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遗产杂志」夜读《唐恭陵与合璧宫疑案》

情感 冬冬 - 有声读物 第5期 2018-04-03 创建 播放:2577

介绍: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8期 作者: 斯亮

唐恭陵与合璧宫疑案
寂寞陵园中,一块粗陋的大招牌古怪站立,顶部“盛世唐庄”四个字暗示此处应该有个庄园,或者什么饭店。然而什么也没有,只有与招牌“比肩而立”的石碑、远处成队的石翁仲以及更远处巨大的土丘。那土丘即是“唐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河南省偃师市缑氏...

介绍: 文章出自:中华遗产 2009年第08期 作者: 斯亮

唐恭陵与合璧宫疑案
寂寞陵园中,一块粗陋的大招牌古怪站立,顶部“盛世唐庄”四个字暗示此处应该有个庄园,或者什么饭店。然而什么也没有,只有与招牌“比肩而立”的石碑、远处成队的石翁仲以及更远处巨大的土丘。那土丘即是“唐恭陵”,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地处河南省偃师市缑氏镇的唐恭陵,是洛阳地区规模最大的一座唐陵。它在中国之所以闻名,是因为其中埋葬着一位从没有当过皇帝的“皇帝”,即所谓“孝敬皇帝”李弘。此人系唐高宗李治第五子、女皇武则天之长子。如此显赫的身世没有给李弘带来太多好处,这个年轻人生来体质虚弱,最后以24岁的“低龄”草草离世。
李弘之死,成为中国历史上的一桩谜案。有人认为他死于肺结核,证据就在他老爹李治所撰的悼念文字,大意是李弘得了肺结核,身体一直很差;等他稍有好转之时,李治就将传位于他,自己则安心去做太上皇;但李弘听到父亲的承诺,心理压力加大,病情更加严重,最后死了。也有人认为李弘是死于其母亲武则天之手,他不过是武则天在向权力之巅冲刺时的一个牺牲品;欧阳修等人撰修的《新唐书·高宗本纪》中就直言“己亥,天后杀皇太子”,如何杀?据说是“鸩杀”——毒死的。
《新唐书》在记述李弘突然死亡之前,曾经着意提及两件事。
第一件事涉及武则天的过去。当年武氏争宠后宫时,曾残忍杀害萧淑妃,并将萧淑妃的两个女儿义阳公主和宣城公主幽禁于掖庭。公元671年,李弘因同情两位公主高龄未嫁(具体年龄争议很大),请求李治将她们嫁出去。武则天大怒,李弘也由此失爱。
第二件事实际上应该是几件事情的集合。《新唐书·三宗诸子列传》记载:“而后将骋志,弘奏请数怫旨。”其时皇帝李治已改称“天皇”,武则天则称“天后”,弱不禁风的“天皇”早已被“天后”控制在手中,“天后”“欲骋志”,大约有按捺不住急欲从幕后走上前台的意思。李弘就在此时数次触怒武则天,成为武氏“骋志”的拦路石。
此后不久,公元675年,李弘在合璧宫突然死亡。虽然《新唐书》中没有明言上述两件事是李弘之死的原因,但将它们与李弘之死连在一起讲述,可谓不无深意。
后世人为李弘之死争论不休,过去一度是武则天“杀子”之说占上风,如今则颇多为武氏鸣冤翻案者——他们认为武则天身为母亲,不可能也没必要杀掉亲生儿子。但武氏一生杀人无数,其中不乏至亲之人,杀李弘并不奇怪。何况专制制度下,一旦陷入权力漩涡,人可变为禽兽,中国古代此类子杀父、父杀子以及手足相残的宫廷屠戮不绝于史,武则天不过其中一例。
李弘死后葬于缑氏,墓号恭陵,虽以太子身份死亡,但埋葬时尽用天子礼,工程之浩大奢侈,令修墓的工匠民夫苦不堪言,竟至纷纷反抗逃亡。
当地人则告诉我,武则天之所以把李弘的墓修造成皇帝的规格,是因为以母杀子,心中有愧。空空荡荡的墓园中芳草萋萋,石人石马和无字碑们沉默了千余年,不知是否同意这种说法。

收起
节目包含歌曲列表(1首歌)
加载中...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