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回】不是冤家不聚头

文学出版 刘心武讲108回红楼梦 第35期 2018-09-07 创建 播放:27311

介绍: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这回就写贾府去到清虚观打醮,打醮的由头,前面交代了,是贾元春她下谕旨,而且她没指定女眷们一定要去,她是让贾珍还有其他的贾氏宗族的男性主子一起到清虚观去打醮,去打三天平安醮。

但是第二十九回写得非常有意思,贾母老祖宗她发话了,她要去,她要到清虚观打醮去,而且她...

介绍: 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还祷福,痴情女情重愈斟情。”

这回就写贾府去到清虚观打醮,打醮的由头,前面交代了,是贾元春她下谕旨,而且她没指定女眷们一定要去,她是让贾珍还有其他的贾氏宗族的男性主子一起到清虚观去打醮,去打三天平安醮。

但是第二十九回写得非常有意思,贾母老祖宗她发话了,她要去,她要到清虚观打醮去,而且她说府里所有的女眷都去。她实际上就扭转了贾元春打醮的宗旨了,而且贾元春在下谕旨让去清虚观打醮的同时,通过颁赐端午节节礼让宝玉和薛宝钗像夫妻一样获得同样丰厚的节礼,就是在表达她的一个想法,希望她弟弟宝玉娶宝钗为正妻,就是在指婚。

贾母是傻子吗?贾母难道看不出来吗?可是曹雪芹写得很有意思。贾母她装傻,你既然没有明说,我就不明白。她把一场由贾元春发起打平安醮的这样一个活动,变为了荣国府所有女眷集体出动的一场嘉年华会。那就写了很大的场面,书里面前面写了两三个大场面,比如说秦可卿的葬礼是一个大场面,贾元春省亲是一个大场面,大观园里众女儿饯别花神又是一个比较大的场面。那么清虚观打醮就又是出现了一个大场面,他写所有贾府的女眷,从主子到丫头婆子,几乎是倾巢而出,前头贾母的八人大轿都到了清虚观门口了,后面荣国府门口一些落后的轿马都还没起动,很大的场面。

那么又出现了古怪的描写了,贾母要去打醮,谁是贾母的媳妇啊?邢夫人、王夫人。贾母出动,根据当时封建社会有关的伦理规则,王夫人一定要在贾母身边伺候的,就像李纨一定要在王夫人身边伺候一样。而且前面很多情节里面,我们可以看到王夫人对贾母是很孝敬的,是只要贾母出动,她都要在旁边站立伺候的。

可是这一次呢?刚才我说了,贾府女眷倾巢而出,可是王夫人不去。贾母特别通知王夫人,她当然不是自己了,她让丫头传话的时候,告诉王夫人,你得去。可是王夫人在书里出现第一次对贾母的软性的反抗,她就说她不太舒服,这个理由当然是比较弱的一个理由。你作为媳妇,你不舒服,你也应该陪着你的婆婆。另一个理由就比较堂皇了,说她还等着元妃娘娘从宫里派人来,她得接待。王夫人很清楚,贾元春是为宝玉和宝钗指婚了,她巴不得这件事马上够能够办成。可是她看到贾母完全没有态度,实际上是一种反态度,装傻充愣,好像对元妃指婚麻木不仁,没明白,不懂。

这王夫人就抵制了清虚观打醮这次活动,她抵制不要紧,贾母是个老谋深算的人,她就跟薛宝钗说,你让薛姨妈一定要去,薛姨妈是王夫人的亲妹妹,薛姨妈去了,其实就等于王夫人去了。贾母在打醮过程当中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语,薛姨妈回来以后,肯定都会跟她姐姐说。写得很有意思,那么在出门的时候,她就开列了一个很长的名单,哪些女眷?她们有的是坐车,有的是坐轿子,怎么前往清虚观。那么个人的丫头,哪些有名有姓的丫头随着去,这时候你会注意到,小红已经不再是宝玉的丫头了,她已经是凤姐的丫头了。

这就必须要跟你找补一下前面的情节,就是小红在怡红院不得志,老被排挤。但是后来在观园里面,恰巧王熙凤身边的丫头不在,有些急事要办,就随便招呼,就把小红给招呼过去了。结果她交办的事情,小红办得非常好,而且小红在办这个事的过程当中,平儿有些话让小红向王熙凤汇报,小红就把平儿要汇报的内容,其实是很复杂的一些人际关系,表达得清清楚楚,让王熙凤非常满意。所以后来王熙凤就把小红从怡红院调到了她自己身边,成为了她的一个得力的办事的丫头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王熙凤还说了这样的话,说你干脆做我干女儿吧,因为很欣赏她的才干,小红就笑,王熙凤就生气了,你笑什么呀?难道你还不愿意做我干女儿吗?结果她才知道,小红的妈林之孝的妻子林之孝家的已经拜在凤姐跟前做了干女儿,这就更说明林之孝原来叫秦之孝,他们两口子为什么要在荣国府低调生存?他们来源不洁,和秦可卿是同一个来源,和义忠亲王老千岁有某种神秘的联系。所以他们要尽量地降低自己的不安全感,要去获取安全感。那么获取安全感的方式之一,就是林之孝家的明明是一个年纪很大的妇人了,却去认一个二十岁左右的王熙凤做干妈。

先把这段给你找补一下,所以小红这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她也随着浩荡的女眷队伍去清虚观打醮,这次她的身份已经是王熙凤的丫头了。那么到了清虚观打醮,这个时候,我就要提醒你了,贾元春指定的日子是什么日子呀?是五月初一到初三,端午节前,要连打三天的平安醮。那书里说这个五月初三是薛蟠的生日,这怎么回事?现在我把一个谜底给你揭穿。

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人,他的生日就是五月初三,谁呢?康熙朝两立两废的太子胤礽,化在书里面成为一个符码,就是义忠亲王老千岁。这个胤礽早期很好,很得康熙的宠爱信任,后来是越来越不像样子,怎么不像样子啊?其所作所为就和书里面的薛蟠差不多,仗势欺人,随便去抢人,甚至于辱骂老师,拷打大臣,因此书里就故意把薛蟠的生日设定为五月初三,就是他的那种恶劣行径实际上是实际生活当中两立两废的废太子胤礽也具有的。

那么这个贾元春为什么要为胤礽去打平安醮呢?根据我的考据,就会知道隐藏在这个文本里面的一些真事隐假语存的情况,就是在假语里面所存的真事是什么呢?贾元春参加选秀被选上了,最早并没有选在皇帝身边,她是分配到了皇帝的儿子的身边,最初就是分配在胤礽的身边。但是后来胤礽被废了,那么作为胤礽身边的女子就要由内务府再重新分配。她分配到了谁的身边呢?就分配了还没有作为皇帝的乾隆皇帝的身边,乾隆皇帝那个时候叫弘历。

所以故事发展到这个阶段的时候,她虽然到了新皇帝身边,她很得皇帝的宠爱,她才选凤藻宫,加封贤德妃。但是她想起她原来所服侍过的那个人是五月初三出生的,那个人对她也不错,她后来为什么从那到了弘历身边,还能得到弘历的信任呢?她就发现这个弘历,也就是乾隆皇帝登基以后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抚平皇族内部权力斗争所形成的伤痕,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所以她就向皇帝揭发了秦可卿的真实出身,她为什么知道呢?她原来就是胤礽身边的一个女子,她知道,她也知道这个时候,报告给皇帝,皇帝会觉得她深明大义,而且皇帝正在做团结皇族的工作,所以不会给自己的家族和自己带来很大的灾难。

果然皇帝就只是赐秦可卿自尽,允许书里面的贾府大办丧事掩人耳目,这样就把宫廷的丑闻掩盖起来了。可是贾元春她内心还是不安定的,所以她下谕旨要贾府去到清虚观打醮,在什么日子打醮呢?就在生活当中的胤礽的生日,书中义忠亲王老千岁的生日去打醮。所以《红楼梦》的文本背后隐藏着很深很深的含义,当然你可以不这么读它,但是我所讲述这些,应该去参考,这有助于你对《红楼梦》文本有更深刻的理解。

那么到了清虚观以后,贾母就完全不提打醮的主题,不提什么平安不平安,就完全游离这个主题。而写到一个清虚观的住持老道,叫张道士,这个张道士见了贾母以后,两个老人他们见面的情景,就非常是暧昧,熟悉的不得了,亲热的不得了,而且这个张道士就说了,说宝玉的模样身段和风范很像国公爷,这个国公爷指的就是贾母的丈夫贾代善。书里面有一笔很重要的交代,你注意到了吗?张道士有一个什么特殊身份啊?他是荣国公的替身,他是贾母的丈夫贾代善的替身,什么叫替身?过去一个男子为了消灾祈福,他应该到庙里当和尚或者到道观当道士,但是自己不方便去,那么就由另外一个人替他去。张道士就是一个替贾代善到清虚观出家当道士的这样一个生命存在。

所以当道士一说这话,贾母就不由得泪流满面,张道士也泪流满面。两个老人相见竟是这样的情景,难怪有的《红楼梦》的读者就有这样的揣想,实际上当年张家公子和史家这个小姐,他们早就认识,而且互相是有情意的,是一对隐蔽的情人。后来这个史家小姐嫁给贾家的贾代善,在那一辈所袭的爵位仍然是公爵。那么这种情况下,张家公子就愤而出家,作为贾代善的替身,落脚在了清虚观。

那张道士在见到贾母和她们以后,有两个行为,一个行为是他给贾宝玉提亲,他作为荣国公的替身,他关心荣国公的孙子,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样的大事,按说别人是不能插嘴的,他插嘴了,他有资格插嘴,他跟贾母的关系不一般,他是贾母丈夫的替身,他就开始给宝玉提亲。这让宝玉很生气,前面写了那么多的情节了,那么多描写了,我们都知道了,宝玉是爱林黛玉的,娶谁做正妻,他不做第二想。薛宝钗,他觉得也很美丽,甚至觉得薛宝钗的胳膊很丰满很白皙,也想摸一摸,但是婚姻大事娶谁为正妻,他不糊涂不动摇,就是林黛玉。所以张道士提亲,他很不高兴。

另外发生一个什么事呢?就是张道士拿着一个托盘,把贾宝玉的通灵宝玉请出来,就是宝玉把那个通灵宝玉摘下来搁到托盘里了,他就拿着托盘出去,说有很多道友,还有他的徒子徒孙聚集在另外的空间里面,说让他们见识见识。见识完了以后拿回来,托盘里面就增加了很多其他的东西,很多金银珠宝制作的配器,说是献给宝玉。那么这当中就出现了一个金麒麟,这是很重要的一个物件。

那贾母就觉得这个金麒麟好像眼熟,我记得咱们家哪个孩子也戴着一个金麒麟呢?薛宝钗就说了,说史大妹妹她戴着一个金麒麟,宝玉就伸手把托盘里面这个金麒麟拿起来了,林黛玉看见了,就有很不愉快的表情。贾宝玉就只好说,我拿这个给你戴吧,林黛玉哪要呢!贾宝玉就说,那你既然不要,我少不得就把它收着了。贾宝玉就从张道士托盘里面各种各样的器物里面取了一件金麒麟收藏起来了。

这是这一回里面写打醮里面很重要的一些细节。那么回到荣国府以后,贾宝玉和林黛玉就闹得不可开交,他们俩不断闹别扭,这次就又闹别扭了。这个描写里面就有很多很出色的心理描写,两个人闹别扭。两个人闹别扭呢,最着急的是谁呢?是贾母,贾母本来她兴致很高,她是享福人,她已经有很多的福了,她还要到清虚观为自己请求更多的福分,她哪里是去打平安醮啊?她是到清虚观去打幸福醮去了。可是一看宝玉和黛玉闹起来了, 她就没有兴致了,她上午回到府里以后,下午就不去了。第二天、第三天王熙凤她们去,她就不去了。

那么贾宝玉、林黛玉两个人闹气,贾母什么反应啊?贾母说,我这老冤家是哪世里的业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你两个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生不咽这口气,自己抱怨着也哭了。这段描写在120回《红楼梦》里面也是保留的,那么大家想一想,贾母她会同意王熙凤的调包计,去拆散宝玉和黛玉的姻缘吗?在清虚观里面,当张道士提亲以后,贾母这时候就有些话,这些话实际上是说给王夫人听的,王夫人虽然不在场,但是薛姨妈在场,所以事后王夫人一定就都知道了。

贾母怎么说的呀?贾母当着张道士,也当时众人,说了这样的话,说上回有个和尚说了,这孩子命里不该早娶,等再大一大再定吧。这话什么意思啊?有人来给定亲了,谁呀?贾元春,指婚了,颁赐端午节节礼偏偏让宝玉和宝钗份额一样,那么这句话等于就是宣布贾元春的指婚无效。因为以贾母的态度,现在先不要定亲,还早。然后呢?贾母又有这样的话,说你张道士不是愿意给提亲吗?那你听好了,你给打听着,不管她根基富贵,只要模样配得上,就可来告诉我,便是哪家子穷,不过给他几两银子也罢了,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的。贾母心中早就定下来了,林黛玉就是模样很好,当然光强调模样好,好像当着那么多众人有点不太合适,又找补了,说只是模样性格难得好。她明知道黛玉性格当中是有缺点有弱点的,她包容,但是模样也好。

那么林黛玉在荣国府寄人篱下,很多人就觉得林黛玉没有家私,没有根基,林黛玉自己也是这么感觉的,觉得自己漂泊无依,就靠贾府每个月发点月银,有点零用钱过日子。所有的供应都是靠着府里,那么贾母知道有些人是这种眼光这种思路,就说了,不管她根基富贵,而且贾母还透露了,便是哪家的穷,莫给他几两银子也就罢了。贾母就是林黛玉的坚强后盾,包括在财富家私上,她自己长期的财富积累很雄厚,她觉得你们不要觉得林黛玉好像父母双亡,寄养在我们这就没有家私没有根基了,有我呢!

这些话是话里有话,很多人听了以后浑然不觉,宝玉和黛玉就是两个混吞人,完全听不懂贾母在说什么,但是薛姨妈应该是听得懂的,薛姨妈回去就跟王夫人说。那么再往下,故事会怎么发展呢?我们就会看到薛宝钗很反常,有一个听友给我提出了一个问题,他说贾元春给宝钗指婚,是不是做得不对呀?因为薛宝钗进京是为了选秀呀,难道贾元春破坏宫廷选秀的游戏规则吗?怎么回事呀?下一讲解答。

该节目为付费内容,扫描左侧二维码,
使用最新的安卓或iPhone版本购买后即可畅享。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