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这一回写贾母和府里的其他人领着刘姥姥在大观园里面继续地吃喝玩乐。当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第二次开宴的时候,贾母让王熙凤把一道菜夹给刘姥姥吃一下,这是道什么菜呢?《红楼梦》里面写到了很多的菜肴,这一道写得最细也最夸张。这道菜在周汝昌汇校本当中,他认为应该写做茄...
介绍: 第四十一回:“贾宝玉品茶栊翠庵,刘姥姥醉卧怡红院。”
这一回写贾母和府里的其他人领着刘姥姥在大观园里面继续地吃喝玩乐。当中有一个细节,就是在第二次开宴的时候,贾母让王熙凤把一道菜夹给刘姥姥吃一下,这是道什么菜呢?《红楼梦》里面写到了很多的菜肴,这一道写得最细也最夸张。这道菜在周汝昌汇校本当中,他认为应该写做茄胙,茄子做的。那么胙是一个月字边一个乍,乍看怎么样的“乍”,这个字读胙,茄胙。那么在120回《红楼梦》里面,写做茄鲞,笔划很多。那么我现在讲呢,采取一个约定俗成的办法,就是多数人对《红楼梦》里面这个细节的记忆就都是茄鲞,有的菜馆号称推出红楼菜系列,也把这道菜叫做茄鲞,茄子做的。
那么凤姐就夹了一筷子喂给这个刘姥姥,说你们天天吃茄子,也尝尝我们的茄子,弄得可口不可口。刘姥姥一吃,说,别哄我了,茄子跑出这个味来了?我们也不用种粮食,只种茄子罢了。大家就笑着跟她说,真是茄子,不哄你的。那她就觉得好奇怪,怎么这么好吃啊!就说要真是茄子的话,以后我们别种别的了,单种茄子得了。那么就问王熙凤,这个茄鲞怎么做的?王熙凤就笑着告诉她。
这段文字在《红楼梦》通部书中很出彩,王熙凤第一句话叫做,这也不难。就是他们大富大贵人家,好多菜做起来都特别麻烦。王熙凤的口气就是说这道菜也没有什么太繁难的,怎么做呀?你把才下来的茄子把皮削了,只要净肉,切成碎钉子,用鸡油炸了,再用鸡脯子肉并且再加上一些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腐干,各色干果子也都切成丁子,然后用鸡油煨干,将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瓷罐子里封严,要吃时拿出来,用炒的鸡瓜一拌就是了。这鸡瓜有写成鸡爪的,刘姥姥一听就吐舌头了,说,我的佛祖啊!倒得十来只鸡来配它,怪道这个味儿!
这段关于贾府他们在饮食上的讲究,就通过这个细节可以说是表达得淋漓尽致了,虽然那个是夸张的文笔,却道出了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一个贵族大家庭,他们的日常饮食上的奢靡。
但是这一回,最要紧的一个段落,是金陵十二钗当中的一个重要的角色正式出场亮相,而且她的形象就活跳在纸上。在前面第五回,写贾宝玉神游太虚境,在薄命司里面,他翻看了里面橱柜的册页,其中把金陵十二钗正册看全了。那么根据第五回的交代,我们就可以交代,金陵十二钗正册里面十二钗的排列顺序是林黛玉、薛宝钗并列第一,也就是说两钗都出现了,第三是贾元春,第四是贾探春,第五是史湘云,第六是谁呢?第六是妙玉,她不但是在贾迎春、贾惜春前面,她都在王熙凤前面。
那么在前面几个情节单元里面,其他各钗都亮了相了,林黛玉、薛宝钗不需要说了,贾元春回来省亲了,贾探春的戏份已经很多了,那么史湘云也几次到贾府来,活泼的身影,我们也很熟悉了。那么像贾迎春、贾惜春、王熙凤、李纨、巧姐、秦可卿都分别出现了。像秦可卿在第十三回就死去了,那么排位第六的妙玉,她直到第四十一回正式亮相了,她一亮相,金陵十二钗正册的所有各钗就都出过场了。
那么这个妙玉前面暗出过,还记得吗?我前面讲到了,为元妃省亲的园林建筑已经造好了,那么就要准备其他的事项了,就是硬件搞好了以后要准备软件,比如说唱戏需要小戏子,就派贾蔷到姑苏去买了小姑娘充戏子。那么省亲的环节当中还有理佛这个环节,那么需要小道士、小尼姑什么的,也都准备齐了。这时候就有一个叫秦之孝的家人,一个男仆,直接到王夫人跟前来汇报,就说在元妃省亲的环节当中需要做佛事,那么就可以请一位带发修行的女子,来主持这个佛事。
那么这个女子就是妙玉,就说她已经十八岁了,为什么她带发修行呢?不是穷苦人家的姑娘,也是官宦人家的姑娘,可是从小多病,家里为了让她能活命,开头找了好多小姑娘找替身,替她出家,她的病还好不了,最后她自己带发出家才不病了,性命保存了。后来她就随着她的师父进京了,在西门外的牟尼院住着。那么她佛经也不用再去学了,她已经非常熟练了,模样又标致,请她来参与省亲的佛事活动绝无问题,所以王夫人当时就立刻做出决定,说那咱们就下个帖子请她,后来就把她请来了,开头她不愿意来,她说什么呀?说这种公侯的人家会以势压人,我再不去的。她虽然是官宦人家的女子,但是他们家显然不是有贵族头衔的,所以她和公侯的这种家庭之间还是有隔膜的。那个时代一些有贵族头衔的贵族,他们也和一些通过科举考试当上官的官宦人家有来往,但是互相之间在心理上会有些隔阂。
开头这个妙玉就不来,但是后来就来了,来了以后,有一点写得令人疑惑,就是在写贾元春省亲的过程中,包括那个戏子演戏,它都有很具体的展开描写。但是理佛这个环节,就一带而过,妙玉在那个时候并没有出场,直到第四十一回,贾母带着刘姥姥在大观园里面足吃足喝,完了以后想喝茶,这才走到了大观园里面的栊翠庵,这个时候妙玉就正式出场了。
那么贾母他们到栊翠庵以后,当然妙玉就要给贾母献茶,因为贾母是这个府第的老祖宗,地位很崇高,所以妙玉再高傲,也得来献茶。妙玉当时就捧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这个茶盘就非常精致非常美丽,不去说它了。茶盘里面这个小盖钟不得了,是明代最珍贵的一种御用的陶瓷,叫做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明朝崇焕年间的皇家烧制的一种珍贵无比的这种瓷器。这种瓷器传到清代的时候所存的件数已经不多了,所以每一件都价值连城。那么妙玉用这样一个小盖钟给贾母献茶,当然还是体现出,第一妙玉她拥有很多珍贵的瓷器,第二对贾母还算尊重,用这样一个成窑的名贵的瓷器来献茶。
底下写得很有趣了,你能琢磨出底下这些文字它的内涵吗?贾母一看见妙玉来献茶,立刻说了一句话叫做,我不吃六安茶。这怎么回事?贾母怎么见得人家给她的这个小盖钟里的茶就是六安茶呢?这一句就说明曹雪芹他太会写作了,他用很省事的笔墨就交代出了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关系,就是贾母她们来源于金陵,妙玉也来源于金陵,就说明贾家和妙玉他们家当年在金陵就交往过,贾母就到妙玉他们家做过客,就知道他们家有一个习惯,一有客人以后就要捧出六安茶请客人喝。六安茶是出在六安地方的一种茶,这种茶沏出来以后,味道微苦,有的人就喜欢。妙玉这种家庭是官宦人家,他不是有贵族头衔的,封了爵位的这种人家,他们是通过寒窗苦读科举考试谋得官位,因此他们不忘过去寒窗苦读的辛劳,所以他们喜欢喝六安茶,微微有点苦就可以忆苦思甜。
而贾母这种人物,她是四大家族的成员,都是祖上就被书里的皇帝封过贵族爵位的,现成的享福,所以不吃六安茶。那么底下写得也很妙,妙玉怎么回应啊?妙玉笑说,知道,这是老君眉。你说曹雪芹太棒了,多省事啊!就把这个人物关系全交代出来了,人物的性格也活跳纸上,可见妙玉她小时候,家里待客,给贾家这些客人,特别是当年的贾母,当年贾母可能年纪还不这么大。当年贾母年龄肯定不这么大,去做客,就说过不爱喝六安茶,所以这次贾母到栊翠庵,妙玉早有思想准备,贾母一说,我不吃六安茶。妙玉马上给她两个字“知道”,就是你们这种封了爵位的贵族臭讲究,一点苦都吃不得,所以你们不爱吃六安茶,我知道。那么现在我献的是什么呢?这是老君眉,老君眉是一种金陵地区的湖上的茶,这种茶的形状像寿星的眉毛一样,这个茶它不苦,而且这个茶从它的形状看,它有一种祝寿的含义。所以我现在捧出来的这个成窑杯里面沏的是老君眉,老君眉,第一不苦,第二有祝你长命百岁的意思,您能拒绝吗?贾母当然不拒绝了,贾母就接受了。
当然贾母是一个很挑剔的人,从前面的无数描写就可以知道,贾母是一个极能享受生活的人。而且她知识丰富见多识广,她在生活享受上,她是精致入微的这么一个老太婆。所以这个贵族老太太不好伺候,她不但对茶叶有所挑剔,她还要问水,就是咱们现在喝茶有时候不太讲究,真正的讲究是不光茶好,水也得好。所以贾母就问了,就说是什么水呀?那么妙玉就回答她,说是旧年蠲的雨水。什么叫旧年蠲的雨水呀?就是那个时候,讲究的人家喝茶,他是夏天下雨的时候要拿一些盆子罐子把雨水接住,储存起来,然后把这个雨水停了以后,再把它蔽出来,这蔽干净以后,再装在一个特殊的坛子里面,埋在树底下,第二年再把它刨出来,用这个水来烧水沏茶,这是很讲究的一种做法。这种水很多贵族家庭都有,贾母一听觉得靠谱,所以贾母就喝了这个茶,喝了半盏茶。贾母喝了以后,顺手就把这个茶递给刘姥姥,刘姥姥当然就咕咚咕咚把这个茶全喝净了。这种情况下,妙玉就把宝钗、黛玉衣襟一拽,就用无言的肢体动作引她们到里面的耳房,就是另外请她们喝“体己茶”,宝玉就跟着进去了。
这个就写他们几个人在耳房里面喝茶的情况,那么从妙玉捧着茶盘,上面是成窑小盖钟给贾母奉茶起,到这回里面,妙玉把客人送走以后,关上庵门为止,一共只用了一千三百五十个字。现在我们随便写各个散文动不动就是一千五百字,而曹雪芹只用了一千三百五十个字,就把一个妙玉写得活灵活现,活跳纸上,而且他主要是通过妙玉开口说话。妙玉从软顶贾母,贾母说我不吃六安茶,那么妙玉第一次开口就说,知道,这是老君眉。所以这是第一次开口,然后她十二次开口,就把这个人物写得活在我们眼前了。她的性格就非常突出了,就高傲,而且洁癖,过分地爱干净。另外就是讲究,写得非常精彩。那么怎么个十二次开口呢?你可以自己去翻开书,仔细来品味,我现在只把其中最主要的几次开口讲给你听。
妙玉她招待宝钗、黛玉和宝玉,她给的那个茶具就甚至比成窑小盖钟还奇特,成窑小盖钟,你从瓷器史上能查到,所有清代人很难获得一个成窑的瓷器,但是都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但是妙玉招待宝钗、黛玉和宝玉的那个茶具,就是作者很夸张的一种描绘,不见于古代有关的文献,而且恐怕清朝的贵族家庭里也未必有这个东西。
那么她给宝钗的茶具是一个什么茶具呢?三个字写出来,一般人都不会念,这三个字很古怪,它发音应该是䫫(ban)瓟(pao)斝(jia),是一个什么东西呢?是一个葫芦做的东西,什么样的葫芦呢?就是在葫芦结在藤架上的时候,有一个模具把它包起来,让这个葫芦长到最后把这个模具撑满,成熟以后,把模具拆开,这个葫芦就长成了一个,你所设计的一个特殊的样子。那么它说这个䫫瓟斝,最后还有一个把儿,上面还刻着字,刻的字很夸张,意思就是说早在近代就有了,而且宋代的苏东坡还亲自见过这个东西。有一段时间还用过这个东西,这都是很夸张的一种描写。
实际上据有的懂行人的解释,这种用一个模具把葫芦包起来,然后形成一个特殊的样子的做法,是在清代康熙朝才流行起来的。那么可见妙玉献给宝钗的这个,不可能是一个近代或者宋代传过来的东西,但是就是康熙朝有这样一个东西,上面刻上近代宋代的字样,也说明是一个非常高级的工艺品,她拿这个给薛宝钗品茶。
那么她给林黛玉一个什么样的茶具呢?叫做星犀䀉。用犀牛角做的,犀牛的头部有一个朝上的牛角,那个长大以后体积也是不小的,拿那个东西制作成一个茶具叫星犀䀉。给宝玉的呢?是一个绿玉斗,斗在过去是量米、量粮食要用的工具,它是梯形的,上头口大,底下收的那个底儿小,那么当然现在他说的这个绿玉斗,不会像量米那个斗那么大,是那个形状缩小缩小缩小,最后变成杯子那么大,是整块绿玉,把它当中抠出来,形成一个自然的斗状的饮器。
那么就可见妙玉她珍藏着许多名瓷,而且还有许多不一定是瓷器。你像这个䫫瓟斝、星犀䀉都不是瓷器,就是她保存着很多古玩,高级工艺品,都不是一般的人,一般的人家所具有的。
那妙玉开口十二次就把她的性格表达得刻画得淋漓尽致,究竟是怎么个情况呢?我下一讲接着讲。
——结束——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