贾兰后来就被李纨培养出来了,考武举就考中了,后来就封了官了。而且为皇帝来立了战功,爵位就高升了。那么这样的话,他的寡母就受到了皇帝的表扬,最后就封为了叫做诰命夫人,就头戴凤冠,身披霞帔,像彩霞一样鲜艳的披风。

那么关于她的判词是这样的:“桃李春风结子完,到头谁似一盆兰。如冰水好空相妒,枉与他人做笑谈。 ”头两句等于是把李纨和贾兰名字都点出来了,“桃李春风结子完”就是说李纨她含辛茹苦的培养自己的儿子,果然那个儿子很成才很正气,成为一盆茂兰,一般人跟他没法比了。但是到了后来,宁荣两府败落,他们两个的处境,这两母子的处境就跟别人就都不一样,别人都遭难了,他们独被皇帝挑出来加以表扬,加以肯定。这样就好像贾氏宗族的其他人都冻成冰了,而他们却还是水,这样就遭人嫉妒了。为什么枉与他人做笑谈呢?按说你们那些人倒霉了,我们独得保存,这也没有什么好笑的呀,也不值得你们来指责我们呀!为什么枉与他人做笑谈呢?那么在《红楼梦十二支曲》里面,这个谜底就揭示得更清晰了。

《红楼梦十二支曲》关于李纨那一曲叫做《晚韶华》,韶华就是青春岁月,但是李纨她的青春岁月都在守寡当中耗尽了。《晚韶华》这个曲是这么唱的,“镜里恩情,更那堪梦里功名!那美韶华去之何迅,再休提绣帐鸳衾。”这几句就是说她很早就守寡了,那种夫妻美满的二人生活就不存在了,她的青春也就匆匆的离去了。那么当然后来她把他的儿子培养出来了,中武举了,当高官了,她也被封为诰命夫人了,她戴珠冠了,披凤袄了。但是这个曲是怎么唱的呢?“只这戴珠冠、披凤袄,也抵不了无常性命。”就在她刚刚被封为诰命夫人的时候,她就喜急而亡了。

前面不是讲过这个无常吗?贾元春那个曲就叫做《恨无常》,无常就是中国传说地狱里面的一种鬼,它意味着什么呢?意味着人生无常,不要以为现在荣华富贵,转瞬就可能烟消火灭。就是生死,你自己都很难把握的,一切都不可能是一个永久的常态,会发生巨大变化的,那么虽然她戴了珠冠,披了凤袄,可是无常来了,索命来了,就死掉了。这个时候,这个曲里面有两句特别重要,就对李纨进行批判了。说什么呀?“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

从前八十回有的情节,你可以看出来李纨她很抠门的,她领着宝玉和一群小姐们成立诗社作诗,她自己的月例银子跟贾母、王夫人是平肩的,此外还有庄田,每年分红又是上上份,她银子很多的,平时她花费又很少,但是带着弟弟、妹妹们成立诗社玩,她不愿意拿出银子来,带着她们去找王熙凤。请王熙凤当所谓的诗社的监察御史,其实就是让王熙凤出钱,王熙凤当时跟她你一言我一语的,有一些语言上的交锋。王熙凤点出来,她实际上钱很多的,但是最后王熙凤不得不自己拿出五十两银子来,先让他们诗社拿去玩玩。

所以她是很抠门的,她的抠门有可以理解的一面,因为她丈夫死得早,青春守寡,拉扯一个贾兰不容易,所以说她怕自己老了以后没有依靠,叫做“人生莫受老来贫”,所以说有一句原谅她的话,但是下面一句就狠狠的批判了她,就是当贾氏宗族败落,巧姐落入火坑,需要从锦香院赎出来的时候,她一毛不拔,舍不得拿出银子来救自己的亲戚骨肉,那这就是没有阴德了。过去讲你要积德,一种叫做积阳德,你活着的时候就要做一些善事,在你活的时候就会陆续得到一些好报。另外也要积阴德,什么叫阴德?就是你死了以后,你所做的这些善行还会继续的让人传颂。

但是这个李纨就没有积阴德,所以这句唱词就告诉大家,“虽说是,人生莫受老来贫,也须要阴骘积儿孙”,“阴骘”就是把你所做的善行,好像储蓄一样存在阴间,这样就使得在去世以后,也会美名流传,但是李纨没有做到这一点,关键时刻,人命关天,巧姐被卖到了锦香院,扔到了火坑里,跟把她杀掉没有什么区别,这个女孩以后的一生就毁掉了,可是李纨和贾兰见死不救。

那么这个曲继续唱,说“气昂昂头戴簪缨,光灿灿胸悬金印,威赫赫爵禄高登。”这都是她把贾兰培养出来以后,贾兰后来中了武举以后,官运亨通。可是她虽然封为了诰命夫人,并没有能够真的享到了多少福,她就死掉了。在这个时候就“昏惨惨黄泉路近”了,所以这个曲最后就有这样的唱词,“问古来将相可还存?也只是虚名儿与后人钦敬”。李纨的结局就等于是跟古代那些将相一样,死了以后,留下个虚名。

那么那些将相不管怎么说,留下虚名儿还让后人钦敬,而李纨和贾兰到头来,他们枉与他人做笑谈。有一种古本有写作是“做话谈”,不管怎么样,最后他们因为抠门,舍不得拿出银子来救巧姐,就留下了恶名。人们议论起来以后,就对他们很不客气,李纨辛辛苦苦的守寡一生,虽说把儿子培养出来了,到头来,因为这件事情没有博得美名,却落得骂名。

这一回就写到贾兰的表现非常不堪,关于巧姐的十二支曲的唱词里面不是唱到了吗?“劝人生,济困扶穷。休似俺那爱银钱忘骨肉的狠舅奸兄!”狠舅不需要说,就是王仁了,奸兄是谁啊?绝对不是贾蔷,更绝对不是贾芸,贾芸恰恰是根据曹雪芹的原来构思,埋下了伏线,想方设法去救她的一个唐兄,不但不是一个奸兄,是一个仁兄。谁是奸兄啊?就是贾兰。

因为当时贾芸找到他们以后,就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请求他们多少拿出些银子来救出巧姐。那么李纨就哭穷,贾兰后来就生了一个奸计,就拿出一张银票,说实在不行,就给你一张银票,你拿它兑银子去,就别再找我们了。那么贾芸后来拿着这个银票,发现是张兑不出银子的画死的银票,是一张死票。所以你说这个贾兰奸不奸呢?谁是狠舅,我们知道了,那么谁是奸兄?我们现在也知道,就是这个贾兰。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就写贾芸实在是无奈了,就病笃乱投医,后来他又在夜晚的大观园里面碰到了板儿,板儿也是混进大观园,为的是能够筹银子能够救巧姐。也是找到李纨和贾兰那,也碰了钉子,最后他们发现栊翠庵那边有灯火,就想起来栊翠庵里面的这个尼姑,妙玉应该是一个有钱的人,因为他们模模糊糊听见一些说法,她有大量珍贵的瓷器,她既然藏着很多这种珍贵的瓷器,想必她也有很多的银钱,那不行求求她得了。

他们就翻墙跳进了栊翠庵,结果发现佛堂的那个门没有关死,就看见了佛手,佛的雕像的一只手就被他们看见了。还记得前八十回里面写到过佛手吗?板儿在跟着大人到贾探春的住处去玩的时候,就看见盘子里面搁了很多佛手,板儿当时就要了一个佛手,后来探春就拿了一个佛手给她,说这是拿着玩的,不能吃。那么这也是一个伏笔,这时候看见佛堂里面露出佛的那个手,于是他们觉得应该去拜佛。进去以后,就看见佛手所指的那个方向,那个香案上一包银子。哎呀,这太巧了。

那么他们就发现佛手前面香案上的那个褡包,就包着银子,那个褡包上还写着字,板儿不识字,那么贾芸就把搭包上的字念给他听。他们就把搭包里面的银子掏出来细看,都是上好成色的纹银,铸成了光闪闪的锭子,数一数,一共一百二十锭。贾芸就说,这都是五两一锭的,恰是六百两整。因为赎这个巧姐,那个妓院老板娘就发狠要六百两,其实她当时买巧姐,给王仁的银子没这么多。但是你要赎的话,她就狮子大开口,她要六百两。那么现在一看恰恰就是六百两,板儿开头发愣,后来就“咕咚”跪到了观音菩萨前头,扣头不止。

那个菩萨就是一个观音菩萨,褡包上写的什么字啊?写了两行字,说是“今夜祝祷者得。非其得者,取之即祸。”贾芸后来就解释给板儿听了,说看来这个妙玉师傅料事如神,她就猜得会有人到这来求她拿银子搭救巧姐似的,她写这个话就是说,今天晚上谁要是在菩萨面前跪下来磕头祝祷,这银子就归他了,那么当然后来板儿就是跪下祝祷了。但要是不该这个人得,这个人拿走了,最后就会出祸事,那么他们拿走就正好可以去救巧姐。

这样写也是合理的,因为别忘了,在第十八回,当时一个仆人叫秦之孝跟王夫人汇报,说有一个妙玉如何如何的时候,说了妙玉的师父会演先天神术,妙玉跟着师父学会了先天神术,就是会掐算。所以最后巧姐赎出来,这个银子是妙玉出的,别看妙玉表面上冷面冷心,实际上她有一颗仁爱之心,而且她跟她师父学了以后,会演先天神术,料事如神。

那么后来贾芸、板儿他们得到这包银子以后,就经过一番曲折,终于到锦香院把巧姐就赎出来了。后来巧姐就和板儿结为一对夫妻了,这个在前面是有伏笔的。还记得板儿当时在贾探春屋里面得到了佛手,当时大姐儿,贾琏和王熙凤的独生女儿也被带到大观园来玩,抱着一个大柚子,可是大姐儿见了板儿手里的佛手以后,就非要这个佛手不可。开头板儿还不乐意,不愿意放弃,后来进行大人的哄劝,两个人进行了交换,巧姐就得到了佛手。

刚才一百零一回这的情节,就说明巧姐获救确实跟佛手有关。正好他们跳进栊翠庵,从佛堂的门往里一看,观音的一只手正好指着香案上的褡包,所以巧姐获救跟佛手有关。而板儿换到那个柚子以后,柚子就是圆圆的,像一个球,他是男孩,觉得可以当球踢也很高兴。圆、香橼,柚子就是圆的,又叫香橼,橼又谐音是姻缘的缘。

所以在第四十一回,那段情节的地方,脂砚斋就有一个批语叫做:“小儿常情遂成千里伏线”。最后就埋伏下一段姻缘,这就是一百零一回所写到的这些情节。

那么宝玉关在监狱里面,后来又是怎么个情况呢?请听下一讲。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