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母爱语慰痴颦。
上一讲末尾,我提醒你,贾母见到薛宝琴以后很喜欢,就打主意了,后来就问薛姨妈,要知道薛宝琴的家庭景况和生辰八字。薛姨妈开头就误会了,以为是想把薛宝琴要来做贾宝玉的正妻。其实是薛姨妈糊涂,为什么呢?薛宝琴一来,贾母就做了一件事,喜欢她,把她留在身边,不稀奇。可是逼...
介绍: 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母爱语慰痴颦。
上一讲末尾,我提醒你,贾母见到薛宝琴以后很喜欢,就打主意了,后来就问薛姨妈,要知道薛宝琴的家庭景况和生辰八字。薛姨妈开头就误会了,以为是想把薛宝琴要来做贾宝玉的正妻。其实是薛姨妈糊涂,为什么呢?薛宝琴一来,贾母就做了一件事,喜欢她,把她留在身边,不稀奇。可是逼着王夫人把薛宝琴收作干女儿,这个举措其实是别有用意的。薛姨妈如果聪明的话应该能悟出来,薛宝琴既然成了贾宝玉的小妹妹,他们两个就不方便婚配了。那么贾母当时问了以后,王熙凤就知道贾母的心思,当然一听说薛宝琴已经许人家了,许了梅翰林家了,她的哥哥薛蝌带着她到京城就是为了来圆满这桩婚事。书里又交代这个梅翰林因为当时派了外差了,不在京城,所以需要等待一时,这样薛宝琴才暂时地住到荣国府。
那么贾母究竟在打什么主意?王熙凤说,我也觉得他们是天生的一对,贾母就故意问,你说的是谁呀?王熙凤就当着大家说,既然宝琴已经许了人家了,我就不说算了。那么贾母和王熙凤她们打的主意就是想把薛宝琴要过来许配给他们的老亲世交甄家的甄宝玉。
书里在上一回五十六回,写甄夫人带着她的三女儿进京了,而且又交代出来她们家的大女儿和二女儿早就嫁到京城了,和贾家来往很密切,关系很好。到五十七回一开头就写王夫人叫过宝玉,带着他去到甄家在京城的大宅院里面,去拜见甄夫人。所以书里面所写的这个甄家,所写的甄夫人、甄宝玉,当然他有象征意义,确实甄家是贾家的影子,甄宝玉也是贾宝玉的影子,可是又不完全是当作一种虚幻的象征符码出现,甄家、甄夫人、甄宝玉在书里面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人家和角色。
那么这些情节就进一步说明故事写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像贾家的宝玉,甄家的宝玉都有个十四五岁了,家里都要开始为他们考虑婚配的问题了。那么两府的一些小姐们年龄也一天天长大,所以贾母一听甄夫人带了甄家的三姑娘进京,也就关心地问许了人家没有?那么大家想一想,故事里面的宝玉、黛玉年龄一天天的在增长,那么他们的爱情已经写得很充分了,那么他们的婚姻前景怎么样呢?有贾母在保驾护航,但是他们的爱情走向婚姻还会遇到很多的险滩激流。
这回就写了一个很重要的情节,他不是正面写宝玉和黛玉的爱情。因为早在前面,他就已经把宝黛的爱情等于是做了一个收束,就是他们两个已经心心相印到不再互相地闹别扭了。而且黛玉和她的情敌宝钗两个人就钗黛合一了,成了闺蜜了,能说知心话了,建立互信了。所以请你注意,不要把《红楼梦》简单地概括为一部写宝黛爱情的书,实际上早在第四十五回,关于宝黛之间的爱情的描写就基本上淡化了,作者开始放开手去写一些别的故事,浓墨重彩去刻划一些其他的人物了。如果我们把宝黛的故事往下延续,那么到第五十七回,现在讲的这一回就达到了一个最后的高潮。从这以后,基本上就不再浓墨重彩写他们两个的爱情故事了,当然也还会有一些笔墨写到宝玉对黛玉的关心,和黛玉对宝玉的始终不渝的情感,可是矛盾冲突就基本上不再写了。
那么这一回,他写宝黛的爱情是很有意思的侧面来写,宝玉爱黛玉,黛玉爱宝玉,这已经不需要再往下去细写了。宝玉一脑门子心思要娶黛玉为正妻,黛玉心里头也非宝玉不嫁,这都不需要说了。那怎么能够再形成一个对他们两个爱情的描写呢?他就通过黛玉的首席大丫头紫鹃,从紫鹃这个角度来写,紫鹃原来是贾母的一个丫头叫鹦哥。黛玉进府以后,贾母看见黛玉所带来的这个江南的小丫头雪雁一团孩气,还没有长大,就把自己身边的鹦哥拨给黛玉做首席大丫头,这鹦哥后来就易名紫鹃。这紫鹃在黛玉身边,两个人最后就形成一种超越主仆关系的朋友的关系了,就等于是一对闺蜜了。紫鹃对黛玉的性格有了全盘的把握,而且她对黛玉和宝玉之间的这种情感也看得非常准确,非常清晰。
那么岁月流失,一天过去又是一天,宝玉和黛玉都在长大。紫鹃她就开始为宝黛的婚姻操心了,她想推动这件事情,怎么推动呢?就是有一天宝玉又到潇湘馆去,那么还没进潇湘馆,就在园子里遇见了紫鹃,两个人就说话。紫鹃就利用这个机会试探贾宝玉,大意就是说现在咱们都大了,所以你跟我说话别拉拉扯扯的。而且林姑娘也大了,说不定哪天林家就会派人来把她接走了。这句话就刺激到宝玉,宝玉就说,她林家已经没有什么人了,父母都没有了,也没有什么很亲近的亲属了,你怎么说这话呀?大意是这样的。那么紫鹃就告诉宝玉,就说,别以为林家人都死绝了,林家是早晚会派人来把林姑娘接回去的,难道林家一个姑娘能够永远留在你们贾家吗?说得不是简单的几句话,是一大篇话。宝玉听见紫鹃说得好像自成逻辑,是啊,就急了,就发呆了,就得痴病了。
那么后来宝玉回到怡红院以后,袭人就发现他非常古怪,让他睡他就睡,让他起来吃东西他就吃,就好像傻了一样,就着急了。那么开头不敢去跟贾母、王夫人汇报,正好奶妈李嬷嬷又跑来了,其实这个李嬷嬷是宝玉很讨厌的一个老婆子,那么他们就让李嬷嬷看看宝玉究竟怎么了。这个李嬷嬷就先往宝玉身上摸了摸脉,然后又掐他嘴唇上的人中,插的那个指印都挺深了,可是宝玉也没说疼。李嬷嬷就说了一声,可了不得了,搂着宝玉就放声大哭。这样就把袭人她们给吓坏了,她们心想李嬷嬷年纪这么大了,经的事那么多。她觉得宝玉不中用了,想必真是不中用了,这样不往上汇报不行了,就采取向贾母、王夫人汇报。当然在这个之前,袭人就先跑到潇湘馆去找了这个紫鹃,因为她听说是在园子里紫鹃跟宝玉说了些什么话。那么当时紫鹃正给黛玉喂药呢,那么袭人去了以后也顾不得许多,就责问紫鹃,说你这个姑奶奶,你跟我们那个爷说了什么呀?现在他呆了,眼也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说李嬷嬷掐他,他也不疼了,死了大半个了。
黛玉一听就把刚服的药连吃的饭全吐出来了,就吓得紫鹃也忙来给她捶背。那么黛玉伏枕喘息半晌,推紫鹃道:“你不用捶,你竟拿绳子来勒死我是正经!”所以他这一回没有正经写宝玉和黛玉的爱情,黛玉对宝玉没有猜疑,是紫鹃她作为一个旁观者,她老着急,老觉得你们俩这么相爱,到头来,如果不一娶一嫁的话,怎么个了局啊?所以她拿话去斥宝玉,紫鹃的思路有可理解的一面,但是确实有错误的一面。你推动宝玉没有用,宝玉这个人他是把黛玉当作知心的,他今后是想娶她为正妻。但是宝玉自己作为这样一种性格的贵族公子是不可能主动去跟贾母、王夫人说的,那也不符合当时那个社会的规范。所以你去试宝玉的话是一个很冒险的行为,一招险棋。
那么这个事闹大了,贾母、王夫人就到了怡红院了。那么袭人就把紫鹃也拉到了怡红院,贾母一看见紫鹃就眼内出火,就骂她,你这小蹄子,你跟他说什么了?紫鹃一时也难以申辩,就说“没敢说什么,不过说了几句顽笑话。”这个时候,宝玉见了紫鹃就“哎呀”一声哭出来了,一个傻呆呆的人突然“哎呀”一声哭出来,就说明他的那个精神状态有所缓解,那么这样一下,大家就都放下心了。那么贾母这个时候就拉住紫鹃,让宝玉打紫鹃。她就知道是紫鹃得罪宝玉了,谁知道宝玉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这话一开头,大家都不懂。后来紫鹃只好坦白交代怎么回事,才明白原来是紫鹃跟宝玉说了林家要把黛玉接走的话,才惹出了这么一个事端。
这时候请注意贾母的反应,如果贾母是不赞成贾宝玉今后娶林黛玉为正妻,她底下就不会这么说话了,她一定会大怒,她一定不仅眼内出火,而且一定要严厉地整治紫鹃。结果呢?贾母一听是这么回事,贾母就流泪道,贾母怎么说的呢?“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再往下跟紫鹃说话的口气就非常缓和,说“你这孩子素日是个伶俐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你平白哄他作什么呀!”她就闹明白了,原来这个紫鹃说了那样的话,她就觉得不要紧了。
那么有一笔写得很有趣,正说着呢,就有人来回话,说林之孝家的、单大家的都来瞧哥儿来了,就是两个有头有脸的高级仆妇,林之孝家的是另一个大管家林之孝的妻子。那么贾母当时因为知道怎么回事以后放心了,她觉得不是什么大事,就说难为她们想着,叫她们进来瞧瞧吧。结果宝玉听了一个林字就满床闹起来说:“了不得了,姓林的人来接她们来了,快打他出去罢。”贾母听说以后就说:“打出去罢。”(宝玉)就生怕林家真有人到京城把黛玉接回江南,那么宝玉又一眼看见了他怡红院的十锦格子上陈设的一只金西洋自行船,又指着乱叫:“那不是接她们来的船来了,湾在那里呢。”贾母就忙命人拿下来。袭人拿下来以后,宝玉伸手便接过来掖在被中,笑道:“这可去不成了!”一面说这话,一面死拉着紫鹃不放。
那么这一回就通过紫鹃她试探宝玉闹出了一场很大的风波。到这一回应该是对宝黛的爱情描写就达到了最后一个高潮,其实我前面已经点出了,再重复一下,在这回里面,他所写的还不是宝玉和黛玉之间的爱情纠葛,因为他们两个早心心相印,互相不再猜忌,不闹别扭了。他是写紫鹃作为一个旁观者,关心她命运的一个共同的朋友,想通过这个办法来推动宝黛婚姻的圆满。那么在五十七回里面,还继续写到一些非常值得回味的情节,请听下一讲。
——结束——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