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5:五味(下)

人文历史 中国文化常识 第112期 2018-03-28 创建 播放:17869

介绍: 酸、甜、苦、辣、咸五味和水、木、火三材进行烹饪。《吕氏春秋·孝行》: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睺。

酸苦辛甘咸,各归其时。味道的配制要看四季,春季多用酸味,夏季多用苦味,秋季多用辛味,冬季多用咸味,然...

介绍: 酸、甜、苦、辣、咸五味和水、木、火三材进行烹饪。《吕氏春秋·孝行》:鼎中之变,精妙微纤,口弗能言,志不能喻,阴阳之化,四时之数。故久而不弊,熟而不烂,甘而不哝,酸而不酷,咸而不减,辛而不烈,澹而不薄,肥而不睺。

酸苦辛甘咸,各归其时。味道的配制要看四季,春季多用酸味,夏季多用苦味,秋季多用辛味,冬季多用咸味,然后要用滑润甘甜的调料来调和。不同季节的饮食的调味,应有不同的侧重,求得“和”的效果。《老子·十二章》:“五味使人口爽。”《庄子·天地》:“五味浊口,使口厉爽。”丰腴的食物使人的口味败坏,失去“和”之境界。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客服热线:95163298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