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第九十一回:“蒋玉菡偏虎头蛇尾,花袭人确有始有终。”
那么荣国府的处境非常不好了,贾宝玉和薛宝钗身边只留下了一个丫头麝月了,这个日子就很暗淡了。可是忽然有一天说北静王府派人来,干吗呢?下请帖,要请贾宝玉和薛宝钗夫妇到北静王府去看戏。看个戏本来不算什么事,可是你想想荣国府都已经败落到这种地步了,北静王那可是王爷...
介绍: 第九十一回:“蒋玉菡偏虎头蛇尾,花袭人确有始有终。”
那么荣国府的处境非常不好了,贾宝玉和薛宝钗身边只留下了一个丫头麝月了,这个日子就很暗淡了。可是忽然有一天说北静王府派人来,干吗呢?下请帖,要请贾宝玉和薛宝钗夫妇到北静王府去看戏。看个戏本来不算什么事,可是你想想荣国府都已经败落到这种地步了,北静王那可是王爷,人家还善待宝玉夫妇,下请帖来请他们到北静王府去看戏,这当然就等于是给了荣国府一线光明,就是在危难当中,最起码还有北静王这样的王爷给予关怀。
那忠顺王和北静王呢?他们虽然合不来,前面重要的情节还记得吗?贾宝玉为什么挨打呀?就是因为北静王和忠顺王争夺一个戏子,谁呀?就是蒋玉菡,就是琪官,琪官本来是忠顺王府豢养的一个戏子,但是他愿意跟北静王交好,愿意给北静王唱戏,后来就私自逃离了忠顺王府,在东郊紫檀堡自己买了房舍,在那单过去了,后来结识了贾宝玉,两个人交换了汗巾子,成为好朋友。
那么忠顺王府后来知道这个消息以后,就派长史官到荣国府找贾政,要求宝玉放出蒋玉菡来。宝玉其实并没有拐走蒋玉菡,后来迫于无奈,宝玉只好讲出来他所知道的,蒋玉菡在东郊紫檀堡居住的情况。那么后来忠顺王府就派人去把蒋玉菡又抓回去了,所以忠顺王和北静王最起码在争夺一个戏子上面就是有过节的。
那么两个府都养戏子,都特别好开宴演戏请客展示,那么这一回北静王就在他的府第演戏,请了很多的王公贵族各色人等,其中也请到了荣国府的宝玉和宝钗夫妇。所以北静王他排了一出什么戏呢?就叫做《钗钏记》,前面多次讲到原来贾府的小戏子龄官,他唱的两个折子戏非常有趣,叫什么呢?《相约》、《相骂》,这都是《钗钏记》里面的折子戏。后来不是贾元春打算让自己府里面的戏班子进宫给皇帝来演这个戏吗?结果没想到她自己家里的戏班子早就已经烟消云散了,而且她所欣赏的那个龄官也远走高飞了,后来贾府为了应付这个事,因为跟北静王府关系特别好,就借了北静王府的戏班子排了这个戏,进宫去演了。北静王后来觉得这个戏也很有意思,何必去演两折呢?干脆把全本《钗钏记》都排出来岂不是很有趣吗?最后就把全本《钗钏记》都排出来了,于是就选了一个黄道吉日,广请各方人士齐来观看。
那么宝玉和宝钗获得北静王的邀请,能够出府观戏,大大的振奋了荣国府的人心,因为原来他们等于被软禁了,现在就可以梳妆打扮,等于是很招摇的穿过府里面的各个空间走出大门,坐上车去到北静王府,作为贵宾来观戏。那么这个忠顺王本来是不愿意宝玉、宝钗出府观戏的,可是北静王跟他平起平坐,都是王爷,都是当今皇帝的亲兄弟,虽然他跟北静王有过节,也不好为这么个事撕破脸,所以最后也没阻拦,宝玉和宝钗就成功的到达了北静王府,不但看了戏,而且宝玉和北静王之间还又有交流,而宝钗和北静王妃也有交谈。
在这个过程当中,宝钗就借机会跟北静王妃说,宝玉应该去参加科举考试,但是他的身份没有,能不能够通过北静王给他一个到国子监听课的身份,这样的话,就能促进宝玉在科举上有所进步,有一个光明的前途。北静王妃当然就觉得这个想法不错,而且也不难,她跟北静王说说,宝玉可以很轻易的成为到国子监听讲的一个学员。宝钗是苦心孤诣总希望宝玉在科举上有所进展,所以她认为给他谋一个国子监生员的身份是天大的事,而且天赐良机,她就当面跟北静王妃提出来了,北静王妃允诺了她。所以后来果然北静王这边就给宝玉落实了,他可以成为国子监的一个生员,他可以到那去听课,这样对他今后科举考试蟾宫折桂奠定下很好的基础。
那么忠顺王和北静王一直较劲,他发现北静王在他府里面大摆宴席唱大戏,排出了全本的《钗钏记》,一时京城里面的王公贵族就都纷纷的来议论这出戏如何的好看,北静王如何的懂戏,而且当时的场面如何的热闹风光。所以忠顺王就决定也在自己的府第里面演大戏,就排出了全本《牡丹亭》,还安排琪官,就是蒋玉菡一个人分演两角,前面《游园》、《惊梦》扮旦角,后面《拾画》、《叫画》让她再扮小生,演生角。这样他就想通过他府里面的这出大戏在京城里面造成更大的声势,压过北静王府的那全本的《钗钏记》。
而他们这样做,实际上也都是希望能够把消息传到宫里面,最后被皇帝调演,如果这个戏能获得皇帝的赞赏,那对他们王爷地位的稳固当然都有好处。忠顺王他府里开戏,他也是广请京城的王公贵族,北静王他府里面演全本《钗钏记》,他也邀请了忠顺王府,忠顺王府也有人去了,那么忠顺王府演全本《牡丹亭》也邀请了北静王府的人,北静王自己跟着王妃去了。因为北静王非常喜欢蒋玉菡这个戏子,蒋玉菡一度等于是经常到北静王府去为北静王唱戏,让北静王开心,只是后来因为没办法,又被忠顺王抓回忠顺王府了。那么现在既然能够演全本《牡丹亭》,前面演旦角,演杜丽娘,后来演小生演柳梦梅,那么他听说北静王要来看戏,非常兴奋。
到那天北静王果然就来了,这蒋玉菡在台上就使出浑身的解数来展现自己的艺术风貌,北静王看得也非常开心。那么前半段演完了,对坐休息,这个时候北静王觉得不太舒服,就和北静王妃离席回府了,北静王放弃下半场,这个消息传到了后台,蒋玉菡心里就非常难过,他就不愿意往下演了,注意这一回回目的前半回叫做“蒋玉菡偏虎头蛇尾”,他前面演得很好,后面他就不演了,忠顺王就很生气。就问他为什么?他就说,当中休息的时候,吃了一种点心,一种羔,嗓子就不舒服了,唱不出来了。这个就闹得不欢而散了,忠顺王虽然很生气,拿他也没有办法。
那么后来故事又讲到袭人到了忠顺王府以后,原来这个世子要霸占她,要娶她做小老婆,但是后来忠顺王的母亲,这个老太太还在,伺候这个老太太的丫头老让这个老太太不满意,就凑巧袭人有一次就去服侍了她,老太太很满意,老太太就留下了袭人在她身边,这样这个世子就没有办法把她祖母身边的这个得以依赖的女子弄走,袭人就得以逃脱了忠顺王世子的魔爪。
那么后来忠顺王觉得对袭人也得有一个安排,就把她嫁给了他所豢养的戏子蒋玉菡,他觉得这样就可以把蒋玉菡长期的,永久的留在他的府里面了,属于他永远御用的一个来逗他开心的戏子。那么袭人嫁给蒋玉菡以后,袭人从荣国府离开时候,什么都没有带,后来府里还是把一些箱笼给她送去了。那么袭人嫁给蒋玉菡以后,打开一个箱笼一看,里面就是一条大血红点子的汗巾子,蒋玉菡一看,呀,这不是当年我送给贾宝玉的吗?两个人恍然大悟,原来他们的命运自有天意,当年这一条大血红点子的汗巾子就成了他们两个终于结为夫妇的一个纽带。
前八十回里面这样写的,宝玉和蒋玉菡互换了汗巾子以后,回到了怡红院,那么袭人就发现宝玉这个汗巾子不对头了,那么宝玉后来就把这个汗巾子在晚上换到了袭人的腰上,袭人早上发现以后不乐意,就把这个汗巾子扔到一个空箱子里面去了,当时都没在意,没有想到,原来却是袭人和蒋玉菡结为夫妻的一个重要的,等于是天意的一个标志。
那么宝钗和宝玉回到荣国府以后,他们的生活就日渐艰辛,因为忠顺王府供应的饭食就越来越差,后来就发现有专门的饭庄派人到荣国府来给宝玉、宝钗送上好的饭食,怎么回事呢?就是袭人和蒋玉菡他们通过种种方法,谋求到了这么一个援助宝玉和宝钗的方式,虽然忠顺王府对荣国府的看守很严密,但是他们通过贿赂,通过打通关节,这样就救出了宝玉、宝钗。
所以在前八十回的第二十回,脂砚斋就有重要的批语,她说:袭人正文标目曰“花袭人有始有终”。她就透露在八十回后有一回的回目当中有一句就是“花袭人有始有终”。那么现在我们所讲到的九十一回下半回就是花袭人有始有终,她和这回的前半回的回目是对应的,连起来就是“蒋玉菡偏虎头蛇尾,花袭人却有始有终”。那么贾宝玉在第五回,在太虚幻境薄命司里面翻册页的时候,他翻到了又副册,又副册的第一副画的是晴雯,判词也是写给晴雯的。但是第二幅呢?就是袭人。当时宝玉所看到的册页上,画的是一簇鲜花,一床破席。这是画面,这个画面它所谐的音就是花袭人,判词是“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在前八十回里面很多情节都让人觉得到头来袭人一定是成为贾宝玉的首席小老婆,一定是这样一个前途,就是觉得她的性格是温柔和顺的,气质似桂如兰,就是没有想到最后能够享受她的,娶她为妻的却是一个优伶,就是蒋玉菡,谁知道作为王孙公子的贾宝玉跟她并没有坚实的缘分。但是在曹雪芹笔下,花袭人又并不是一个像120回《红楼梦》里面所写的那样一个狭隘自私的女子,她是一个活生生的生命,她在生命的关键时刻所走出的步伐,自有她的道理,而她嫁给蒋玉菡以后,她对贾宝玉还是有始有终的,想办法去救济困境中的宝玉和宝钗。请听下一讲。
——结束——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