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辑】致敬记者:感谢饱含新闻理想的你们继续前行

情感 声图Radio 第40期 2018-11-08 创建 播放:20679

介绍: 搜索关注微信号“深夜图书馆今天更新了吗”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采访是一种抵达” 柴静曾这么说。记者用问题作为前行的路牌,抵达一个个人物,一个个现场,一个个事件,一个个真相。有时候,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终点。但更多时候,他们的抵达不过是一次停歇,五分钟之后,在某个角落酝酿爆发的新闻,又再次驱使他们前行。

第19个...

介绍: 搜索关注微信号“深夜图书馆今天更新了吗” 获得更多精彩内容

“采访是一种抵达” 柴静曾这么说。记者用问题作为前行的路牌,抵达一个个人物,一个个现场,一个个事件,一个个真相。有时候,他们以为自己已经到达了终点。但更多时候,他们的抵达不过是一次停歇,五分钟之后,在某个角落酝酿爆发的新闻,又再次驱使他们前行。

第19个记者节,让网易声音图书馆带你走进四位记者的真实故事。

2000年,滴儿10岁,她爷爷是当年小城那张报纸的主编,笔杆子很硬,写文章的功夫了得,更重要的是,在小滴儿的心里,爷爷是个很正直的人。在她的蒙昧的阶段,成为像爷爷这样的人,打开了她进入媒体行业的大门。

从华中师范大学新闻系到英国卡迪夫大学国际新闻研究生,滴儿对这个行业的热爱由始至终,除了从小的耳濡目染,更多的原因来自她对爷爷的承诺——“有一天如果我能做个记者他一定会感到很欣慰”。

2014年,硕士毕业的滴儿回到凤凰网实习,她的第一位正式采访对象,是她从地方媒体小方块的文字报道中找来的。
“那一阵子,我似乎刚看过《达拉斯买家俱乐部》,所以一眼就相中了这个选题。心中本能的为这个群体感到不平,为什么帮助吃不起药的患者提供购药的渠道,还得被抓?于是我马上在他微博下说明情况,留了电话,很快便得到了回复。隔天他来北京,就做了正式的视频采访。”

后来他的故事被改编成电影《我不是药神》,在2018年的夏天引发了人们无数的讨论,可滴儿却说,再大的影响力都比不上陆勇被湖南沅江检察院撤诉时那种成就感。

“我现在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陆勇时的情景,跟电影(《达拉斯买家俱乐部》)里瘦成杆子的男主比起来,他显得有些虚肿,脸上有药物作用下的色素沉淀痕迹。得知他来北京找律师,我就给他介绍了因工作刚认识的张青松律师。”

回看当初的片子,滴儿又笑着说道:那个时候太不成熟,全程输出自己的价值观,BGM也配的迷之煽情,并没有做到新闻要素中的客观,可那却是初心呀。

和“血统纯正”的滴儿不同,在记者行业已经摸爬滚打14年的马骏,说起当初做记者的原因完全个意外。大学计算机系的他,赶鸭子上架的参加了《挑战主持人》,当场就被制片人看中,进了兰州电视台做出镜记者。十几年风雨后,他说“这是命中注定的,注定我就是为这行而生的。”

马老师的朋友圈像一个小型的直播现场,永远都能在一线看到他的身影,12.1天津大火12.21杭州保姆放火案、 8·27昆山持刀砍人案以及刚刚发生的重庆万州公交车坠江事故等等,他说这个世界上有许多事儿都需要记者去记录、去发声,而这个过程中掺不得一点假。

“每一次新闻现场印象都挺深刻的,就拿这次重庆公交车坠江事故来说吧,我和同事最先到了事发地,冰冷的江面上雾很大,到场之前我了解到有一家四口随公交车一同坠入江底,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我们去到公交车司机家中、去到被撞的女司机家中、去到事发的22路公交车终点站,从点点滴滴的走访试图去还原当天发生的一切。事故最终的调查结果可能出乎很多人的意外,但作为参与现场报道的记者来说,公布之前也想到了,15个鲜活的生命啊!真的不应该发生!”

回忆到这里,马老师沉默了,14年一线记者生涯,他见过太多悲剧的发生。天灾人祸面前,生命都变得微不足道,但在煽情和感动的叙事之外,对灾难的每一次追击和问责,都让他们不再那么轻微,这是对那些不幸逝去的生命最大的尊重。

就在采访完结束后的几个小时,兰州高速一收费站发生多车相撞的重大交通事故,新京报记者马骏冒着风雪奔向现场。

在距离兰州几千公里之外的伦敦,penny正在参加美联社UGC用户原创内容集训。

2015年,对刚到美联社亚太地区总部工作的penny来说,是难以忘怀的一年。

8月17日,泰国曼谷市中心著名旅游景点四面佛附近发生爆炸,爆炸已经造成22人死亡上百人受伤。“当时场面非常混乱,我在现场医院两边跑了一整晚,那个事件死伤了很多中国游客,我在报导的过程中有很多瞬间真的需要放下镜头,给当事人一些空间。”说起3年前的爆炸案,penny还是会有些哽咽“那是我第一次那么近距离目睹死亡,他们经历着我无法想象的痛苦和无助,我对他们的采访和提问只能在他们做好心理准备的时候才能进行。说实话,记者真的是一个很矛盾的工作,但它教会我多一些倾听理解和换位思考。”

如今的penny已经能够独挡一面了,她说,“我从来没有什么远大的新闻理想,从事新闻工作就是想帮助更多的人更好地获取正确的信息。新闻人在社会上的价值远远超过新闻本身创造的价值。”

成为战地记者是很多人选择记者这个行业时必然会有的幻想,我也不例外。今年的上海电影节,我还特意看了西班牙导演埃尔南·辛的《死于揭露》——一部聚焦战地记者受到的心理创伤的纪录片。

片中一个记者对他的孩子说:水龙头拧开就有水,这不是世界本来的样子,它是反常态的,你要知道你很幸运。

对Usama Alony来说,那段时间,能见到第二天的日出同样是幸运的。

2012年,22岁的Usama Alony开始在半岛电视台做制作人,同年,他被派去前线报导叙利亚战争。战乱环境中报导新闻极具挑战,无限接近真相,也无限接近死亡。前一天采访过的村子,在第二天被夷为平地;自己的朋友被ISIS绑架失踪十多天,救出来是时候下巴脱臼,整个人心理也受到了很大创伤…..

但当我问到他如果有一次重新选择的机会,还会选择做记者吗?
Usama Alony说“会”。

他的回答让我想到影片的最后逝世记者的名字以及在世时间的记录。幸存者说,他们是社会的眼睛,要告诉世界究竟发生了什么。如果报道的新闻能成为一种武器,来对抗战争让世界和平,我想这应该是所有战地记者的心愿。
“如果我们不能让世界变得更好,至少不能让世界往更坏的方向发展吧,我已经做好了准备迎接世界丢给我的任何难题。”

在这个自媒体爆发、公民记者上线、人人狂欢的时代,记者的身份被稀释,被嘲讽,甚至被边缘化,被忘记。但每次公共事件,谣言四起、躁动蔓延,我们想到的还是记者。在那些勇敢前行的记者身上,我们能看到新闻理想还在发光发亮,温暖寒夜、抵御孤独。高尚的新闻情怀从来不是悬于半空,而脚踏实地——如同他们踏实地走过每段旅程——踏实地握在他们手中,出现在他们的笔下。

不管是奔赴前线的战地记者,还是接近民生的都市记者,不管是坚强无畏的调查记者,还是扎根基层的乡村记者,不管是伟大的还是渺小的,被记住的还是被忽略的,感谢他们的前行,带领我们抵达不被暴露的人性侧面,不被关注的社会群体,不被理解的事件背后。

感谢记者,致敬真相。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Amped Studio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音乐交易平台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4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1] 1186-05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