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文本:薛亦隽&龚依琳
主播:袁诗沁&仝玲燕
后期:马屹阳
声行漫步 婉约·苏州三
这是一条水巷,窄窄的山塘河,穿过了3600米长的山塘街,也穿过了几千年的悠长岁月。
山塘街,我可以想象它是一湾青黛的娥眉吗?恰到好处地点缀在苏州城的脸庞,清雅脱俗。她会说话,或娇嗔或忧愁的神态有了动人的妩媚。一样的是水乡,不一样的却是情...
介绍: 文本:薛亦隽&龚依琳
主播:袁诗沁&仝玲燕
后期:马屹阳
声行漫步 婉约·苏州三
这是一条水巷,窄窄的山塘河,穿过了3600米长的山塘街,也穿过了几千年的悠长岁月。
山塘街,我可以想象它是一湾青黛的娥眉吗?恰到好处地点缀在苏州城的脸庞,清雅脱俗。她会说话,或娇嗔或忧愁的神态有了动人的妩媚。一样的是水乡,不一样的却是情怀。乘着摇摆不定的画舫,看水中碧波荡漾,看周身青砖黛瓦的水乡人家,就像梦里一样。那些回忆,如同山塘的水,把我拥抱在温柔的臂弯里。
古诗中说:“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古宫闲地少,水巷小桥多。夜市买菱藕,春船载绮罗。遥知明月夜,相思在渔歌。”而现在,并没有卖香菱白藕,但是却满溢着甜甜的香味。河面上那些装载着茉莉花、白兰以及其他货物的船只穿梭往来,那是虎丘的花农们将一船又一船的鲜花和浓郁的香气送向远方。花农的花事依然生生不息,而虎丘却因为另一件营生声名大噪,虎丘的婚纱一条街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娘子慕名而来,她们喜爱这里的华美样式,喜爱这里的物美价廉。
其实,从晚唐时的山塘街已然是商贾云集、各色的居货如山石般堆积在街道两旁,列肆招牌在风中飘扬,灿若云锦的喧嚣繁华市井谱写了一曲曲钟鸣鼎食的赞歌。提到山塘街,曹雪芹的《石头记》不得不提,开篇的时候,曹雪芹就提到:“这东南一隅有处曰姑苏,城中阊门,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然后写十里街,而山塘就号称“七里街”。
我们从阊门渡僧桥开始,乘船坐看风云起,晚霞落如何?遥想当年,林黛玉正是从这水路,从姑苏老家一路投奔到贾府的,不过,不知道她看到这街道两旁的繁华时,是不是能暂别悲悯,投身到这繁花世界去呢?哪怕一次,都不曾有过吗?苦涩的眼泪与山塘的水作伴,怎么想也有些让人难以释怀。不过,黛玉的方向,跟我们现在所行的,应该是相反的方向吧!
看那沿河畔的烟柳飘飘渺渺,想起黛玉那两湾似蹙非蹙的烟眉,轻柔,却又写满惆怅与绻缱。黛玉葬花的时候,一定也时常蹙着眉,唱到那句:“天尽头,何处有香丘?…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不知那满是惆怅的脸庞是否滚下泪来?但我的心中,却早已泪如雨下。感怀身世的人,寄人篱下的人,漂泊不知何去何从的人,总能从别人身上,找到那么一些相似之处,然后开始想到自己,然后开始一味地伤怀,不知怎么跳出那样的圈子。可是看那烟柳,依然很平静,一千多年过去了,多少人在这里拥有过平凡而幸福的生活,而你我,不过是山塘的过客而已,好好生活,比什么都重要。
船行继续向西,从半塘桥开始,河面渐渐开阔,河边绿树成荫,村舍野艇疏疏落落,有了不同以往的色彩,落幕的繁华和渐次的野趣就在这段水域中次第展开。这里上岸去,依然有很多古迹可寻,比如五人墓。也许你对《五人墓碑记》这篇文字还有记忆,这篇曾入选高中课本的古文为我们讲述了那一年的故事,勾起了眼前的悲戚。
五人墓祭奠的是明代的志士颜佩韦、杨念如、沈扬、马杰、周文元五位。明代天启年间阉党篡夺朝政,为首的魏忠贤更是飞扬跋扈,宦官压迫苏州民众,而如颜佩韦这样的普通百姓甘愿冒大不韪的罪名拼死反抗。只不过手无寸铁的百姓终究没有抵过长矛在手的兵将,颜佩韦等五人为了保护群众,挺身而出与东厂特务辩论扭打,后又自认乱党之罪,最终锒铛入狱,慷慨就义。
也许比起岳飞、于谦这等民族英雄,他们显得微不足道,但可贵的是,普通的百姓尚且这样义勇无畏,完全无愧于君子或是侠士这样的称号。正是敬重五人的不畏强权勇于牺牲的精神,在魏忠贤失势的一夜之间,苏州的百姓把他的生祠拆得粉碎,而在这里建起了一座五人墓。眼前条石加固的墓冢已经很难分清谁是谁,可是我们仍然记得他们,那些执着的灵魂,在苍郁的松柏之下,依然顽强,依然鼓舞着一辈又一辈的斗士为平等自由而奋斗。
肃穆的黑漆大门外,小桥流水潺潺地流,恍若隔世。那些在河道边摇着蒲扇的老人,那些浆洗衣服的媳妇们,还有长廊下精细竹篾笼里的金丝雀,都依然唱和着属于这个世纪的宁静。斯人已逝,生活仍将继续,可是那些回荡在心间的敬仰和精神都将长存不息。
在苏州,在虎丘,一座七层的虎丘塔拔地而起,让我想起苏州这张脸庞上挺拔的鼻梁。它小巧而精致,如凝脂,却很挺拔,有一种温柔的倔强。从山塘一路行船到虎丘,我们在这里下船,看看虎丘,看看这座虎丘塔。虎丘塔是苏州城曾经的标志,也算得上最能够代表苏州的风物之一。
早在公元961年宋朝的时候,一座平面八角砖塔落成,人们叫它云岩寺塔,但现在大家更习惯叫它虎丘塔。你知道虎丘的另一个名字吗?有人说它是“东方的比萨斜塔”。因为地基的原因,塔身已经开始往西北方向倾斜,目前斜度是2°40′,在塔中,走起来完全不会有失衡或是歪斜的感觉,可是如果拿一个矿泉水瓶或是别的圆柱物体放在木质的地面,那么一定能够很清楚地发现水瓶会咕噜咕噜地往下滚。
虎丘塔其实还有更多的秘密,据说在1956年重修塔身的时候,居然在第三层的夹层里发现了石函、经箱、铜佛和铜镜,还有大量的越窑青瓷莲花碗,都是无价的珍宝。历尽千年风雨的虎丘塔依然屹立不倒,古树森森掩盖的是那些凝聚在时光里的沉默。
然后,我们去到千人石。千人石,你一定听过它的故事,那是一个渗着鲜血的恐怖故事。吴王阖闾为了让自己修建墓冢,调遣了十万工匠,他以水银做池,金玉为凫fu雁,埋藏着扁诸之剑三千。但是吴王阖闾又怕工匠们泄露了墓穴里的机关和秘密,于是想到一个残忍的办法,他命令把成千上万的能工巧匠都杀死在千人石上,因为他始终相信一句话:“只有死人才不会说话”。这样一句简单的话,却换来了万千的杀戮。
于是,以后每到下雨天,千人石都会幽幽地渗出淡淡的血色,据说那是那些被活活杀死的工匠们从地底渗出的鲜血,带着无尽的幽怨和仇恨。故事的真假我无从得知,但是千人石能够渗出淡红的水色却是真的。
你相信那些地下之血吗?其实不过是为了威慑前来盗墓侵犯皇权的人所设的幌子吧?研究人员给了我们更科学的解释,那是因为千人石下有一层流纹岩,岩层含有丰富铁元素,因为晴日曝晒、雨天风石破碎,。于是铁元素跟空气中的氧元素发生反应,形成了氧化铁,它们开始游离于岩层之外,最终在狂风暴雨的冲击下被雨水冲刷出来,那些雨水变成了淡淡的红色。它们不是血的眼泪,可是依然带着某种不为人所周知的神秘与苦涩。而千人石,真的像是列席盘坐在地上听讲的一千人。
从千人石上往北望,可以看见“虎丘剑池”四个字,笔法遒劲有力,都说是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真迹。不过这其中又只有两个字是颜真卿所写,你知道是哪两个吗?借用苏州的一句俗语,叫做“假虎丘,真剑池”。怎么样?猜到了吗?其实因为“虎丘”两个字经过风霜剥蚀,模糊不清之后,苏州刻石名家照原来的样子重新篆刻下来,所以虎丘是假,而只有“剑池”两个字是颜当年的真迹。
但又有人说“假虎丘,真剑池”其实是另有所指,说的正是吴王阖闾墓葬的秘密。剑池之所以叫剑池,是因为一窄如常见的水池立在悬崖之下,还因为传说鱼肠剑和其他的三千柄宝剑都埋藏在这水底之下,为吴王殉葬。但不知是剑气太寒还是暗池太寒,这里幽静的绿水总让人有些不寒而栗的滋味。
三千年前的历史,也许成为一个千古之谜也很好。欲盖弥彰,欲说还休的美总是强过赤裸裸的剥离,不论是开启秘密后平淡无奇还是收获巨大,都不过是一阵烟雨,但秘密却是永恒的,它会引领一代又一代人用猎奇的心,敬仰的心,去朝圣这样一个地方。
但是1955年整修虎丘疏浚剑池时,刷洗苔藓之后露出的两方石刻却披露了一些蛛丝马迹,石碑上记录了唐伯虎以及昆山等地的县令在明正德七年的时候在池底发现了吴王墓门的简单情况。也许这层终极面纱也将被最后撩开,然后才能开清楚那面纱下掩盖的是怎样一张脸孔。
虎丘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憨憨泉,盲和尚手挖仙泉的灵趣;试剑石,吴王阖闾剑劈巨石的霸气;拥翠山庄,江南四大才子各题“龙虎豹熊”一字的风雅;真娘墓,青楼红颜守节殉身的哀婉;孙武练兵场,名将训练宫女卫队的严明,都让人想要一探究竟。
好啦,这期节目我们先把苏州的故事讲到这里。同时,这也是本学期最后一期《声行漫步》啦,感谢大家长久以来的支持和陪伴,如果有什么意见或建议都可以留言给我们,我是主播燕子,我们下学期再见。期末考加油哦!
服务条款| 隐私政策| 儿童隐私政策| 版权投诉| 投资者关系| 广告合作 | 联系我们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