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贾宝玉他在王熙凤过生日这天,他不去坐席,他私自地带着茗烟,穿着素白衣服到城外去祭奠一个人。因为开锣了演戏了,都还不见他来,府里的人就都急了,尤其是贾母,她最心疼的孙子究竟哪去了呢?另外像袭人,她负有责任的,怎么会这个宝玉不见了呢?正在大家急的不得了的时候...
介绍: 第四十四回:“变生不测凤姐泼醋,喜出望外平儿理妆。”
贾宝玉他在王熙凤过生日这天,他不去坐席,他私自地带着茗烟,穿着素白衣服到城外去祭奠一个人。因为开锣了演戏了,都还不见他来,府里的人就都急了,尤其是贾母,她最心疼的孙子究竟哪去了呢?另外像袭人,她负有责任的,怎么会这个宝玉不见了呢?正在大家急的不得了的时候,他就回来了。他赶紧匆匆忙忙跑到怡红院,把素衣服脱了,再换上绚丽的衣服去赴席。
那么在这个过程当中,他就见到了玉钏,玉钏是谁呀?是投井自尽那个金钏的妹妹。他就跟玉钏赔笑,说你猜我往哪里去了?玉钏不理她,只管擦泪。那么你就明白了吧?他记得金钏的生日也是九月初二,所以这一早,他就跑到城外找到了一个尼姑庵,找到了井台,借了香炉祭奠了一番。宝玉跟金钏调笑,虽然那个话不多,来回来去也就那么几句话,就造成了金钏被撵,投井自尽的那悲剧。他内心是很悔恨的,他用这个行动去救赎。这些地方写得都非常好,说明他写这个宝玉是一个立体的写法,他不是写他全是优点,他也有毛病,但是他又写出了宝玉对自己所做的值得悔恨的事情努力去补救,去求得内心的忏悔的这种效应。
那么坐席的其他人都没在意,只要宝玉回来了,贾母也放心了,大家又都高兴了。当时正在演戏,演的什么呀?演的是《荆钗记》,这出戏里面有一折叫《男祭》,所有人都不在意,林黛玉在意。跟宝玉心心相印的就是林黛玉,所以林黛玉装着看戏,宝玉当时也就回来了,到场了,坐在一处了,林黛玉就故意和薛宝钗说话,那么当然宝玉也听见了。林黛玉说的是什么呢?说这王十朋也不通的很,不管在那里祭一祭罢了,必定跑到江边子上来作什么!俗语说,“睹物思人”,天下的水总归一源,不拘那里的水舀一碗看着哭去,也就尽情了。什么意思啊?这出戏里面有一个角色叫王十朋,写这个王十朋祭奠亡灵,他是到江边去哭,林黛玉就说了,不必到那么远去,不必非得到江边或者是其他的水边,你在家里舀一碗水睹物思情,也能达到祭奠亡灵的目的。她就猜出来贾宝玉是去祭奠金钏去了,别人都浑然不觉,黛玉是知音,黛玉知道。
然后这回就写在赴宴当中,王熙凤就喝多了,喝多以后就想回她自己的院子歇一会儿。结果就发现贾琏趁这个空档在家里面找了一个仆人的媳妇鲍二家的乱搞。那王熙凤当然就气疯了。当时她和平儿到了院子里,隔着窗户还听见贾琏和那个鲍二媳妇俩人说的话。那么只听见鲍二家的说,多早晚你那阎王老婆死了就好了。贾琏就说,她死了,再娶一个也是这样,又怎么样呢!那妇人就说,她死了,你就把平儿扶了正只怕还好些。贾琏说,如今连平儿,她也不许我沾一沾了。她指的就是王熙凤,平儿也是一肚子委屈不敢说。说,我这命里怎么就该犯了“夜叉星”呢?这种话就很恶劣了。一个是贾琏这个情妇就咒王熙凤死,而贾琏就咒王熙凤是夜叉星,当中还把平儿拉扯上。那鲍二媳妇的就建议说,你以后不如王熙凤死了,把平儿扶正。扶正就是由小老婆升格为正妻。
那么两个人在窗户根前听见这个话以后,王熙凤气得浑身乱战,就先回身打了平儿几下。她为什么要打平儿呢?因为窗户里面那话好像鲍二媳妇和贾琏都觉得平儿比她好,所以她觉得平儿可气,所以先把平儿打两下。然后一脚踢开门进去,不由分说,就跟那个鲍二家的厮打一顿。那么又打平儿,打得平儿有冤无处诉,那么平儿因此也就上去和鲍二家的厮打。那么贾琏在这个情况下,他不敢去打王熙凤,他就骂平儿,而且拿脚踢平儿,这样就闹得不可开交。
那么事情就闹大了,闹大以后,王熙凤就哭着往贾母跟前跑,贾琏就居然手里拿着一把剑追出去。这种贵族家庭的家庭闹剧其实不是什么新鲜事,几乎每一个贵族家庭都会出这样的问题。那么曹雪芹一支笔就往下写,就进一步刻画出了贾母这样一个贵族老太太她的睿智,怎么处理这件事情?王熙凤就哭着跑到贾母跟前,就说贾琏要杀她。那么当然在一片混乱当中,邢夫人也就去拦着贾琏骂他。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贾母怎么办?贾琏在贾母面前撒娇撒痴涎言涎语的乱说。贾母气的就说,我知道他不把我们放在眼睛里,叫人把他老子叫来!看他去不去。那么贾琏才趔趄着先出去了,那么这时候一屋子人都面对这么一个突发事件,怎么办?贾母干净利落收拾残局,请听贾母的话。贾母笑道,当着众人,贾母这个时候居然笑,她说,“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都是我的不是,她多吃了两口酒, 又吃起醋来。”她这是说的王熙凤。
贾母居然为贾琏这么开脱,仔细想这话惊心动魄,一个贵族老太太对她的孙子、孙子媳妇闹家庭矛盾,这个孙子跟一个仆妇乱搞,而且闹得沸反盈天,家丑已经在宅院里面彻底暴露了。她怎么说?什么要紧的事?她认为不是什么大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那里保得住不这么着。认为一个贵族公子有点这种事情不算什么。再一句话更惊心动魄,叫做“自从小儿世人都打这么过的”。
那么在那样一个时代,那一个社会,那样一个家庭,贾母她体现出一种高度的家庭政治方面的睿智和宽容。而且她就针对王熙凤说,都是我的不是,说你过生日,多吃几口酒,结果你又吃起醋来了。贾母这么一说,效果怎么样呢?众人就都笑了,最后贾母就安排贾琏给王熙凤和平儿赔不是。所以贾母她处理家族政治非常有魄力,非常有技巧。仔细想一想,贾琏和鲍二媳妇在乱搞的时候,一些胡言乱语算得了什么呢?贾琏和王熙凤的婚姻是四大家族的亲上加亲,不可能真由一个仆妇给破坏掉。贾母对此是坚信不疑的,事实也是这样的,后来贾琏不得不当着贾母的面给王熙凤和平儿赔不是。
所以读《红楼梦》要读出这种味道,它不光是刻画了宝玉、黛玉这样一些贵族青年男女他们的形象,他还刻画出了像贾母这样的贵族老太太的形象,她是一个饱经世事沧桑,积累了许多的人生智慧,非常会调理家庭矛盾,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这样的一个贵族老太太。
那么后面就写平儿被两个人打了踢了,她平时为他们是忠心耿耿的服务,尤其是对王熙凤。像王熙凤每个月把这个月例银子拿出放高利贷获得利钱,这还都是瞒着贾琏的,平儿跟王熙凤真是一条船上的,忠心耿耿地维护王熙凤的利益。没想到王熙凤这次把她打了,而贾琏就更狠了,就踹她了,上头被打脸,底下被踹腿。平儿也是花朵一样的青春女性,遭到如此的荼毒,那么她当然就暂时不愿意,也不好回到贾琏、王熙凤和她共同居住的那个小院子里了。那么袭人就把平儿接到怡红院了,接到怡红院以后,当然就劝她,帮她排解。就说二奶奶也是一时生气,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
那么平儿被打了踢了以后,整个这妆容当然也都被破坏了。所以宝玉就让袭人为平儿重新理妆,袭人就拿出自己两件不太穿的好衣服来给她换,而且又安排她洗了脸。那么宝玉还帮着平儿重新化妆,平儿在那个妆台前就去找粉,不见粉,宝玉就走到妆台前,将一个宣窑瓷盒揭开,里面盛着一排十根玉簪花棒,就拈了一根递给平儿。跟平儿说,这不是铅粉,这是紫茉莉花种,研碎了兑上香料制的。这不是一般的那种市卖的,俗气的擦脸的粉,是用紫茉莉花种子研碎了兑上香料制作的。平儿倒在手掌一看,果见轻白红香,四样俱美,扑在面上也容易匀净,而且还能够润泽肌肤。
那么最后再一看,胭脂也不是一般的,一张一张那种胭脂,却是一个小小的白玉盒子, 里面盛着一盒如玫瑰膏子一样。贾宝玉就告诉她说,市卖的那种胭脂都不干净,颜色也薄,说这是上好的胭脂。怎么做的呀?拧出汁子来,淘澄净了渣滓,配了花露蒸叠成的。你只用细簪子挑一点儿抹在手心里,用一点水化开抹在唇上,手心里剩的就够你拍在你的腮上了。平儿就根据宝玉的指点,就重新装饰,果见鲜艳异常, 且又甜香满颊。宝玉又亲自将室内花盆里面的一枝并蒂秋蕙用竹剪子剪了下来,给他簪在头发上头。就是平儿挨了打以后,宝玉张罗袭人。平儿挨了打以后,宝玉让袭人把平儿请到了怡红院,袭人当然也帮着平儿理妆,而宝玉更亲自在几个细节上指点动手,为平儿重新妆扮。
前面不是第五回警幻仙姑对宝玉有一个评价吗?说她对青春女性不是那种皮肤滥淫,他是意淫。历来总有读者对意淫这个词产生误会,以为就是说行动上先没有,心理先把对方给皮肤滥淫了。其实完全不是这个意思,什么是意淫?就是和皮肤滥淫那种做派完全相反的一种做法。贾琏和鲍二家的,前面和那个多姑娘都是这个皮肤滥淫。而宝玉呢?他是把青春女性当作花朵一样来呵护。那么他帮助平儿理妆,他完全没有邪念,完全不是说他想跟平儿做爱,没有这样的想法。他就是觉得要为这样的青春女性服务,要把她伺候好,让她从挨打的悲愤当中很快地恢复过来,把她被弄残的那个装饰重新地修饰为鲜美的样子。
而且书里还有一大段这样的描写,说宝玉因自来从未在平儿前尽过心,且平儿又是个极聪明的人,极清俊上等女孩儿,比不得那起俗蠢拙物,深为恨怨。今日也是金钏儿的生日,故一日不乐。不想落后闹出这件事来,竟得在平儿前稍尽片心,亦今生意中不想之乐也。因歪在床上,心内怡然自得。他的乐趣在这,他的乐趣不是像贾琏那样,去和多姑娘、鲍二家的乱搞获得皮肤滥淫之乐。他不是,他是觉得这么清俊的美丽一个女孩子,我能够为她尽点力,我好愉快。
而且往下更有深层次的描写,说“忽又思及贾琏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又思平儿并无父母兄弟姊妹,独自一人,供应贾琏夫妇二人。贾琏之俗,凤姐之威,她竟能周全妥帖,今儿还遭荼毒,想来此人薄命,似黛玉犹甚。”想到此间,便又伤感起来,不觉洒然泪下,因见袭人等不在房内,就尽力落了几点痛泪。然后复起身,见方才平儿换下的衣裳上喷的酒已经半干,便拿熨斗熨了叠好,见平儿的手帕子忘带去了,上面也有泪痕,又在面盆中洗了晾上,又喜又悲。这就是宝玉,这就是他的意淫,这就是他的情怀,直到今天,懂得这种情怀的人,懂得这种情怀的男子还真不是太多。
所以曹雪芹他通过这部书塑造了这么样一个形象,真是前无古人!后有没有来者呢?不敢说,总是二百多年前,书里面这样一个人物确实留下了非常多值得我们品味的内涵。请听下一讲。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