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画蔷痴及局外。”
上一讲末尾,我就说有网友跟我讨论,薛宝钗她从金陵到北京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是参加选秀,虽然书里面写的时候没有使用选秀这个字眼,但是所说的就是选秀。第四回明确交代说:“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报名达部,以备选择...
介绍: 第三十回:“宝钗借扇机带双敲,龄官画蔷痴及局外。”
上一讲末尾,我就说有网友跟我讨论,薛宝钗她从金陵到北京来有一个很明确的目的是参加选秀,虽然书里面写的时候没有使用选秀这个字眼,但是所说的就是选秀。第四回明确交代说:“近因今上崇诗尚礼,征采才能,降不世出之隆恩,除聘选妃嫔外,凡世宦名家之女皆报名达部,以备选择为公主郡主入学陪侍,充为才人赞善之职。”这段话就是很明白地告诉我们,薛宝钗当时跟着她的哥哥母亲进京,就因为她年龄快达到了参选的这个岁数了,所以就到京城准备参加选秀了。
所以虽然书里交代她的母亲薛姨妈和薛姨妈的姐姐王夫人有一个说法,就是有和尚说了,她作为一个戴金琐的女子,今后要嫁一个戴玉的男子。有这样一个预言,但是薛宝钗对宝玉是自觉保持距离感的,起头他们两个还互相解下自己佩戴的佩戴物互看。宝玉看她的金锁,她看宝玉的通灵宝玉,薛宝钗的丫头莺儿在旁边还有那样的旁观者的评语,说他们两个佩戴物上的字眼是一对,可是从书里来看,薛宝钗对宝玉有好感,但是并没有明白地写出她爱宝玉,她想嫁给宝玉。
直到后来,写到王熙凤跟林黛玉开玩笑,说你既然吃了我们家的茶,你怎么不给我们家当媳妇啊?当着薛宝钗的面,就指着贾宝玉问林黛玉,难道配不上你吗?林黛玉当时表示很生气,薛宝钗表现得很豁达。林黛玉要走,薛宝钗挽留她。
这些描写都很值得玩味,就说明薛宝钗原来的志向是很高的,嫁给戴玉的人,那么全中国有最大的玉石的人是谁呀?皇帝,皇帝有一个大的用来盖圣旨的大章叫什么呀?玉玺,最大的玉玺,参观紫禁城看到过吗?很大呦。那么元妃省亲的时候,薛宝钗就跟贾宝玉说,你别光里老是姐姐妹妹的,谁是你姐姐呀?上面那个穿皇袍的才是你姐姐呢!她就是心里羡慕贾元春,想穿皇袍。
所以前面这些描写,或明或暗地告诉我们,薛宝钗她自己也很清楚,她的前途在哪里,她的志向是很高的,她跟宝玉相处得也不错,但是还谈不到她要追求宝玉。而且几次写到,她知道宝玉和黛玉非常亲密,有时候她就自觉提醒自己,他们两个一处亲密的时候,我不要去打扰,包括她在大观园扑蝶也都是她决定不去打扰宝玉和黛玉后的一个突发性的活泼的行为。因此前面薛宝钗的形象就是那样一种很豁达,很知书识礼,懂得分寸,那样的一个人物。而且在书里面有很明确的交代,把她和林黛玉做了一个对比,说是“宝玉身边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之所不及,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小丫头们, 亦多喜与宝钗去顽笑。”
那么直到三十回之前,我们观察书里的宝钗都符合前面这些交代,但到了三十回了,我们会发现宝钗有很惊人的变化,这是为什么?第三十回写贾宝玉他在五个场合有五个不同的表现,第三十回也是为贾宝玉立传,把这个贵族公子性格当中的几个层面都加以了充分的展现。
先说这个贾宝玉和林黛玉,第一个场面就是贾宝玉和林黛玉在清虚观打醮这个事情当中产生了矛盾,互相怄气。那么到第三十回,宝玉就到潇湘馆向黛玉赔罪,但前面第二十九回,写他们两个闹气,有大段心理描写,现在咱们看现当代小说看多了,觉得人物心理描写不稀奇。但是你要知道《红楼梦》这个文本出现在二百多年前,西方的文学发展到十九世纪,一直到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像俄罗斯的列夫托尔斯泰,俄罗斯的托斯陀耶夫斯基,他们笔下人物的心理描写才变得非常的细致。而我们的老祖宗曹雪芹早在二百多年前,在他的笔下写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心理就非常精细,非常准确,非常生动。这些心理描写,我在这里不朗读了,你可以去翻书。
那么三十回一开头就延续第二十九回的描写,就是宝玉跟黛玉大闹一场之后,去到潇湘馆找黛玉赔礼道歉。说到动情处,宝玉就去挽黛玉的手,就有了肢体上的亲密行为。在那个时候就听见有人大叫一声,好了!谁呀?王熙凤,王熙凤跳进来了,王熙凤这个人总是人未到声音先到,第三回我们就领教过,我来迟了,先听到声儿,才看见她从贾母的后院后门走进正房,林黛玉才看到她。这次又是这样,她就把林黛玉拉到了贾母跟前,宝玉当然也跟着去了。
那么王熙凤就向贾母这么说,“我说他们不用人费心,自己就会好的,老祖宗不信,一定叫我去说合。及至我到那里要说合,谁知两个人倒在一处对赔不是了。对笑对诉,倒像黄鹰抓住了鹞子的脚,两个都扣了环了,哪里还要人去说合呀!”王熙凤这个比喻非常地巧妙生动,黄莺、鹞子都是猛禽,两个人挽了手,她把它形容成两只飞禽的爪子跟脚扣了环。那当然这个话一出来以后,大家就都笑了。那么这个细节就再次说明王熙凤深知贾母是要为宝玉和黛玉的婚姻保驾护航的,虽然她是王夫人的侄女,她应该为王夫人的利益着想,但是衡量之下,在贾氏宗族里面,贾母是绝对权威,贾母既然是这样的态度,她当然要去迎合贾母,她没有必要去为宝玉、黛玉的婚姻作梗。
这之后呢?就进入到了第三十回的第二幕,贾母那就不光是她们,薛宝钗也去了,薛宝钗哥哥薛蟠正式过生日了,他不是五月初三过生日吗?原来是提前过了一次,现在正式过。正式过就还要唱戏,宝玉就没话找话说,就问他,你哥过生日唱戏,你怎么不听戏去?薛宝钗就说,天气太热,在那坐着不舒服,大意是这样的。这个时候宝玉没话找话说,就说了一句不得当的话,说怪不得他们拿姐姐当杨妃,原来也体丰怯热。杨妃就是唐朝的杨贵妃,杨贵妃是丰满型的美人儿。按说薛宝钗确实是丰满型的,人家说一句你像杨贵妃,就算不太得体,也没有什么不得了的。就没想到薛宝钗就大怒,就说了一句更不得体的话,而且很多人听了以后觉得莫名其妙,薛宝钗就冷笑两声说道:“我倒像杨妃,只是没有个好哥哥好兄弟可以作得杨国忠的。”在唐朝唐明皇当政的时期,他宠幸杨贵妃的兄弟杨国忠,有杨国忠的仗势,杨贵妃在朝廷里面就更是没有人能够去妨碍她得到皇帝的宠幸。而也正因为唐明皇宠幸杨贵妃,所以也就更重用杨国忠。
这很奇怪,底下就出现了更怪的事情了。前面不是交代得很清楚吗?小丫头们都愿意去跟薛宝钗玩,都觉得这个林黛玉不好接近对不对?结果在这个场面当中,就有一个小丫头,这个小丫头的名字在古本当中有两种写法,一种是靛儿,一个青春的青,然后一个决定的定,还有一种写法是一个青春的青,一个见到的见。前面那个字读“dian”,是一种深蓝色,后面这个字读“Liang”美丽的意思。
周先生他认为应该取靓儿的写法。我个人还是认同有的古本里面靛儿的写法,为什么呢?因为这个靛儿作为一个小丫头,平时薛宝钗行为豁达,小姑娘们都愿意跟她玩嘛。这个靛儿就去找薛宝钗,就跟她说,说我的扇子不见了,必是宝姑娘藏了我的,好姑娘,赏我吧。底下怎么写的呀?按说薛宝钗在一大屋子人的情况下,应该对小丫头很宽容很仁慈,非也,底下写得很吓人,薛宝钗就指着她道:“你要仔细!我和你玩过,你再疑我。和你素日嬉皮笑脸的那些姑娘们,你该问他们去!”说的给这个靛儿吓坏了,赶紧跑了,就是很反常。呦,她这是怎么了?曹雪芹他写小说,刻画一个人物,前面她有很多的交代,很多铺垫,说这个人是那么个情况,怎么现在写到这,突然这么来写呢?
现在我就告诉你,这是暗笔描写,写什么?薛宝钗去参加选秀落选了。有人说薛宝钗那么美丽,那么有文才,应该都是绝无问题的,她怎么落选呢?当时宫廷里面选秀也是黑幕重重的,很多暗箱操作,等到后面就更明白了,书里面的四大家族,我前面跟你交代了,它前面也是有原形的,四大织造,曹、李、马、孙就是他们的原形,其中好几家都是汉族,他们早年在关外被满族人俘虏成为奴才叫做包衣。跟满族人并肩作战打进关了以后,打进关了以后,清朝第一个皇帝就是顺治皇帝,就成立了庞大的内务府,他们很多人都被编在内务府里面去供职。比如说到江南去担任织造这种官职,为皇宫提供高级纺织品。
那么他们虽然是汉族人,可是他们都被编在满族八旗里面,像曹家,有的人不去仔细地考据,说曹家是汉军旗的成员,不是,到后来俘虏了越来越多的汉族人以后,满族的统治者才编制了汉军旗,早期就是满洲的八旗。那么像曹家,当时就编在了正白旗,属于上三旗之一。后来这个八旗又有高低之分,上面三旗叫做上三旗,下面叫做下五旗,上三旗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曹家就恰好编在了正白旗。
那么四大家族的其他家族呢?也都分别编在了不同的旗里面。因为是奴才的后代,可是又具有统治者的正规的旗人的身份,所以他们的女儿到年龄以后可以参加选秀,但是其竞争力就远不如正宗的满族家庭的那些少女强大。再加上暗箱操作,因此尽管你美丽,你有文才,你能应答,也可能被刷下来,所以这就暗写薛宝钗她选秀失利了。你这也就明白了贾元春为什么会通过颁赐端午节节礼来指婚了,宫廷选秀由内务府主持,元春作为一个皇妃,她是不可以公开插手的,暗中使劲可能有过,但是到头来,她也无能为力,她美丽的表妹就落选了。既然落选了,她就可以放心地指婚了。因为根据当时选秀的游戏规则,你没被选上,自然你家里就会给你进行婚配。这就明白了吧?曹雪芹的文本就是这么一路写下来的。
所以这个薛宝钗她没好气,她为什么羞笼红麝串呢?前面讲到元妃颁赐端午节节礼,林黛玉就没有那红麝串,她有。她一方面觉得很荣幸,她笼上了,另一方面她又很害羞,因为她选秀没选上。这种指婚是一种补救,她是要嫁给戴玉的男子,但是首选并不是贾宝玉。那么现在没有办法到皇帝身边了,甚至也没有办法分配到皇阿哥身边了,那怎么办呢?宝玉确实是戴玉的公子,也不错。
所以这个时候她心理就很矛盾,因此她戴那个红麝串,她是羞笼。她对靛儿就非常失态,一反她平常的做派,她正烦呢。她为什么说那种怪话呀?我没有一个好哥哥好兄弟,没有一个杨国忠那样的后台,什么意思啊?她也在抱怨宫廷的选秀是黑箱操作,她后台不硬,她的哥哥虽然是一个皇宫的采买,但是算得了什么呀?在妹妹参与选秀这件事情上也无计可施,她落选了。
那么这回,你一定要把他明写的仔细体会,暗写的要仔细咀嚼,他就暗写了薛宝钗选秀失利。那么第三十回他全面展示贾宝玉的多重人格,第一幕表现了他对林黛玉的真心爱恋,第二幕他跟薛宝钗搭讪,引发了薛宝钗恶劣情绪的大爆发,说明他在人际之间想求得一种平衡也不太容易,写他的人际困境。那么后面几幕又写到什么呢?请听我下一讲。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