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期·步履不停

知识 沈航之声 · 深夜电台 第50期 2018-02-11 创建 播放:150

介绍: 作者 / 成莹
标题 / 步履不停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步履不停》是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作品,原以为作者是一位作家,读完整本书后才知道是枝裕和原来是导演、编剧、制作人,难怪书中的细节描写的那么细腻,一开始读起来感觉像是在看一部普普通通的家庭日剧,特别轻松,特别享受,但书中的不少内容也让我们深...

介绍: 作者 / 成莹
标题 / 步履不停

人生路上,步履不停,总有那么一点来不及。

《步履不停》是日本电影大师是枝裕和的作品,原以为作者是一位作家,读完整本书后才知道是枝裕和原来是导演、编剧、制作人,难怪书中的细节描写的那么细腻,一开始读起来感觉像是在看一部普普通通的家庭日剧,特别轻松,特别享受,但书中的不少内容也让我们深深共鸣。

书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男主人公横山良多和刚结婚的带着孩子的妻子由香里回老家探亲,又是横山一家长子纯平的忌日,久违的一家团聚。男主人公的父亲恭平是一位退休的医生,对镇上的诊所事务依旧操劳,而且喜欢镇上的人们依旧称呼他为医生。 在我看来,这位父亲是现实生活中这样一种类型父亲的缩影,他们有点爱面子,但不善言辞;他们大多数沉默着,但他们深深爱着自己的孩子和家庭。在良多和父亲独处时,父亲最先问的就是良多的工作怎么样,养得活家庭吗,他关心着这个没有按照他的道路成长的次子的生活。在拍全家福的时候,当信夫一再让父亲挪动位置,他不耐烦的走开了。至于最后的长子纯平墓前的向日葵,从那句“我出了门,发现父亲伫立在昨天停救护车的地方,看着对面家门口种的向日葵”来看,应该是这位年迈的父亲独自一人提前去墓地看望了自己的儿子。即使是位医生,他也和母亲一样怨恨着那个被救的溺水的孩子良雄。

母亲是一位手艺精湛,勤勤恳恳为家操劳的家庭主妇,插花、麦茶、玉米天妇罗、鳗鱼饭……样样在行,但对于逝去的长子纯平她有着作为母亲的私心,也许是年轻时对于父亲的所作所为痛心过,她把更多的爱放在了纯平身上,她觉得从院子外飞来的蝴蝶的是纯平,她总是唠叨着“他当初就不应该逞强去救人家,又不是自己的孩子……”。在良多的眼中“人家说儿子是母亲一辈子的情人,我想对母亲来说,大哥正是那样的存在吧”。其实,最让读者吃惊的莫过于母亲对于溺水孩子的态度吧,母亲觉得没有人可以恨的话,那就只能恨自己了。“就算我们让那孩子一年痛苦个一次,也不至于遭天谴吧”。这样的母亲让良多一瞬间觉得母亲心里的黑暗是多么深不见底。

女主角是最累的,由香里一直作为气氛缓和的调节者,在父亲不经意说错话时,她一句“那我还真是遇到了一个好男人呢”缓解了尴尬局面,而后便在吃饭时不断缓和二老的气氛。但她也是深切的爱着自己的儿子淳史,为母亲没有给淳史准备睡衣,一直客气的称呼他为淳史君而难过。而不愿给死去的兔子写信的淳史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他有着远超自己年龄的成熟。

男主角良多的视角离读者最近,他代表着我们每一个人。人生,总有那么的一点来不及。这是良多在失去父母亲后最真实的感受。和母亲约定以后坐着自己的车兜风没机会了,和父亲约定一起看一场球赛也没机会了。人这一生总会犯下一些不管付出多少代价都无法挽回的过错。谁又知道那会是最后的一次聚会呢。再也没有人会提醒自己看牙了。世上有这么多的来不及,不如有时间的话就趁现在陪陪自己的父母吧。

我佩服作者的文字功底,通过小小的平凡细节,总能让人感受到平凡之外的东西。书和电影比起来,更能打动人心,书里每个人物都有更多更细的心理描写,人物形象塑造的更具体,后半部分有些采用倒叙的手法,让读者更能体会主人公当时的心情。而电影按照时间发展顺序推进剧情,很多细节只有读过书的人才会注意到,比如穿着竹子服饰的送寿司的伙计,门前的向日葵,有故事的黄蝴蝶,还有良多和父亲登山时故意放慢步伐的细节等等,不过电影也使书中的一些内容更生动化了。

《步履不停》可以说是本回忆之书,身为自由画家的“我”当年带着新婚的妻子与妻子之子,一同回到乡下家里去祭拜亡兄的故事,交叠着写作之时父母均已逝去的点滴感触,那平淡琐碎的“寻常一日”慢慢地融化在了一个个无声的叹息之中:当时纠结的是否真的重要?当时较劲的又有何必要?在意过的某句话、某个眼神还记得那样清楚,可时间却一刻不停地流逝着。

或许也正因如此,人们常常说要珍惜,“珍惜当下的人和物,别等到逝去了再追悔莫及,再追也不赶趟了”,这话细想十分逗乐,如果当时那份情谊抵得过情绪,谁可能平白无故地不珍惜?而若是误解和执念在一刹那险胜,又怎能因为一句“珍惜”便随意化解呢?

珍惜有时是高过人性的克制与理智,有时却不过是马后炮的自我警醒罢了。回忆像棱镜,一道往事之光通过,被分得五彩斑斓,人们往往只能看到其中的一两种颜色,明媚的、晦暗的、不安的、不满的、好的坏的……显色的介质是我们的心,“当时只道是寻常”,无论过后如何感叹,若将自己重置于当年,或许道出的也还是“寻常”,毕竟很多时候,人不经历过就无法切实地懂得,这也是没办法的事。

《步履不停》中的每个人在这场回忆当中都不是完美的,都有小脾气、小纠结和小盘算,甚至可以说除了新过门的妻子,其余各个都一身毛病,拿常用的话来讲就是“不讨喜”的,而这也是喜欢这本书的原因之一,我们最容易看到哪些人的毛病、最受不了哪些人的毛病?那就是我们身边人和亲人。看得太清、离得太近,水滴石穿,稀碎小事天长日久就成了梗在心头的大问题——明知结果却还是要说,明知因由却还是在乎,越亲近越了解便越无法包容,逃开吧、负气吧、计较吧……这便是谁也甩不开的人性啊。良多是这样,其他家庭成员也是这样。但即便如此,人们沉在心底的情感却并未因此消弭,只是有时潜得太深、暂时看不太清。从这角度来看,“珍惜”二字似乎就变得太轻太傻太见外了。

或许有人会说子欲孝而亲不待啊,感情不外露也不是好事,大家都好好相待、坦诚示爱不行吗?可话又说回来,大家明明都懂珍惜的道理,为什么那么多人还会犯“当时当地感情不外露”的毛病呢?或许人之所以为人,就是性格各异的,就是无法完全相互理解的,就是会在理解之后仍为了某种情绪而假装、犯浑、产生误会和矛盾的,是书中的这份脆弱、孤独、胆怯的欲言又止使我们产生了共鸣,否则这场“回忆”就真成了家庭个案、不会如此引人飙泪了。

有苦有乐,瞬息永恒,这或许正是“我”之为我、他人之为他人的原因,也是生的乐趣、有情有感的所在。所以啊,管它时光与世事的步履停不停,留不留得住,管它有没有错过、有没有过错,在我们心中,那些存在过的人和感情,总会挥之即来、一唤就停的,也别管什么珍惜与否的事儿了,就用自己的方式去做、去品尝这滋味,对得起此时此刻的心——至少,这份爱和回忆是独一无二的。

  • 音乐开放平台
  • 云村交易所
  • X StudioAI歌手
  • 用户认证
  • AI 免费写歌
  • 云推歌
  • 赞赏

廉正举报 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51jubao@service.netease.com

互联网宗教信息服务许可证:浙(2022)0000120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浙B2-20150198 粤B2-20090191-18  浙ICP备15006616号-4  工业和信息化部备案管理系统网站

网易公司版权所有©1997-2025杭州乐读科技有限公司运营:浙网文[2024] 0900-042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13307号 算法服务公示信息